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考数学冲刺试卷(理科)(1)
年级:高考 学科:数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已知全集U=R,P=(0,1],Q={x|2x≤1},则P∪Q=( )
A . (﹣∞,1)
B . (1,+∞)
C . (﹣∞,1]
D . [1,+∞)
2、复数
的虚部为( )

A .
i
B .
C . ﹣
D . ﹣
i




3、把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连续抛2次,出现正、反面交替的概率是( )
A .
B .
C .
D .




4、某人在连续7天的定点投篮的分数统计如下:在上述统计数据的分析中,一部分计算如右图所示的算法流程图(其中
是这7个数据的平均数),则输出的S的值是( )

观测次数i | 1 | 2 | 3 | 4 | 5 | 6 | 7 |
观测数据ai | 5 | 6 | 8 | 6 | 8 | 8 | 8 |
A . 1
B .
C .
D .



5、二项式(2﹣x
)8展开式中不含x6项的系数的和为( )

A . 0
B . ﹣1120
C . 1
D . ﹣1119
6、如图,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俯视图是一个圆,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为( )
A . π
B .
C .
D . 2π


7、若f(x)=(
+
)+x,则函数f(x)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8、边长为a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在棱DD1上运动,Q在底面ABCD上运动,但PQ为定长b(a<b<
a),R为PQ的中点,则动点R的轨迹在正方体内的面积是( )

A .
B .
C .
D .




9、已知{an}是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若Sn是{an}的前n项和,且28S3=S6 , 则数列{
}的前4项和为( )

A .
B . 4
C .
D . 40


10、若直线x﹣y+m=0将圆C:x2+y2﹣2x﹣1=0分成两部分的圆弧长之比是1:2,则m=( )
A . 0
B . ﹣2
C . 0或﹣2
D . 1
11、设锐角α终边上一点P的坐标是(3cosθ,sinθ),则函数y=θ﹣α(0<θ<
)的最大值是( )

A .
B .
C .
D .




12、设函数fn(x)=﹣xn+3ax(a∈R,n∈N+),若对任意的x1 , x2∈[﹣1,1],都有|f3(x1)﹣f3(x2)|≤1,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已知O是坐标原点,点M(x,y)为平面区域
上的一个动点,则x+y的最大值是 .

2、某人解一道由两问组成的题,第一问用2种不同的方法,第二问用了3种不同的方法,解此题用了 种不同的方法.
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P⊥BD于点P,且
=18,则AP= .

4、设点M(x0 , 1),若在圆O:x2+y2=1上存在两个不同的点Ni(i=1,2),使得∠OMNi=45°,且三点M,N1 , N2在同一直线上,则x0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共8小题)
1、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3acosA=ccosB+bcosC.
(1)求cosA,sinA的值;
(2)若cosB+cosC=
,求cosC+
sinC的值.


2、从某山区养殖场散养的3500头猪中随机抽取5头,测量猪的体长x(cm)和体重y(kg),得如下测量数据:
猪编号 | 1 | 2 | 3 | 4 | 5 |
x | 169 | 181 | 166 | 185 | 180 |
y | 95 | 100 | 97 | 103 | 101 |
(1)当且仅当x,y满足:x≥180且y≥100时,该猪为优等品,用上述样本数据估计山区养殖场散养的3500头猪中优等品的数量;
(2)从抽取的上述5头猪中,随机抽取2头中优等品数x的分布列及其数学期望.
3、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A1=AD=a,E为CD上任意一点.
(I)求证:B1E⊥AD1;
(Ⅱ)若CD= a,是否存在这样的E点,使得AD1与平面B1AE成45°的角?说明理由.
4、设函数f(x)=(x﹣a)2lnx,a∈R
(1)证明:函数f(x)=(x﹣a)2lnx,a∈R的图象恒经过一个定点;
(2)若函数h(x)=
f′(x)在(0,+∞)有定义,且不等式h(x)≤0在(0,+∞)上有解,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5、设函数f(x)=
(a>b>0)的图象是曲线C.


(1)在如图的坐标系中分别做出曲线C的示意图,并分别标出曲线C与x轴的左、右交点A1 , A2 .
(2)设P是曲线C上位于第一象限的任意一点,过A2作A2R⊥A1P于R,设A2R与曲线C交于Q,求直线PQ斜率的取值范围.
6、如图,CA,CB分别与圆O切于A,B两点,AE是直径,OF平分∠BOE交CB的延长线于F,BD∥AC.
(1)证明:OB2=BC•BF;
(2)证明:∠DBF=∠AOB.
7、已知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
(t为参数),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
(θ为参数)


(1)以原点O为极点,以x轴正半轴为极轴(与直角坐标系xOy取相同的长度单位)建立极坐标系,若点P的极坐标为(4,
),判断点P与直线l的位置关系;

(2)设点Q是曲线C上的一个动点,利用曲线C的参数方程求Q到直线l的距离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8、设函数f(x)=|2x﹣1|+|2x﹣3|,x∈R.
(1)若函数f(x)=|2x﹣1|+|2x﹣3|的最小值,并求取的最小值时x的取值范围;
(2)若g(x)=
的定义域为R,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