专题11: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完成的实验组合是()

选项

制气装置

洗气瓶中试剂

瓶中气体

A

氯酸钾、MnO2

浓硫酸

O2

B

石灰石、稀盐酸

NaHCO3溶液

CO2

C

Zn、稀硫酸

浓硫酸

H2

D

MnO2、浓盐酸

浓硫酸

Cl2

A . A B . B C . C D . D
2、 都是常见的非金属氧化物,二者共有的性质是()
A . 对应水化物为强酸    B . 具有氧化性 C . 通入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 .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3、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 . H2S SO2   B . S SO3   C . SO2 H2SO4   D . H2SO4(浓)  SO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因SO2具有漂白性,所以能使品红溶液、溴水、酸性KMnO4溶液、石蕊试液褪色 B .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不一定是SO2 C . 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且原理相同 D . 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混合后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漂白效果更好
5、某同学设计的微型实验装置验证SO2的性质,通过分析实验,下列结论表达正确的是(   )

A . a棉球褪色,验证SO2具有氧化性 B . b棉球褪色,验证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C . c棉球蓝色褪去,验证SO2漂白性 D . 可以使用浓硫酸吸收尾气
6、探究浓硫酸和铜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 用装置甲进行铜和浓硫酸的反应 B . 用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硫并吸收尾气 C . 用装置丙稀释反应后的混合液 D . 用装置丁测定余酸的浓度
7、下列气体中,有颜色且有毒的是(   )
A . 硫化氢 B . 二氧化硫 C . 二氧化氮 D . 一氧化氮
8、下列物质在常温下可用铁质容器盛放的是(   )
A . 亚硫酸 B . 浓硫酸 C . 浓盐酸 D . 胆矾溶液
9、Y形管是一种特殊的仪器,与其他仪器组合可以进行某些实验探究。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探究SO2与BaCl2反应生成BaSO3沉淀的条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e、f两管中的试剂可以分别是浓氨水和NaOH固体 B . 玻璃管的作用是连通大气,使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广口瓶,参与反应 C . c、d两根导管都必须插入BaCl2溶液中,保证气体与Ba2+充分接触 D . Y形管乙中产生的为氧化性气体,将BaSO3氧化为BaSO4沉淀
10、由硫铁矿(主要成分:FeS2和SiO2)为主要原料得到绿矾(FeSO4·7H2O)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过程1废气中含SO2 B . 过程2试剂a为稀硫酸 C . 过程3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SO42+4H+ D . 过程4将溶液加热到有较多固体析出,再用余热将液体蒸干,可得纯净绿矾
11、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类不正确的是(   )

①混合物:石炭酸、福尔马林、水玻璃、水银;②化合物:CaCl2、烧碱、苯乙烯、HD

③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硫酸钡;④纯净物:干冰、冰水混合物、浓硫酸、水晶;

⑤同素异形体:足球烯、石墨、金刚石;⑥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C4H8O2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⑤⑥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④⑥
12、一定条件下进行下列化学反应,已知A、B、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为非金属单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若A为非金属单质,则C可能为NO2 B . 若A为金属单质,则C可能为FeCl3 C . 若A为一种含铁矿石,则C可能为SO3 D . 若A为气态氢化物,则C可能为CO2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图为浓硫酸与铜片反应的装置.请回答:

(1)浓硫酸与铜片反应的方程式为      
(2)反应过程中,甲中的现象是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3)
A . 该反应中浓硫酸表现酸性、氧化性、吸水性 B . 试管乙中含有碱液的棉花,其作用是吸收过量的SO2 , 防止环境污染 C . 含0.02mol溶质的浓硫酸与足量的铜片反应,能收集到224mL的SO2(标准状况) D . 反应一段时间后,将水缓慢倒入试管甲中,溶液显蓝色.
2、木炭与浓硫酸反应可表示为:C+2H2SO4(浓)═CO2↑+2SO2↑+2H2O.

(1)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2)木炭作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硫酸      (填“被氧化”或“被还原”).

(3)若消耗了1mol H2SO4 , 则生成       mol SO2

3、浓硫酸具有的重要性质有: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请把下列现象中浓硫酸表现出来的性质填写在对应的空白处:
(1)把浓硫酸滴在白纸上,白纸变黑,则浓硫酸表现出:      
(2)整有浓硫酸的烧杯敞口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增加,则浓硫酸表现出      
(3)旅硫酸与碳共热时发生反应2H2SO4(浓)+C CO2↑+2SO2↑+2H2O,在该反应中,浓硫酸表现出      
4、             
(1)将下列现象中硫酸表现出来的性质填写在空格内:敞口放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加      ;浓硫酸与蔗糖放出大量热,并出现黑色固体      
(2)将一瓶二氧化硫和一瓶硫化氢气体瓶口对接进行混合,瓶壁上能观察到有            生成,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此反应中SO2      剂, 1 mol 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完全反应时,有      mol电子发生转移。
(3)当雨水的pH      时,我们称之为“酸雨”。某环保小组测定某次雨水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10-6 mol/L,这次雨      酸雨(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常温下若把0.1mol/L的盐酸溶液稀释100倍,此时的溶液的pH=      
(4)将一充满氨气的大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可以看到现象      ,说明      ,若在此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      色,其电离方程式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实验。(a、b为弹餐夹,其他装置略去)

(1)I验证SO2具有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加药品后,打开b (关闭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装有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      ,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能验证SO2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是      
(3)装有BaCl2溶液的试管中无任何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氨水和氯水,均产生白色沉淀,沉淀的化学式分别是            。写出其中SO2显示还原性并生成白色沉淀的总的离子方程式      
(4)能验证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的实验现象是      ,若通入过量的SO2 , 其化学方程式是      
(5)II验证酸性的相对强弱:碳酸>次氯酸。(已知酸性:亚硫酸>碳酸)

打开a关闭b。装置A中的足量的试剂是      。利用该装置能否判断碳酸的酸性比次氯酸强,理由是      

2、为探究工业制硫酸接触室中的反应,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并测定此条件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1)①中浓硫酸的作用除了通过观察气泡,调节气体的流速外,还能            
(2)③锥形瓶中盛放的是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实验过程观察到锥形瓶中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锥形瓶浸入冰水浴的原因是      
(3)⑤中品红颜色没有发生改变,说明      
(4)若通入SO2的体积为V 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要测定该条件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实验时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m g,则m可以是      ,此条件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是      (列式表示)。
(5)反应结束后还需通入N2的原因是      
3、硫酸铜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某化工厂用含少量铁的废铜渣为原料生产胆矾的流程如下:

图片_x0020_100011

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Cu(OH)2

Fe(OH)2

Fe(OH)3

开始沉淀

4.2

6.5

1.5

完全沉淀

6.7

9.7

3.7

(1)写出浸出时铜与稀硫酸、稀硝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2)取样检验是为了确认Fe3是否除净,你的检验方法是      
(3)试剂b是      ,滤渣c是      (均写化学式)。
(4)气体a可以被循环利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气体a被循环利用的原理为2NO+O2=2NO2      
(5)一定温度下,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CuO、SO2气体、SO3气体和O2气体,且n(SO3)∶n(SO2)=1∶2,写出硫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6)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分别测定生成的SO2、SO3气体的质量和O2气体的体积。此设计有不合理之处,请说明理由:      

  图片_x0020_100012

4、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未画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组装好装置后,首先要进行的实验操作为      
(2)为检验SO2与Na2O2的反应是否有氧气生成,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X应为      ,装置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3)关闭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1,注入70%的硫酸至浸没三颈烧瓶中的固体,检验SO2与Na2O2反应是否有氧气生成的操作及现象是      
(4)关闭弹簧夹1,打开弹簧夹2,残余气体进入装置E、F、G中,能说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为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为了验证装置E中SO2与FeCl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取少量装置E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由此判断SO2与FeCl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上述方案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5、为了探究Cl2、SO2同时通入H2O中发生的反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气体发生装置B产生的气体是      
(2)为验证通入装置D中的气体是Cl2过量还是SO2过量,某小组同学准备了以下试剂:

①氯化亚铁溶液  ②硫氰化钾溶液  ③品红溶液   ④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a.若Cl2过量:取适量D中溶液滴加至盛有      (选填一个序号)的试管内,再加入      (选填一个序号)试剂,实验现象是      

b.若SO2过量:取适量D中溶液滴加至盛有      (选填一个序号)的试管内,实验现象是      

(3)另一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图(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分别研究SO2和Cl2的性质。


①若从左端分别通入SO2和Cl2 , 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

②若装置B中装有5.0 mL 1.0 mol·L-1碘水,当通入足量Cl2完全反应后,共转移了0.05mol电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由元素S和O组成-2价酸根离子X,X中S和O的质量比为4∶3;当Cl2与含X的溶液完全反应后,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取上层清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写出Cl2与含X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四、综合题(共3小题)

1、已知锌跟浓硫酸反应生成SO2 , 跟稀硫酸反应生成H2 . 使一定量的锌与100mL 16.5mol/L浓硫酸充分反应,锌完全溶解,同时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A 22.4L.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1L,测得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为0.1mol/L.
(1)反应过程中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气体A各成分的体积比是多少?
(3)反应过程中消耗的锌的质量是多少?
(4)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2、非金属单质A经如图所示过程(反应条件略去)转化为含氧强酸D,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①D的化学式是      ;常用铁制容器盛装D的浓溶液是因为铁遇D的冷浓溶液会发生       

②在工业生产中,大量排放的气体B被雨水吸收后形成      而污染环境。为减少B的排放,工业上常对原煤进行      处理。

(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气体。

①A、C的化学式分别A      ;C       。

②D的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       (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               
(1)I.双氧水(主要成分H2O2)是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如下图是工业上制备过氧化氢最常见的方法,写出实际发生反应的总方程式      

(2)H2O2可看作二元弱酸,写出它在水中第一步电离的方程式      
(3)II.A、B、C、D、E、X是中学常见的无机物,存在如下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若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焰色反应呈黄色,X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写出C和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若A为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则X可能为      (填代号)。

a.NaHCO3         b.Na2CO3 c.Fe(OH)3 d.Na[Al(OH)4]

(5)若A为淡黄色粉末,则A的电子式为      。若X为一种最常见的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则鉴别等浓度的D、E两种溶液,可选择的试剂为      (填代号)。

a.盐酸         b.BaCl2溶液         c.NaOH溶液        d.Ca(OH)2溶液

(6)若A为氧化物,X是Fe,溶液D中加入KSCN溶液变红。则A与H2O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E是      (填化学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专题11: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