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岗区平湖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质量检测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干冰升华
B . 甲中的物质变红
C . 二氧化碳密度研究
D . 水的净化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2Fe+6HCl=2FeCl3+3H2↑
B . Zn+SnCl2=Sn+ZnCl2
C . Cu+H2SO4=CuSO4+H2↑
D . Cu+ZnSO4=Zn+CuSO4
3、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的制作,在元素周期表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核电荷数为42
B . 钼原子质量为95.94
C . 属于非金属元素
D . 元素符号为MO
4、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B .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再称量
C . 实验室用CO与Fe2O3反应制取铁时,先通CO,再点燃酒精灯
D .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5、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氢气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 )
A . 产生的氢气无色、无味
B . 试管中能收集到氢气,说明氢气难溶于水
C . 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收集氢气后试管口应向下放置
D . 将收集氢气的试管移近火焰,可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6、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54 | 17 | 20 | 10 |
反应后质量/g | 10 | 0 | 2 | X |
A . 甲物质全部反应完
B . 参加反应的丙物质的质量为20g
C .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 . x为89
7、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内含氧气)密封加热,下图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A .
B .
C .
D .




8、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的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
A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 . 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 .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9、如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酒精灯的作用是处理尾气
B . 玻璃管内粉末由红褐色逐渐变成黑(灰)色
C . 实验开始时应先加热再通CO
D . 反应开始后,试管B中的石灰水会变浑浊
10、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关系(“—”表示两物质间能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
A、B、C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A、F为黑色固体;E为常用的建筑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F的化学式 ,X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的现象是 。
(4)请写出B的一种用途 。
2、实验题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乙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 ,如何检验收集的氧气是否已满?
(3)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常温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实验室中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共热来制取,发生和收集装置应选 (填字母)。甲烷是一种可燃气体,点燃前要先 。
(4)E为实验室炼铁的实验装置,a处应添加的装置是 ,玻璃管中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的现象是 。
3、计算题
向50g石灰石样品中(其中有效成分为CaCO3)中不断地加入稀盐酸,其变化图像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求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