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20《虽有佳肴》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双基积累(共3小题)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嘉肴                               学半      


2、朗读课文《虽有佳肴》不少于4遍,力争读熟,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B . 教然后/知困 C . 然后/能自强也 D . 不知/其善也

二、课内阅读(共11小题)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线的词语。

虽有(佳)                                             

虽有至道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然后能自强也                                              


2、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有嘉(佳)肴        (虽然) B . 不知善也                          (代指“道理”) C . 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 D . 然后能自强                      (句末语气词)
3、下列加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食,不知其旨也(不) B . 弗学,不知其也(益处,好处) C . 教然后知(不通,理解不清) D .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自立,自强)
4、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不知其也                                   

然后能自反也                                

教然后知                                   

虽有道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译文:      

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7、读课文《虽有佳肴》,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8、本文《虽有佳肴》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


9、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10、读课文《虽有佳肴》,“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11、这篇课文《虽有佳肴》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三、美文品析(共1小题)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乙】《虽有嘉(佳)肴》(正文略)

【丙】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的词。

人不学,不知道                        

弗食,不知其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译文:

(3)【甲】【乙】【丙】论述的重点各有侧重,请概括各段论述的重点。

【甲】

【乙】

【丙】

(4)举例说明选文运用的两种论证方法。

 ①      

      


四、拓展提升(共2小题)

1、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衡 ,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讴:唱歌。②饯于郊衢:在城外大道旁给他喝酒送行。③抚节:打着节拍。④遏:阻止。

(1)对下列各句中加线字的用法、意义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薛谭学讴于秦青②饯于郊衢 ③未穷青之技④自谓尽之

(1)
A .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 .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 .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 .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

(3)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2、阅读《礼记》中的哲理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1)解释下列加线词的意思。

失则多(      )  ②或失则(      ) ③善而救其失者也。(       )

(2)下列“而”的用法属于顺承关系的一项是(  )。

(2)
A . 思而不学则殆 B . 俄而雪骤 C . 人不知而不不愠 D . 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4)本文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20《虽有佳肴》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