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共30小题)
①郑国渠
②都江堰
③“井渠”
④灵渠
①秦三公九卿制
②唐三省六部制
③宋二院三府制
④明代内阁制度




①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②废“一家之法”,建“天下之法”
③臣之与君,……犹共曳木之人
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①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②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③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④宣统皇帝下诏退位
第一部分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第二部分 | 救亡图存,君主立宪 |
第三部分 | 民主共和,三民立宪 |
第四部分 | |
第五部分 | 柳暗花明,以俄为师 |
①开始崭露头角并走向国际舞台
②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③展开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④推进建立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实现共赢共享
②加速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的变革
③全面启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树立合作共赢的典范
④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倡导实现全方位互联互通的理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共3小题)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在松江府一带,几乎每家每户都要从事棉花种植和棉布生产,棉纺织业成为这一地区人民最主要的家庭副业。据正德《松江府志》载:“俗务纺织,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一空,其衣食全赖此。”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正处于初级阶段、发展严重滞缓的中国棉纺织工业带来了意外的机遇。1914﹣1922年,中国棉纺织工业在产业规模、市场份额、地域分布等许多方面获得了极其显著的发展,不但结束了多年的萧条局面,而且为其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突出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棉纺织业发展综述》改编
材料一:处于不同时代的两个特定社会之间,在时间关系方面,如西方社会和希腊社会,我们却观察到了连续的特征,我们可以将这种连续关系喻为“血缘”关系。雅典的民主政治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而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西方人文精神的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则是西方思想史上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关“人”的解放因此成为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
﹣﹣据[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改编
材料二:古代希腊、罗马的分权与制衡思想,是整个西方分权学说逻辑进展链条上的第一个环节;近代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论逐步地使西方分权学说臻于完整。美利坚的缔造者们对欧洲的分权学说进行了改造和创新,提出了“立体分权”的理念思想。然而,美国的民主直到今天也不能说是真正的民主,更不用说在两百多年之前了。不过,当时的美国民主制尽管还存在着无数的局限性,但由于还实现了对英法民主政治文化的兼收并蓄,却无疑是18世纪末的世界上最先进、最现代并且最有前途的政治制度。
﹣﹣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赵海月《论美国立体分权的理论与模式》整理
材料一:……(中国的)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
﹣﹣摘自(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新工具》。
材料二:1866年,一位见证了人类以电报为基础的“连接时代”降临的诗人,在他的一首诗中写道:“跨过浩瀚渊深的海洋,两个强国握紧了宽大的手掌。人类还会出现更好的时光,世界正朝着新的希望。高山再也不能像往昔一样,把彼此分隔在两旁;人类的心已经连在一起,再也不用隔海眺望。……”自此,世界性的通信网络将人类居住的地球、所有的人口和生态系统连为一体。
﹣﹣摘自(美)麦克尼尔主编的《全球史(从史前到21世纪的人类网络)》
材料三:作为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毕生成绩斐然,其中两大发现更是彻底改变了人类对时间和空间的观念。这两大发现一则修正了牛顿运动定律,为质能互变及高能粒子的运动和反应之研究敞开大门,另一则修正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为黑洞、引力波、宇宙学的研究奠定基础。
﹣﹣摘自《科学伟人爱因斯坦的科技成就及其地位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