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省泸州市高考生物一诊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6小题)
1、下列有关细胞内的化合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脂质、蛋白质、核酸和ATP分子中均可含N元素
B . RNA具有信息传递、催化、物质转运或作遗传物质等功能
C . 不是所有细胞器都含有磷脂,但均含有蛋白质
D . 在对合成的蛋白质进行加工时不一定依赖内质网
2、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发菜细胞的光反应是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的
B . 人体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C . 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D . 细胞膜上进行的主动运输所消耗的ATP可来自于细胞外
3、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搅拌不充分会增强上淸液的放射性
B .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实验遵循了对照原则
C . 用盐酸处理口腔上皮细胞有利于DNA与甲基绿结合
D . 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使用了对比实验法
4、男性色盲体内﹣个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与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体内一个处于减数笫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色肓基因数目比值为1:1
B . DNA数目比值为2:1
C . 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2:1
D . 染色体数比值为1:1
5、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某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其转运的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
B . 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
C . 一对等位基因的碱基序列一定不同,但它们的基本骨架相同
D . 一个含胞嘧啶30个的基因,在第3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胞嘧啶210个
6、如图所示,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不能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B . 乙图中,在A点前后段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限制因素有所差异
C . 丙图可表示乳酸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O2产生量的关系
D . 丁图可表示正常情况下,外界环境温度对人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二、解答题 (共4小题)
1、20世纪八十年代,科学家进行了酶分子定向进化的相关育种研究并取得了巨大进展,这种定向进化技术是模拟自然进化过程,在体外进行酶基因的人工随机突变,建立基因库,然后定向选择出具有优良催化作用的酶.
(1)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生物自然进化的实质是 .
(2)人工诱导基因突变,实质上通过DNA碱基对的 来改变基因结构,其结果可能产生正突变基因、负突变基因或中性基因,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的特点.
(3)酶催化效率的大小可以通过测定 来衡量.
2、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利用面包酵母做了一系列精妙的实验,定位了细胞自噬的关键基因,阐明了包括人类在内的细胞自噬的分子机理.由于他的开拓性研究,被授予2016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奖.细胞自噬可以让细胞适应饥饿,循环利用自身物质,对感染进行免疫应答等.如图一表示自噬体形成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图二为实验组酵母菌液泡中的自噬体.
(1)研究发现,酵母菌的自噬作用与液泡有关,液泡在自噬过程中的地位类似于人类细胞中的 (细胞器),根据图一分析,在人类细胞自噬过程中直接相关的细胞器必须有 .
(2)大隅良典利用因突变而缺乏液泡水解酶的酵母细胞,使该细胞处于饥饿状态来激发细胞自噬,经过几个小时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液泡中自噬体 ,由此证明了酵母细胞内部存在自噬现象.
(3)如果使酵母细胞内自噬过程的基因失活,当观察到在液泡中 ,从而可以定位细胞自噬的关键基因.图二中,酵母细胞的自噬关键基因处于 (失活/正常)状态.
3、高山云雾出好茶”,为改善茶树的栽培技术、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某研究小组对影响茶树光合作用的生理和生态因子进行了系统研究.如图曲线表示某品种茶树在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温度下CO2的吸收或释放量变化.
(1)据图分析,在10℃时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最适合该茶树生长的温度为 .在弱光下,温度达到 以上该茶树光合速率为零.
(2)研究发现,在正午左右,茶树最下层叶片附近CO2浓度最高,原因最可能是 .
(3)在暑夏,遇强光高温低湿天气,茶树会出现“午休”现象,下午的净光合量很小.为减弱“午休”,可采取的措施是 .
4、高山云雾出好茶”,为改善茶树的栽培技术、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某研究小组对影响茶树光合作用的生理和生态因子进行了系统研究.如图曲线表示某品种茶树在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温度下CO2的吸收或释放量变化.
5、某雌雄异株植物,宽叶与窄叶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种子有扁豆型和圆豆型,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B、b)控制;粗茎和细茎由R、r控制.某研究小组以一宽叶细茎植株为母本,授予另一宽叶细茎植株的花粉,统计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结果如表:(不考虑突变)
宽叶 | 窄叶 | 粗茎 | 细茎 | 扁豆型 | 圆豆型 | |
雌株 | 1 | 0 | | | | |
雄株 | 0 | 1 | | | 0 | 0 |
(1)三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 .
(2)出现F1叶形的比例是由于 配子不能发育而无受精能力所致.
(3)R、r基因不可能在X染色体上,理由是若R、r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F1中雌株 ,雄株 .根据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能/不能)判断出B、b与R、r基因分別存在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4)父本的基因型为 ,右将其花药离体培养,可得到幼苗,若不考虑叶型,则该幼苗的表现型有 种.
三、选做题【生物技术实践】(共1小题,满分15分) (共1小题)
1、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微生物已经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非常重要的资源,可以肥沃土壤、清洁环境、改善我们的食物、生产药品等.
(1)每种微生物的利用,都离不开微生物的分离、提纯和培育.实验室筛选微生物需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生长的 等条件,同时抑制或阻断其它微生物的生长,能达此目的培养基称为 ,在实验中,为培养基能达此目的,需设置的对照组,与实验组不同的是 .
(2)常用分解纤维素的细菌来处理生活垃圾,可用 法来筛选该目的菌,采用 法将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
(3)菌种需临时保藏时,要先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固体培养基上,在 温度下培养,当菌落长成后放入冰箱保存.
(4)在发酵生产中,常用到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但不同微生物的发酵条件不同.在用苹果制作苹果醋的过程中,先后用到酵母菌和醋酸菌,两者的发酵条件前者是 ,后者是 .
2、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微生物已经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非常重要的资源,可以肥沃土壤、清洁环境、改善我们的食物、生产药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