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氯及其重要化合物 卤族元素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证明某白色固体中含有Cl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

A . 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B . 溶于水后加入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C . 加入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D . 溶于水后先加入Ba(NO32溶液,再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2、下列有关颜色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 淀粉溶液中滴入碘水﹣﹣变蓝色 B . 溴化银见光分解﹣﹣变黑色 C . 苯酚溶液中滴入Fe 3+﹣﹣变紫色 D . 胆矾空气中久置﹣﹣变白色
3、制备干燥的氨气所需的药品是(   )
A . NH4Cl溶液、NaOH溶液、碱石灰 B . 浓氨水、NaOH固体、浓硫酸 C . NH4Cl固体、消石灰、碱石灰 D . 浓NaOH溶液、NH4C固体、浓硫酸
4、下列关于F、Cl、Br、I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 . 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 B . 单质的熔、沸点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升高 C . 单质的氧化性减弱 D . 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
5、下列关于碱金属、卤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碱金属在空气中加热均可生成多种氧化物 B . 碱金属与水反应,均浮在水面上. C . 卤素各单质都能和水剧烈反应. D . 卤素单质越活泼,其熔沸点就越低
6、向含有NaBr、NaI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 , 然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固体,最后得到的物质是( )
A . NaCl B . NaCl和NaBr C . NaCl和NaI D . NaCl和I2
7、在4份碘化钾淀粉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使溶液变蓝的是( )
A . 氯化氯 B . 溴水 C . 氯气 D . 碘的酒精溶液
8、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其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通常情况下氯气比空气重 B . 点燃是使氯气和氢气化合的唯一条件 C . 氯气跟铁反应生成FeCl2 D . 将红热的铜放入氯气中生成蓝色氯化铜
9、下列方法中,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氨的是(   )
A . 在烧瓶中将熟石灰和氯化铵混合,加水调成泥状后加热 B . 加热试管中的氯化铵固体 C . 将烧瓶中的浓氨水加热 D . 将分液漏斗中的浓氨水滴入装有生石灰的烧瓶中
10、实验室模拟工业漂白液(有效成分为NaClO)脱除废水中氨氮(NH3)的流程如下: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①中采用蒸馏的方法精制粗盐水 B . ②中阳极的主要电极反应:4OH- - 4e- = 2H2O + O2 C . ③中制备漂白液的反应:Cl2 + OH- = Cl- + HClO D . ②、③、④中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11、为了防止贮存液氯的钢筒被腐蚀,钢筒在装氯之前必须(   )
A . 除去铁锈    B . 用盐酸清洗    C . 彻底干燥    D . 加点铁粉
12、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和Z同族。盐YZW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YZW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 B . X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于Z的 C . Y2W2与ZW2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D . 标准状况下W的单质状态与X的相同
13、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装置如下图。图中涉及气体发生、除杂、干燥、收集、尾气处理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1)一种变色眼镜的镜片和普通照相感光胶片中含有卤化银.镜片变化是因为卤化银在光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式是         ,照相感光胶片曝光的化学反应是         .

(2)在我国干旱严重的华北地区,近年来利用飞机、高炮或火箭等运载工具向过冷支层中播撒碘化银(AgI)或干冰,实现人工增雨(或人工增雪),达到减灾的目的.下列有关人工增雨的评述中,你认为不甚理智的是        .

A.它对农业生产条件和大气环境的改善有一定的效益

B.它使用的碘化银中的重金属元素对土壤造成污染

C.它使用的AgI如换成干冰,可避免重金属元素对土壤的污染

D.它是人类彻底战胜自然的表现,体现了人类的力量是无穷的.

2、某同学按如图进行实验,在A中放的是干燥的红色布条,在B中放的是湿润的红色布条,在C中盛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A中现象是                    B中现象是      

结论是      

③若C中盛有的是混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当通入一定量的氯气时溶液红色褪去,有同学说红色消失的原因有两种可能,请你帮他写出哪两种可能?

a:      

b:      

请设计实验证明哪种可能正确      

3、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式)      
(3)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反应(1)和反应(3)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编号)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硼是第IIIA族元素,单质硼在加热条件下能与多种非金属反应。某同学欲利用氯气和单质硼反应制备三氯化硼。已知BCl3的沸点为12.5 ℃ ,熔点为-107.3 ℃,遇水剧烈反应,生成硼酸和盐酸。该同学选用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图中g管的作用是      
(3)装置的连接顺序依次为A→                  →E→D→F;在E、F装置间连接D装置的作用是      
(4)停止实验时,正确的实验操作是      
(5)若硼酸(H3BO3)为一元弱酸,则其钠盐NaH2BO3      (填“正盐”或“酸式盐”或“碱式盐”)。
(6)实验完成后,某同学向F中(溶液含有0.05mol/LNaClO、 0.05mol/LNaCl、0.1mol/LNa0H)滴加品红溶液,发现溶液褪色。现设计实验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请在表中空格处填上数据,完成实验方案。

实验序号

0.1mol/LNaClO溶液/mL

0.1mol/LNaCl溶液/mL

0.2mol/LNaOH溶液/mL

H2O /mL

品红

溶液

现象

5.0

0

0

x

4滴

较快褪色

0

5.0

5.0

0

4滴

不褪色

5.0

0

5.0

0

4滴

缓慢褪色

则x=      ,结论:      

四、综合题(共4小题)

1、海洋是资源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化学元素,如氯、溴、碘等.
(1)在光照条件下,氯气和氢气反应过程如下:

①Cl2→Cl+Cl

②Cl+H2→HCl+H

③H+Cl2→HCl+Cl

反应②中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反应③中被破坏的化学键属于      键(填“极性”或“非极性”).

(2)已知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元素a与氯元素相邻且属同一周期,元素b也与氯元素相邻且属于同一主族,那么比较元素a、b以及氯元素三者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与氯元素同周期且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      周期      族.
(3)卤素单质及化合物在许多性质上都存在着递变规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3)
A . 卤素单质的熔沸点按F2、Cl、Br2、I2的顺序由低到高 B . 原子半径按 C . Cl、Br、I的顺序由大到小 D . 卤化氢的稳定性按的H E . HCl、HBr、HI的顺序由强到弱 F . 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按的F2、Cl2、Br2、I2顺序由难变易
(4)碘单质及其化合物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I与  I互为同位素

b.加碘食盐能使淀粉溶液变蓝

c.从海带中提取I2的过程只发生化学变化

d.提纯含泥沙的粗碘可用升华法.

2、碘缺乏症遍及全球,多发生于山区.南美的安第斯山区、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和亚洲的喜马拉雅山区是高发病地区.我国云南、河南等10余省的山区发病率也较高.据估计我国患者大约有1000万人.为控制该病的发生,较为有效的方法是食用含碘食盐,我国政府以国家标准的方式规定在食盐中添加碘酸钾(KIO3).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碘是合成下列哪种激素的主要原料之一        (1)
A . 胰岛素 B . 甲状腺激素 C . 生长激素 D . 雄性激素
(2)长期生活在缺碘山区,又得不到碘盐的供应,易患        (2)
A . 甲状腺亢进 B . 佝偻病 C . 地方性甲状腺肿 D . 糖尿病
(3)可用盐酸酸化的碘化钾和淀粉检验食盐中的碘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4)已知KIO3可用电解方法制得.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KI+3H2O  KIO3+3H2↑.在某温度下.若以12A的电流强度电解KI溶液10min.理论上可得标况下氢气       L.
3、某同学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时,做了如下学习笔记,请你一起完成。
(1)氯气的颜色为      ;由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氯气具有很强的       性。为了证明推测是否正确,进行如下实验:

I:将红热的铁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观察铁丝在氯气中燃烧,有大量棕黄色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II:在空气中点燃H2 , 然后将导管缓缓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可观察到H2在氯气中安静燃烧,产生      色的火焰,瓶口有白雾的现象。

由实验I、II可知,上述推测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III:将氯气溶于水,制得氯水。下列物质不能与新制氯水反应的是      

Na2CO3溶液      B.FeCl2溶液      C.AgNO3 溶液     D.CuCl2溶液

(2)下列是一些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A是一种红色金属,F为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和C是两种强酸。(图中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略去)

则:①A和B 分别为:A        B      

②A与B发生反应的条件是      

③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上述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数字序号)。

4、我国有丰富的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海水资源是当前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下图是海水综合利用的一个方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步主要反应的的离子方程式:      
(2)分离出氢氧化镁的操作为      

第③步需要加入      

(3)将粗食盐中含有的Mg2+、Ca2+和SO42—等杂质除去,加入的试剂有(按加入顺序填入      (只要求填一组合理的答案即可) 。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第10讲:氯及其重要化合物 卤族元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