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滨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太阳底下,冰开始熔化,当水面还有冰浮着时,则(  )

A . 冰、水的温度都不变 B . 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C . 冰、水的温度都升高 D . 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
2、“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 B . “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C . “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D . “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3、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物理数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水的沸点一定是100℃ B . 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C . 成年人散步的速度约为5m/s D . 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4、在探究“声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 .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 . 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D .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5、下列现象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A . 烧开水时壶嘴冒的“白气” B . 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 C . 清晨,草木上挂着露珠 D . 洗热水澡时,浴室内的镜头变模糊
6、A,B两列火车同向并列停在车站上,当B车启动时,以下感觉,A车内的乘客不可能的是(   )
A . 看站台,自己是静止的 B . 看B车,自己在向前运动 C . 看B车,自己在向后运动 D . 看站台上的流动售货车,自己是运动的
7、下列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放热的是(   )

①冰雪消融②水烧开时冒出的“白气”③草叶上的“白霜”④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③
8、2013年4月16日,中国海事第一舰“海巡01”轮在海上展开拉练,未来将被派往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如图所示,“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声波具有能量 B . 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C . 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 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9、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 B . 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越长 C .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 .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物体,它们的速度都是相同的
10、下列现象中,不是依靠声获得信息的是(   )
A . 眼镜店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B . 有经验的养蜂人通过听蜜蜂的“嗡嗡”声就能判断它是否采了蜜 C . 往热水瓶内倒水时,通过听声音就能判断是否已装满 D . 西瓜的生熟可以通过拍拍西瓜听听声音来辨别
11、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 B . 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C . 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 . 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能避免误差
1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 “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震动幅度增大,音调升高 C . 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D .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小
13、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 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 . 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同 D . 经过5秒钟,乙车通过的路程比甲车大
14、以下几个验证性的小实验,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把正在发声的闹铃放在玻璃罩内,随着罩内空气抽出发现铃声减弱,说明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 . 用酒精灯将水加热至沸腾,用到气管将水蒸气导入另一个盛冷水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温度计的示数升高,说明液化放热 C . 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发现它上面有一层雾,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 D . 在试管内放入少量碘的固体颗粒,塞紧盖子后把试管放入沸水中,发现试管内出现了碘的蒸汽,说明蒸发吸热
15、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A . A与B B . A与C C . C与D D . B与C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一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子的直径约为9×108m=      nm(完成单位转换);  成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        (填上合适的单位).如图木块的长度是       cm.

2、如图为一款火箭动力自行车,最快行驶速度可达333km/h.将常温状态下的过氧化氢气体通过      的方法液化成液态,再与催化剂一起放于燃料罐中,反应后向火箭尾部喷出650℃的高温水蒸气,自行车即可获得向前的巨大推力,从而高速前进.图中火箭尾部产生大量的白气现象,是因为尾气中的      发生了      现象.

3、如图所示,小红和小明都能看到掉在地上的课本,这是由于太阳光射到课本时发生了      现象.

4、教室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      的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3小题)

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斜面应选择较       (填“大”或“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       .若秒表每格为1s,则该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2、有一杯掺有少量酒精的水,小明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已知水的凝固点为0℃,酒精的凝固点为﹣117℃).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隔2min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入如表中.

时间/min

0

2

4

6

8

10

温度/℃

6

4

2

0

﹣2

﹣4

状态

固、液

时间/min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4

﹣4

﹣4

﹣4

﹣6

﹣9

状态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1)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      ℃,当实验进行到17min时,该混合液体所处的状态是      
(2)由题意及表可知此混合液凝固时的特点是      
(3)在水中掺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      (选填“高”或“低”).
3、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

(1)如图a,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是否合理      ,原因是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3)如图b,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看不到反射光线OB,说明      

四、综合应用题(共2小题)

1、列车运行时刻表对于合理安排旅行非常重要,作为学生也应该学会使用.下表是由青岛开往北京的T26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通过分析此运行时刻表,请你计算:

车次

自   青   岛   起   公   里

0

183

283

393

514

743

890

T26

到站

青岛

潍坊

淄博

济南

德州

天津

北京

到站时间

﹣﹣

11:59

13:13

14:46

16:22

18:33

19:56

开车时间

9:59

12:02

13:16

14:56

16:24

18:35

﹣﹣

(1)T26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运行距离为多少?
(2)T26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运行时间为多少?
(3)该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
2、一列长210m的列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驶过长1400m的铁路桥,求:
(1)列车过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车上一乘客在窗口观察到他在桥上的时间是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滨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