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有一天,雾、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关于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 . 露说:我是水蒸气液化而来 C . 霜说:我是水凝固而来 D . 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2、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 .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 .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 .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3、位于济南市中心的商业大楼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可透过玻璃欣赏到楼外美丽的城市景色.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B . 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C . 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D . 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4、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马路上骑车匀速前进,甲同学的速度比乙同学的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 B . 甲运动的时间比乙短 C . 运动相同的路程甲用的时间比乙长 D . 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
5、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阳光下,在冰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
A . 冰的温度上升,水的温度不变 B . 水的温度上升,冰的温度不变 C . 冰、水的温度都不变 D . 冰、水的温度都上升
6、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 .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B . 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液化 C . 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D . 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
7、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一组是(   )

①吃冰棒解热;②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糕冒“白气”;

③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④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9、夏天,用棉被盖住冰棍,冰棍不易熔化,这是因为(   )
A . 冰棍的冷气不容易传到棉被外 B . 棉被外的温度不容易传给冰棍 C . 棉被外的热不容易传给冰棍 D . 以上说法都不对
10、CCTV音乐频道开门大吉节目中辩听题的规则是:“选手先听段音乐,然后说出该音乐的名称”.选手能答出所听歌曲的名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 音调 B . 音色 C . 响度 D . 三者均可
1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 孝南区10月份的平均气温为35℃ B . 中学生的正常体温是37℃ C . 教室课桌的高度为1.8m D . 普通中学生50m跑的成绩是3.0s
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0m/s B . 敲锣时用力越大,锣声的音调越高 C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D . 地震时,池塘中的鱼纷纷恐慌跳离水面,这说明水能传播次声波
13、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   )
A . 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 B . 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 C . 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 D . 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
14、对下列生活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 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这是利用冰熔化吸热 B . 沾有冷水的手去拿刚出笼的包子不会太烫,这是因为手沾的水汽化吸热 C . 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这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D . 用干冰制造舞台“白雾”,这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成白雾
15、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B . 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 . 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 . 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16、下列事例中,能加快蒸发的是(   )
A . 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水扫开 B . 将盘子中的水倒入瓶中 C . 把湿衣服由室外移到室内 D . 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17、“…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对文中“隐隐传来”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不可以传声 B . 观察者离声源很远 C . 锣鼓生的传播速度比其它的慢 D . 锣鼓声在传播过程中音调变了
18、取两支同样的温度计,其中一支用浸有酒精的棉花包住了玻璃泡,将它们放在同一环境中,则(   )
A . 包有棉花的温度计示数大 B . 包有棉花的温度计示数小 C . 两支温度计的示数一样 D . 无法确定
19、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 . 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B . 在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 C . 在耳孔中塞上一团棉花 D . 关闭所有的电源
20、下表是一标准大气压下不同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格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328

1740

A . ﹣35℃时,水银是液态 B . 气温接近﹣50℃时,可选用水银做温度计来测量液体温度 C . 80℃的酒精是液态 D . 铅的凝固点是﹣328℃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旭日东升”是以      为参照物的,“日落西山”是以      为参照物的.
2、比较黄牛的“哞哞”叫声和蚊子的“嗡嗡”叫声,音调高的是      的叫声;响度大的是      的叫声.
3、通常,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是由      传播到人耳的,成语“声如洪钟”中的“洪”是描述声音特性的      ;蝙蝠靠超声波捕捉昆虫,这属于运动声波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控制噪声的措施有:①防止噪声产生②阻断噪声的传播③防止噪声进入耳朵,生活中有“隔声、吸声和消声”的许多方法,其中隔声对应的控制噪声措施是:      (选填序号①或②或③).
4、三位同学到车站送小明上车,列车徐徐开动时的情景如右图所示.三位同学看到火车开动了,他们选择的参照物是      (选填“站台”或“列车”);坐在窗边的小明感觉同学们渐渐向车尾退去,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小明乘坐的快速列车,其正常运行的速度是120km/h、等于       m/s.

5、如图所示,是我国的传统美食,其制作方法是:先将洗净的山楂或其它野果穿在竹签上,然后将山楂串蘸上糖稀,再等糖稀冷却      后(填物态变化名称),令人垂涎欲滴的冰糖葫芦就做好了;寒冷的冬天,放在室外的自行车座四周挂满了冰凌,冰凌的形成属于      现象、居民家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      生成的.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1、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及其特性”的实验中,小明用塑料尺做了右图所示的实验:

(1)先用适当的力拨动塑料尺,塑料尺发出声音.这一现象表明:发声的塑料尺在      
(2)然后用较大的力拨动塑料尺,塑料尺发出的声音变大.这一现象表明: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      有关系.
(3)再改变塑料尺伸长桌面的长度,用适当的力拨动塑料尺时,塑料尺振动的快慢及发出声音的高低均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表明: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的      有关系.
2、图中,物块的长度是       cm;机械停表的示数是       s;寒暑表的示数是      ℃.
3、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小明按如图所示完成了如下实验.

(1)按照实验过程,请补全数据记录及处理(分度值为cm).

路段

 距离(c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cm/s)

 AB

40.0

2

20.0

 BC

50.0

      

 AC

90.0

3

30.0

(2)由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      .(填越来越快或者越来越慢)
(3)斜面选择的倾斜度不能过大,以免影响      测量的准确性.
4、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李强同学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1

 93

 95

 97

99

99

99

99

99

(1)图甲中A,B,C三种读数的方式正确的是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根据李强同学的探究结果可知:水的沸点是      ℃.
(4)实验中,李强等水的温度到达91℃时开始记时,这是为了缩短从开始记时到      的时间;收集多组沸腾数据,是为了      (选填“得出可靠的结论”或“减小实验误差”);水沸腾5min后,李强同学撤去酒精灯,发现烧杯内的水停止了沸腾,这说明水沸腾过程中需要      热量.
5、为了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他在3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大小相同的酒精,分别测出三种条件下酒精全部蒸发所用的时间.三种条件下对应的全部蒸发时间如图所示.

(1)小明的实验结果表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和      有关.
(2)对比、分析A,B两组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的速度越      

四、应用计算题(共1小题)

1、汽车出厂前都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一汽车先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1min,紧接着以72km/h的速度继续行驶了200m.求:
(1)该汽车在前1min内行驶的路程是多少m?
(2)汽车以72km/h的速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s?
(3)这次测试中,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计算呢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