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镁、铝及其化合物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7小题)

1、镁铝性质相似,下表中对两者的对比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反应

A

与非金属

能被Cl2、O2氧化

能与N2、O2反应

B

与水

能与沸水反应

反应很困难

C

与碱

能溶于强碱溶液

不反应

D

与某些氧化物

能与Fe2O3、MnO2、Cr2O3

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

能在CO2中燃烧

A . B . C . D . D
2、镁遇到下列物质不放出H2的是:(   )

①NH4Cl溶液  ②KOH溶液 ③Na2CO3溶液   ④热的乙醇  ⑤苯 

⑥醋酸溶液⑦FeCl3 溶液 ⑧CuSO4 溶液 ⑨NaH2PO4 ⑩NaHCO3 溶液.

A . ①⑥⑦⑧ B . ③④⑤⑨⑩ C . ②③⑤⑩ D . ③④⑤⑦
3、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镁粉至过量,图中横坐标表示镁粉的质量,则纵坐标表示(   )

A . 溶液的质量 B . 稀盐酸的质量 C . 氯化镁的质量 D . 生成气体的质量
4、下列物质不能与镁反应的是(   )
A . Cl2 B . N2 C . CO2 D . Ar
5、属于铝热反应的是(   )
A . Al+HCl B . Al+H2SO4 C . Al+MgO D . Al+MnO2
6、将少量的铝投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下列有关所得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溶液中,Ag+、K+、NH4+、SO42可以大量共存 B . 该溶液中,Na+、OH、NO3、CO32不能大量共存 C . 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AlCl3溶液关系如图 D . 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沉淀与加入稀盐酸关系如图
7、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和可溶性铝盐与过量强碱溶液的反应,其生成物有一定的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都有H2O生成 B . 都有H2生成  C . 都有AlO2生成 D . 都有Al3生成
8、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 3 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甲:乙 = 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
A . 5.4g B . 3.6g C . 2.7g D . 1.8g
9、向m g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 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 mol/L氢氧化钾溶液V mL,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沉淀质量为n g。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p g。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 n=17Vc+m B . 5m/3<p<17m/9 C . p=m+cV/125 D . c=1000b/11.2V
10、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不全是可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
A . Na→NaOH→Na2CO3→NaCl B . Al→Al2O3→Al(OH)3→AlCl3 C . Mg→MgCl2→Mg(OH)2→MgSO4 D . Fe→FeCl2→Fe(OH)2→Fe(OH)3
11、在Fe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直至溶液中沉淀的量不再改变为止。经过滤、洗涤、干燥、在空气中灼烧,最终剩余固体的成分是  (      )
A . Fe2O3、Al2O3 B . Fe2O3    C . Fe (OH)2、Al(OH)3 D . Fe(OH)3、Al(OH)3
12、有五种化合物:①Mg(HSO3)2 , ②Al(OH)3 ③Na[Al(OH)4], ④(NH4)2CO3 , ⑤Al2O3。跟盐酸和NaOH溶液都反应的是(    )
A . 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⑤    D . ③④⑤
13、下列物质中,不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
A . Al    B . Al2O3    C . Al(OH)3    D . AlCl3
14、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完成的是(    )
A . Fe→Fe3+    B . Fe→Fe3O4    C . Al(OH)3→Al2O3    D . Al→Al(OH)3
15、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可能是(   )

A . Mg2+、Al3+、Fe3+      B . Na+、Mg2+、Al3+ C . H+、Ba2+、Al3+      D . H+、Mg2+、Al3+
16、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混合,取等质量该混合物四份,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A . 4 mol·L-1 HNO3    B . 3 mol·L-1HCl    C . 8 mol·L-1 NaOH    D . 18 mol·L-1 H2SO4
17、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 现象的是(   )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②向 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③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 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

某铝土矿中主要含有Al2O3、Al(OH)3、AlO(OH),还含有Fe2O3等杂质.利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流程如图所示:

(1)粉碎后的铝土矿碱浸时应在高温下进行,其目的是       .

(2)AlO(OH)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在稀释、结晶过程中:稀释的目的是       ;加Al(OH)3晶核的目的是促进Al(OH)3的析出.上述“稀释、结晶”工艺,也可用通入足量的       气体的方法来代替.

(4)浓缩所得的NaOH溶液由于吸收了空气中的CO2而含有杂质,该杂质可通过苛化反应除去,写出苛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该生产流程能实现       (填化学式)的循环利用.

2、

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样品全部溶于100mL某浓度的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滴加5.0mol/L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1)19.4g沉淀中含有Al(OH)3的质量为        ;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3、A同学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但他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

物 质

MgO

MgCl2

Mg3N2

Mg(NO32

MgCO3

Mg(OH)2

颜 色

白色

白色

淡黄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

[查阅资料]该同学查阅资料,记录了右

表中几种物质的颜色:

(1)其他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理由是       ;

(2)[提出猜想]分析资料,A同学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由镁与空气中的       反应生成的;

(3)[实验探究]该同学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他的方案可能是 将点燃的镁条伸人充满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生成淡黄色的固体 

(4)[实验结论]根据该同学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5)[反思与评价]通过上述实验,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       .

4、有A、B、C、D四种均含有铝元素的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的反应关系:

①A+NaOH=D+H2O

②B=A+H2O

③C+NaOH(适量)=B+NaCl

④C+D+H2O=B+NaCl

则A是      、C是      (填化学式)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铝是一种很重要的金属,可以发生一系列反应制备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可以用于      (说出一条).
(2)②③反应产生等量氢气消耗的NaOH与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反应④的离子反应的方程式为      
(4)用反应⑥制备Al(OH)3 , 最好是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      ,离子方程式为      
(5)工业上常用反应⑦制备金属铝,制备过程的方程式是      
2、根据要求填空:
(1)镁燃烧不能用CO2灭火,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理由      
(2)用H2O2和稀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请写出表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3)在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污水及自来水处理的方法有很多.

Fe2(SO43净水的原理是      

使用时发现Fe2(SO43 并不能使酸性废水中的悬浮物沉降除去,其原因是      

在酸性环境下,向含重铬酸根的废水中加入FeSO4溶液,然后调节pH,使生成的Cr3+转化为Cr(OH)3 , 写出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锌和铝都是活泼金属,其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但是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而氢氧化锌能溶于氨水,生成Zn(NH342+ , 则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用相互滴加的实验方法即可鉴别的是      

①硫酸铝和氨水       ②偏铝酸钠和稀盐酸        ③硫酸锌和氢氧化钠     ④硫酸锌和氨水.

3、把河沙跟镁粉按一定质量比例混合均匀(15:24),装入试管中加热,大约1min发生剧烈反应,待生成的混合物冷却后放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即产生气泡,并伴有爆鸣声,产生一种气态氢化物.
(1)写出河沙跟镁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方程式,并标明是放热还是吸热:            
(2)写出生成的混合物放入稀硫酸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3)写出产生“爆鸣声”的化学方程式:      
4、某无色工业废水中可能含有Na+、Mg2+、Al3+、Cl-、SO42-中的几种离子。
a.取少许该废水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无沉淀产生。
b.另取10mL该废水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部分沉淀溶解。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和图中数据:
(1)该废水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2)写出A→B 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该废水中,c(Al3+)=      
(4)①实验室配制100mL2mol/L的NaOH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外,还需要      (填仪器名称)。

②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是(填写字母)      

A.称量用了生锈的砝码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贱出

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

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G.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第6讲:镁、铝及其化合物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