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3《绿色蝈蝈》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双基积累 (共17小题)

1、下列加线字注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猎(shòu)    喧(xiāo)    吸(shŭn)    落(jiăo) B . 斯(dōng)    乱(răo)    大(è)    气(fēn) C . (bì)    夫(tú)    低(liè)    窸(sū) D . 苣(wō)    俘(lŭ)    哀(hào)    蝉(huì)
2、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mì)    大(è)    取(shǔn) B . 子(qián)   低(lèi)   夺(cuàn) C . 哑( yīn)     窸窣(xīsù)    火(gōu) D . 猎( shòu)   贪(lán)  哀(hào)
3、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火(ɡōu)     桐(wǔ)         窸(sū) B . (è)                     猎(shǒu)            夺(cuàn) C . (mì)                   苣(wō)                     哑(yīn) D . 囊(sù)                   吸(yǔn)             斯(zhōnɡ)
4、找出各句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让我们远离渲嚣去倾听,去沉思吧。      
我用蝉来喂养它们。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斤斤有味。      
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牧地共居在一起的。      
在梧桐树浓密的枝叶里,突然发出哀呜似的短促而尖锐的叫声。      
5、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贪婪    踢蹬    逃窜    夜色苍茫 B . 劫掠    大愕    和睦    更胜一畴 C . 鼓膜    莹火虫    扰乱    窃窃私语 D . 俘掳   喑哑    篡夺    惊慌失措
6、选出下列加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安静)    狩(打猎) B . 窸窣(细小的磨擦声)    喧(喧哗) C . 哑(缄默、不说话)    撇开(丢开、抛弃) D . 惊慌失(安放、安排)    和(和好、亲近)
7、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

它白天唱了一整天,夜晚来临,也该休息了,但它的休息常常被________。

A . 打扰 B . 扰乱 C . 打搅 D . 搅乱
8、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_______了你的名声!(  )

A . 篡夺 B . 夺取 C . 争夺 D . 掠夺
9、下列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B . 中央电视台蛇年春晚,众多重量级明星纷纷粉墨登场。郭德纲接棒赵本山,携手于谦调侃“表哥”。相声中围绕公款吃喝表达的反腐态度,更是引得现场掌声一片。 C . 车上有人发病,司售人员及乘客毫不犹豫——救人要紧。紧要关头大家想他人所想,这就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正能量。 D . 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 
10、简析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1)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2)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11、填空题。

《绿色蝈蝈》选自《      》。作      (1823~1915)      国著名      家,代表作有《      》。

12、简答。

 “关于食物,我遇到了喂养螽斯时同样的麻烦”,这句话中“麻烦”一词表现了什么?

13、读课文《绿色蝈蝈》,“我独自一人”说明了什么?

14、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绿色蝈蝈》后,某班举办了一个“语文中的动物”主题班会,请你参加。

(1)写出两个与昆虫有关的成语或俗语。

(2)读下面的诗谜,然后打一昆虫的名字。

谜面:和雨还窗户,经风忽过墙。虽缘草成质,不惜月为光。解识幽人意,请今聊处囊。君看落空阔,何异大星芒。

(3)写出两句与动物有关的诗句。

15、读课文《绿色蝈蝈》,“梧桐树梢上的节目”指的是      ,“合唱队”指的是      ,“夜晚的艺术家”是指      

16、课文《绿色蝈蝈》,“当田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中的“和”能否换成“或”?为什么?

17、下边是陈毅为鲁迅先生逝世所写的挽联,其上联的次序打乱了,请重新排列(只写序号):      

上联:①懂得进退攻守②要打叭儿落水狗③岂仅文坛闯将④临死也不宽恕

下联: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嘻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

二、美文赏析 (共3小题)

1、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让我们远离喧嚣去倾听,去沉思吧。当被捉住的蝉还在挣扎的时候,梧桐树梢上的节目还在进行着,但合唱队已经换了人。现在轮到夜晚的艺术家上场了。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那____(像是擂鼓的声响  像是滑轮的响声  像是拉锯的声响  像是弹钢琴的音响),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①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尽管歌声的低音得到了加强,这个音乐会不管怎么说还是不起眼,十分不起眼的。虽然在我的耳边,就有十来个蝈蝈在演唱,可它们的声音不强,我耳朵的鼓膜并不都能捕捉到这②微弱的声音。然而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再适合不过了。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1)在语段空缺处,应选填的短语是      

(2)指出下列代词所指代的内容:

“这”①:      

“这”②: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

    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以为白鳍豚属于鱼类。其实,它是兽不是鱼。它体温恒定,用肺呼吸,体内受精。胎生哺乳,而且它有猩猩一样发达的大脑。科学家告诉我们,鲸类的祖先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原始哺乳动物,后来由于受冰川的袭击,它们不得不迁入水中避难。经过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演化成完全适应水中生活的特殊类群。

    白鳍豚6岁左右性成熟,母豚一般2年一次怀胎,孕期约10个月,每胎一仔,也有二仔的。幼豚靠母豚带游,有时倚在母豚的鳍翅上戏水,有时钻到母腹吮吸乳汁,活泼有趣。成年白鳍豚雌性比雄性大,雌性身长可达2.5米以上,重达170公斤;雄性长达2.2米以上,重达125公斤。白鳍豚喜群居。通常两三头以上一起出没,幼豚游在中间,大而壮的豚在前后左右相伴。如同长辈呵护着子女,一家几口和谐相处,尽享天伦之乐。

    由于白鳍豚世世代代生活在浑浊的江水里,视觉器官退化。不过,它在大江里却非常灵活。因为它有一套得天独厚的声呐系统。它的前额呈球状隆起,像聚焦的透境,是声呐发射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就是靠声波回弹来识别目标和捕食猎物的。白鳍豚的皮肤构造也很特殊,皮是双层结构,上有许多管状海绵物质,游动时互相滑动,能减少水的摩擦力。当它快速冲刺时,连全速推进的鱼雷也相形见绌。

科学家说,白鳍豚的价值不仅在于观赏,更重要的是具有仿生学、生物学、考古学、军事学等多学科的科研价值。在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中,大熊猫、白鳍豚分别被视为陆上和水生保护动物的“旗舰种”,且白鳍豚更为珍贵。

(1)下列对白鳍豚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1)
A . 白鳍豚不是鱼类,而是兽类。 B . 白鳍豚是体温恒定,用肺呼吸,体内受精,胎生哺乳,生活在水中的一种兽。 C . 白鳍豚是一种像猩猩一样有发达的大脑的动物。 D . 白鳍豚是经过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演化成完全适应水中生活的特殊鲸类。
(2)下列白鳍豚的特性,不属于哺乳动物特征的一项是(    )。

(2)
A . 有性成熟期。 B . 有怀孕期。 C . 幼豚要靠母豚哺乳生长。 D . 雌性比雄性大。
(3)下列是对第三段的分析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3)
A . 浑浊的江水是自鳍豚视觉器官退化的原因。 B . 得天独厚的声呐系统是白鳍豚非常灵活的原因。 C . 呈球状隆起的前额是自鳍豚有声波回弹的原因。 D . 特殊构造的皮肤是白鳍豚能全速推进的原因。
(4)下列是对本文各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A . 第一段介绍了白鳍豚的本质特性和生物进化历程,打消了有些人认为它是鱼类的错误认识。 B . 第二段是从白鳍豚的生长过程的角度来介绍它的。 C . 第三段是从白鳍豚在水中的生活能力的角度来介绍它的。 D . 后一段写了白鳍豚的价值和珍贵,可见作者的苦心是要我们保护好这种动物。
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杰出的建筑师

                                                                                                              法布尔

    ①居住在草地里的蟋蟀,几乎和蝉一样有名气,主要是因为它出色的歌唱才华和建筑才华,它的住所堪称别墅。一位法国作家在一篇关于蟋蟀的寓言中写到:“我的小家庭很舒适,如果你想要快乐的生活,就隐居在这里面吧!”

    ②在那些青青的草丛之中,隐藏着蟋蟀的住所。在这里,即便是下一场滂沱的暴雨,也会立刻就干了。蟋蟀的住所有一个有一定倾斜度的隧道。这个隐蔽的隧道,最多不过九寸深的样子,宽度也就像人的一个手指头那样。隧道按照地形情况,或弯曲,或垂直。总有一叶草,把进出洞穴的孔道遮蔽在黑暗之中。那微斜的门口,仔细用扫帚打扫干净,收拾得宽敞整洁。这里就是它们的聚会平台,每当四周很宁静的时候,蟋蟀们就会悠闲自在地聚集在这里,开始弹奏它们的四弦提琴。它们一点儿也不嫉妒那些在空中翩翩起舞的花蝴蝶。相反倒有些怜惜它们。它们那种怜悯的态度,就好像我们常看到的那种有家庭欢乐的人,每当讲到那些无家可归、孤苦伶仃的人,都会流露出怜悯之情。

    ③确实,在建造窠穴方面,蟋蟀可以算是超群出众了。在各种各样的昆虫之中,只有蟋蟀在长大之后,拥有稳固的家庭住所。即使在一年之中最坏的时节,大多数其他种类的昆虫,都只是在一个临时的隐避所里暂且躲避身形,躲避自然界的风风雨雨。尽管这些昆虫在很多时候,也会制造出一些让人感到惊奇的东西,以便安置它们自己的家,比如棉花袋子,用各种树叶制作而成的篮子,还有那种水泥制成的塔,等等。

    ④经过辛苦劳作造出的家,无论是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春天,还是在寒风刺骨、漫天雪飘的严冬,都让蟋蟀无比依赖,不想迁移到任何其他地方去。虽然蟋蟀屋子内部并不奢华,隧道底部就是卧室,但这里很宽敞,也不潮湿。这样一个居住之所,是为安全舒适而建的,是蟋蟀的别墅。其他动物,或许正过着孤独流浪的生活,或许正卧在露天里,或许埋伏在枯树叶、石头和老树的树皮底下,它们正为没有一个稳固的住所而烦恼呢。

    ⑤要想建成一个稳固的住宅,并不那么简单。在我的住地不远的地方,有狐狸和獾猪的洞穴,它们绝大部分只是由不太整齐的岩石构建而成,而且一看就知道这些洞穴都很少修整。对于这类动物而言,只要能有个洞,暂且偷生,“寒窑虽破能避风雨”也就可以了。相比之下,兔子要比它们聪明一些。如果有些地方没有天然的洞穴可以供兔子们居住,以便躲避外界的侵袭与烦扰,那么,它们就会到处寻找自己喜欢的地点进行挖掘。

    ⑥然而,蟋蟀则要比它们中的任何一位聪明得多。它们总是非常慎重地为自己选择一个最佳的家庭住址。它们很愿意挑选那些排水条件优良,并且拥有充足而温暖的阳光照射的地方。蟋蟀宁可放弃那种现成的天然洞穴,因为这些洞不合适,没有安全保障。蟋蟀要求自己的别墅每一处都必须是自己亲手挖掘而成的,从它的大厅一直到卧室,无一例外。因此,它拥有安全可靠的躲避隐藏的场所,拥有享受不尽的舒适感。

    ⑦除去人类,至今我还没有发现哪种动物的建筑技术要比蟋蟀更加精湛,它们是自然界杰出的建筑大师。

                                                                                                                                                                (根据《昆虫记·蟋蟀》,有删改)

(1)文中蟋蟀的住所有哪些特点?请提取文中的三个词语加以概括。

(2)第②段画线句中的加线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这个隐蔽的隧道,最多不过九寸深的样子,宽度也就像人的一个手指头那样。​

(3)文章第⑤段不是写蟋蟀的,能否删去?为什么?​

(4)下面介绍蟋蟀的文字,其语言与文章中有何区别?文章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的一个大科。通称蟋蟀,一名促织,中国北方俗名“蛐蛐儿”。成虫、若虫穴居深达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简单,只有一个逃避孔。在产卵前增建3~5个供产卵用的支穴,并出外搜索花生嫩茎叶和种子,运回穴内储存,以供饲养初孵的若虫。初孵若虫群居,数天后外出觅食,各自分别掘穴。​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3《绿色蝈蝈》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