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五四制)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  )

A . 不能传播声音 B . 吸收了声波 C . 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D . 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2、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 . 先凝固,后升华 B . 先液化,后汽化 C . 先凝固,后蒸发 D . 先凝华,后升华
3、用下列物理量描述火车上行人的运动情况时,与参照物选择无关的是(   )
A . 时间 B . 速度 C . 位置 D . 路程
4、如图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

A . 音调 B . 音色 C . 响度 D . 速度
5、天坛公园的回音壁如图所示,它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A . 声音的反射 B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 . 声音的音调不同 D .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6、最近,《自然》杂志刊登了一项电解氢氧化铁的“绿色炼铁”技术,电解之前要加热固态氢氧化铁.使其变为液态,这一物态变化是(   )
A . 汽化 B . 凝固 C . 熔化 D . 液化
7、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   )
A . 倒立的 B . 放大的 C . 等大的 D . 缩小的
8、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墙壁上的小镜子,这时顺着光线照射的方向看去,看到被照射部分(   )

A . 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 B . 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 C . 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 D . 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
9、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

A . 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 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 . 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 . 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10、测量金属块的长度,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某同学对一木板的长度测量四次,记录数据分别为14.51dm、14.52dm、14.53dm、14.98dm,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此木板长度的真实值最接近       dm.
2、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噪声叫做“隐形杀手”,现代的城市把控制噪声列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之一.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从            控制噪声.

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      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      不同.
4、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       (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       (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
5、如图所示是2013年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加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      (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      (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

6、雨后彩虹,十分壮丽.彩虹是太阳光传播过程中被空中水滴      而产生的.这个现象可以由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的实验来解释.如图可知,通过三棱镜时红光的偏折程度比紫光要      (选填“大”或“小”).

7、学校前厅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看到镜中自己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两位同学站在镜子前,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到对方的面孔,表明了光路是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1、如图所示,光斜射到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r,并用箭头标出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径迹和从斜面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径迹.要求在斜面处标出法线.

3、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      ,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这说明音调是由      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      (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      (选填“变大”或“变 小”),这说明响度与      有关.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4、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如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填字母). (3)
A . 水蒸气 B . 小水珠
(4)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min.

5、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有一根直铝管,小菊在一端敲了一下,青青在另一端听到两声响,时间间隔0.3s,请帮他们算出铝管长.(已知声音在铝管中的传播速度是5000m/s)
2、近年来,某市区与周边城镇的道路相继改建成一、二级公路,大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遗憾的是,在某些岔路口车撞人的交通事故有所增加.有人猜想事故的出现与行人横过公路时的错误判断有关.
(1)如图所示,某同学准备横过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岔路口100m处以72km/h的速度驶过来,如果该同学距离车的垂直距离为6m,该同学以1.2m/s的正常步行速度能否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安全通过公路?

(2)为了避免在岔路口发生人车相撞事故,请你分别向交通部门、汽车司机和过路的行人,各提一项合理的建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五四制)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