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9:铜及其化合物、金属冶炼一般原理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把mg铜丝灼烧变黑,立即放入下列物质中,能使铜丝变红但质量减小的是(   )
A . NaOH溶液 B . CH3COOH C . D . CH3CH2OH
2、向铁和铜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后剩余了m1克金属,再继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钠溶液后剩余了m2克金属,则m1和 m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 m1=m2 B . m1>m2 C . m1<m2 D . m1≥m2
3、铜与过量的浓硝酸反应,当有0.2mol硝酸被还原时,参加反应的铜为(   )
A . 0.05mol B . 0.1mol C . 0.2mol D . 0.04mol
4、取一定质量的铜片和一定体积的浓硫酸放在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若要使铜片继续溶解可向烧瓶中加入(   )
A . 稀H2SO4 B . 稀盐酸 C . K2SO4固体 D . KNO3固体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SO2具有还原性,故可作漂白剂 B . Na的金属活性比Mg强,故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Mg C . 浓硝酸中的HNO3见光易分解,故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 D . 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 , 故在与其他非金属反应的产物中的Fe也显+3价
6、使用单质铜制硝酸铜,耗用原料最经济,而且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的是(  )
A . Cu  Cu(NO32 B . Cu  CuO Cu(NO32 C . Cu Cu(NO32 D . Cu   CuCl2 Cu(NO32
7、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凡铸钱每十斤,红铜居六七,倭铅(锌的古称)居三四。”  下列金属的冶炼原理与倭铅相同的是(   )
A . Na    B . Au    C . Al    D . Fe
8、下列有关物质的工业制法中,错误的是(    )
A . 制硅:用焦炭还原二氧化硅得硅 B . 制钠:以海水为原料制得NaCl,再电解熔融NaCl得钠 C . 制铁:以焦炭和铁矿石为原料,用CO还原铁矿石得铁 D . 制镁:以海水为原料,经一系列过程制得氯化镁,用H2还原MgCl2得镁
9、取一定质量的Cu、Cu2O、CuO的固体混合物,将其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通入足量的氢气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为25.6g,另一份加入到500mL稀硝酸中固体恰好完全溶解并产生标准状况下的NO气体4.48L。已知Cu2O+2H+=Cu+Cu2++H2O。则稀硝酸的浓度为(   )
A . 2 mol/L-1    B . 1.6 mol/L-1    C . 0.8 mol/L-1    D . 0.4 mol/L-1
10、我国古代的湿法冶金术是世界闻名的,我国在世界上最先应用湿法冶金的金属是( )
A . 铁    B . 铜    C . 银    D .
11、下列化学反应不宜作为工业冶炼金属的原理的是(   )
A . 2NaCl(熔融)  2Na+Cl2↑        B . Al2O3+3C 2Al+3CO↑ C . Fe2O3+3CO 2Fe+3CO2      D . HgS+O2 Hg+SO2
12、把铁与铜的混合物放入稀HNO3中,反应后过滤,滤出的固体物质投入盐酸中无气体放出,则滤液里一定含有的金属盐是(   )
A . Cu(NO3)2 B . Fe(NO3)3 C . Fe(NO3)2 D . Fe(NO3)2和Cu(NO3)2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

研究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对科研、生产生活有重要的意义.

(1)铜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①火法炼铜:Cu2S+O22Cu+SO2

②湿法炼铜:CuSO4+Fe═FeSO4+Cu

上述两种方法中,铜元素均被       (填“氧化”或“还原”)成铜单质,若用①法每制得32gCu,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2)在潮湿的空气中铜可以发生电化学腐蚀,生成铜绿,铜绿的化学式为       发生腐蚀的正极反应式为        ,由铜和锌组成的黄铜合金不易生锈,其防腐蚀的方法是       

(3)①Li﹣﹣CuO电池总反应为:2Li+CuO═Li2O+Cu.电解质溶液为高氯酸锂有机溶液,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

②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可在碱性溶液中用电解法制取,电解总反应式为:

2Cu+H2OCu2O+H2↑,阳极反应式为         ;Cu2O投入稀硫酸中,得到蓝色溶液和红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为了回收粗铜精炼后阳极泥中的Ag和Au,某实验小组查阅了有关资料如下表:

编号

常温下反应

化学平衡常数

反应甲

Au+6HNO3⇌Au(NO33+3NO2↑+3H2O

<105

反应乙

Au3++4Cl⇌[AuCl4]

>105

从资料中可知,常温下金很难与硝酸反应,但却可溶于王水(浓硝酸与浓盐酸体积比为l:3的混合物).请你运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简要说明金能溶于王水的原因        .

2、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

①开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将要结束时的反应的离子方程是:      

③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的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      

三、综合题(共5小题)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不纯的氧化铝(含Fe2O3杂质)为原料,设计了冶炼铝的工艺流程(部分反应产物没有标出):

(1)试剂X的化学式为      ,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是      .实验室配制480mL 1mol•L﹣1的X溶液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有      
(2)通入过量的M、N的化学式分别为            ,反应Ⅱ、Ⅳ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3)按照方案设计,试剂Z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为3.1,以生成沉淀b[Fe(OH)3].试剂Z可选用        (填选项字母). (3)
A . Al2O3 B . H2SO4 C . NaOH D . Al(OH)3
2、氯化亚铜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石油、油脂、染料等工业。一种利用低品位铜矿(Cu2S、CuS及FeO和Fe2O3等)为原料制取CuCl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浸取”前需将铜矿粉碎的目的是      ;“浸取”时,被氧化的元素有      (填元素符号)。
(2)已知Cu2+、Mn2+、Fe3+开始生成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则步骤Ⅱ“中和”时,pH应控制的范围为      

物质

Cu(OH)2

Mn(OH)2

Fe(OH)3

开始沉淀pH

4.7

8.3

1.2

完全沉淀pH

6.7

9.8

3.2

已知25℃时Ksp(MnCO3)=2.4×10—11、离子浓度为1.0×105mol/L时即完全沉淀,步骤Ⅲ中Mn2+完全沉淀时c(CO32—)=       

(3)步骤IV加热“蒸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步骤V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其中盐酸需过量,其原因是      
(5)步骤Ⅶ获得CuCl晶体需经过滤、洗涤、干燥。洗涤时,常有无水乙醇代替蒸馏水做洗涤剂的优点是      (写一点)。
3、将铜与Fe2O3的混合物共28.8g加入300mL2.00mol·L-1 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40g。请计算:
(1)混合物中铜的物质的量为      mol。
(2)反应后的溶液中最多消耗锌片的质量为      g。
4、已知蓝铜矿的主要成分是2CuCO3·Cu(OH)2 , 受热易分解。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Fe2O3、SiO2。已知:NaAlO2+CO2+H2O = Al(OH)3↓+NaHCO3 , 根据下列框图转化回答问题:

(1)写出②的离子方程式:            
(2)沉淀a、c化学成分分别是:             
(3)请写出检验沉淀b中所含有阳离子的实验方法      
(4)洗涤沉淀c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加热沉淀c应放在      (容器)中进行。
(5)经过④、⑤步反应得到铜和金属铝,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铝热剂并不单指Fe2O3与铝粉的混合物,实际上铝粉可以与许多金属氧化物配成铝热剂。如铝粉与Fe3O4或MnO2等均可发生铝热反应。
(1)写出上述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2)据上述反应可总结出铝热反应的特点:①铝热反应实际上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其中铝表现了其      性,作      剂;②铝热反应常用于冶炼金属性比铝      (填“强”或“弱”)的金属。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专题9:铜及其化合物、金属冶炼一般原理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