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

1、取含有草履虫的池塘水于烧杯中,不久就会发现草履虫都集中在水的上层,原因是草履虫需要(  )


A . 阳光 B . 二氧化碳 C . 氧气 D . 养料
2、小麦种子内储存的化学能来自太阳能,刚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堆积久了会发热.小麦完成这两种能量转化的结构分别是(  )

A . 细胞核、线粒体 B . 叶绿体、线粒体 C . 液泡、线粒体 D . 叶绿体、细胞膜
3、下面是在某小水塘中发现的物体或物质,请选出全部是生物的一项(  )

①水  ②石块  ③泥沙  ④水草  ⑤青蛙  ⑥小鱼.

A . ④⑤⑥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⑤ D . ②④⑥
4、草原上,一只老鼠发现老鹰在上空盘旋,迅速钻进附近的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  )

A . 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 . 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C . 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D .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将鲫鱼、金鱼、荷花、鸭、蟹等归为一类,而将松、柏、蝇、玫瑰、麻雀等归为一类.他们是按照生物的(  )进行归类的.

A . 形态结构特点 B . 用途 C . 生活环境 D . 数量
6、为掌握我国人口状况,每五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人口普查是科学研究中的(  )

A . 观察法 B . 调查法 C . 实验法 D . 比较法
7、下列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是(  )

A .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B . 大树底下好乘凉 C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 . 草盛豆苗稀
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B . 每年制造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 C .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相互依存的 D . 生态系统的破坏都可以通过自动调节能力得以恢复
9、羊吃草,人吃羊肉,人和羊在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的角色是(  )

A . 生产者、消费者 B . 消费者、生产者 C . 消费者、分解者 D . 消费者、消费者
10、某高山植物的分布: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决定这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 . 阳光 B . 温度 C . 水分 D . 海拔高度
11、新闻联播中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颜色,其中蓝色代表生物圈的(  )

A . 大气圈 B . 岩石圈 C . 水圈 D . 不能确定
12、被誉为地球之肺和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分别是(  )

A . 森林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 B . 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 C . 湿地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 D . 草原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
13、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 . 森林生态系统 B . 草原生态系统 C . 农田生态系统 D . 城市生态系统
14、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 . 农民 B . 农作物 C . 土壤 D . 耕牛
15、有甲、乙、丙三种动物,甲和乙均以丙为食,甲又以乙为食,甲和乙关系是(  )

A . 竞争 B . 合作 C . 寄生和捕食 D . 捕食和竞争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要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可以将实验材料制成切片进行观察 B . 画细胞结构简图时,图中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细点表示 C .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一定比单细胞生物大 D .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越多,物像越清晰
17、如图1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若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象如图2所示,则最可能有问题的步骤是(  )

A . B . C . D .
18、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

A . 丙→丁→甲→乙 B . 甲→乙→丙→丁 C . 丁→乙→甲→丙 D . 乙→甲→丁→丙
19、使用显微镜对光的顺序是(  )
①选择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④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A . ①②④③ B . ②①③④ C . ③④②① D . ③②①④
20、如图是小明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后绘制的示意图,分裂顺序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丙→丁 B . 丁→乙→甲→丙 C . 甲→丙→丁→乙 D . 甲→丙→乙→丁
21、在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制作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B . 盖盖玻片时,先使它的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 C . 观察装片时,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D . 物像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之和
22、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植物体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上皮组织 B . 除病菌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装片需要染色 D . 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和细胞壁
23、从母羊甲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核卵细胞中,结合后的细胞经分裂形成早期胚胎,再移入到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宫内,出生的小羊长得最像(  )

A . B . C . D . 难以预测
24、用开水烫过的番茄,很容易就可以剥下表皮,露出内部的果肉,果肉内还有一些筋络,它们依次属于(  )

A . 上皮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B . 上皮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 C . 分生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 D . 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25、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这与细胞的哪些变化有关(  )

A . 细胞分裂 B . 细胞分化 C . 细胞分裂和生长 D . 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
26、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  )

A . 输导组织 B . 保护组织 C . 营养组织 D . 分生组织
27、下列都属于器官的一组是(  )

①臀大肌   ②口腔上皮   ③股骨   ④皮肤   ⑤血液    ⑥软骨.

A . ②④⑤ B . ①②④ C . ①④⑥ D . ①③④
28、制作观察草履虫的临时装片时,往往要放少量的棉花纤维,其目的是(  )

A . 增加营养 B . 有利于呼吸 C . 防止把草履虫压死 D . 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29、要将如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下列正确的是( )

A . 换用高倍物镜,再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B . 换用高倍物镜,再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C . 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 D . 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
30、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鹿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A . B . C . D .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绿色植物、细菌、真菌和其它四种动物组成了生态系统中的      

(2)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储存能量最多的生物是      

(3)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那么体内重金属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4)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绿色植物通过A过程固定光能,A过程表示      作用.

(5)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它们能将有机物分解为      ,供生产者再利用.

2、

请根据显微镜图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当环境中的光线过强时,应选用遮光器上的      和反光镜的      镜.

(2)显微镜目镜的放大倍数15×,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倍.

(3)转动[      ]      可以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降镜筒时眼睛应该注视[      ]      

(4)在载玻片上写9>6,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      

(5)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偏左上方,则向      移动玻片标本能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6)如果调换目镜和移动装片,都未将视野内的污点移走,则污点在      上.

3、

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对细胞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      ]      ,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的结构是[      ]      

(2)海带细胞内含碘量比海水高很多,说明细胞的[      ]      具有      的作用.

(3)烟草的烟碱和尼古丁等物质存在于[      ]      中,它里面的液体叫做      

(4)动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它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5)“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决定于[      ]      

4、

如图中,A﹣﹣﹣E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人体都是由A细胞发育而成的,A细胞是      

(2)A细胞通过      过程形成B.在此过程中,      的变化最明显,它复制后均分到两个新细胞中,该物质由            组成.

(3)B通过      过程形成C      .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产生了差异性变化.

(4)在上图的结构层次中,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      ]      

5、七年级一班的同学为了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试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

实验设计:

①该实验的变量是      

②选择下面四个装置中的      进行实验.

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2分钟,每分钟统计一次两侧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将统计的结果填写在下表中.


分钟

环境

2

3

4

5

6

7

8

9

10

11

干土











湿土











然后,计算出全班各组哪次数据的平均值?      

A.第一次     B.第五次       C.第十次      D.十次数据的平均值

(4)每组选用10只鼠妇,而不用1只,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