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7小题)

1、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 B . 高速公路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 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增大惯性 D .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撞线后还要抛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无法立即停下
2、如图所示,教室里悬挂着的吊灯处于静止状态,吊灯所受重力的平衡力是(   )

A . 悬绳对吊灯的拉力 B . 天花板对悬绳的拉力 C . 吊灯对悬绳的拉力 D . 悬绳对天花板的拉力
3、把体积为2×103m3、重为12N的物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g取10N/kg)(   )
A . 漂浮,F=20N B . 漂浮,F=12N C . 沉底,F=20N D . 沉底,F=12N
4、如图所示,下列器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 坩埚钳 B .   镊子 C .  筷子 D .    剪刀
5、日常生活中,摩擦有利也有弊.图中属于有害摩擦并需要减小的(   )
A . 叉提蛋糕时,叉与蛋糕间的摩擦 B . 手拿起杯子时,手与杯子间的摩擦 C . 人爬杆时,人与杆的摩擦 D . 轴转动时,钢珠与轴承之间的摩擦
6、如图,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

A . 大小有关 B . 作用点有关 C . 方向有关 D . 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7、中国跳水队被人们称为“梦之队”,如图所示是跳水运动员跳水时的情景.运动员在离开跳板落入水的过程中(不计空气的阻力)(   )

A . 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增大,机械能不变 B .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机械能不变 C . 运动员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不变 D .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不变

二、填空题(共11小题)

1、如图中所测物体的重力是       N,它的质量为       kg.(取g=10N/kg)

2、“蹦床”是马戏团表面时常有的节目(如图所示),演员的精彩表演也跟我们学过的力学知识有关.例如,当演员用力向下蹬床面时,床面会向下凹陷,表明力能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同时演员自己会向上弹起,说明了物体间      

3、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      ,1标准大气压数值大约为       Pa.
4、用刀切菜时,刀炖了,切不动,可以用力切,这是利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      压强;或者在磨刀石上磨一磨,就容易切东西了,这是利用      的方法来增大压强.
5、如图所示是一辆不慎驶入水中汽车的车门,随着水位升高,车门上A处受到水的压强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车门在水下部分的面积为0.8m2 , 收到水的平均压强为5×103Pa,此时车门所受水的压力为       N.

6、重力为500N的物体,在200N的推力作用下,沿水平桌面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若该物体运动速度增大一些,但仍作匀速直线匀速,这时摩擦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如图所示,已知物体A和动滑轮的总重为200N,当物体A匀速上升高度为1m时,绳子移动的距离为       m,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N.(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力、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8、如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P2 ,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1、F2 , 则P1      P2 , F1      F2(填“>”、“<”“=”).

9、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将1000N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升10m后,又将重物水平移动了5m,在整个过程中,物体向上运动时,拉力做功       J;当物体水平移动时,拉力做功       J.
10、说明下列各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机械能:
(1)被拉长的橡皮筋具有      
(2)在水平轨道上行驶的火车具有      
11、说明下列各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机械能:
12、将重为2N的木块放入烧杯中,木块在水面静止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N,浮力的方向      

三、作图题(共1小题)

1、根据题意作图
(1)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请在图1中作出该木块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两个力的作用点都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2)如图2所示为工人用一铁棒撬一块大石头的简图,如果工人在铁棒的末端A处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1 , 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1和动力臂L1的示意图.

(3)请在如图3中用笔画线,画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最省力的绕法.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如图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甲图所示,将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所示,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丙图所示,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它上面放一个砝码.

(1)比较      两图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当压力一定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此实验中运用到的主要探究方法是      
(4)小红想将图丁与乙图比较压力大小对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她的思路正确吗?      

为什么?      

(5)小明把两支同样的粉笔竖直放置在坚硬的水平桌面上,粉笔两头横截面积不同,其中一支正放,一支倒放(如图戊所示),发现桌面均无明显的形变,于是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的结论.他的看法      (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      
2、如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选用操作①、②和③,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
(2)从操作③和④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      有关.
(3)由操作      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N.
3、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该实验让不同钢球A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再让同一钢球A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分别撞击木块B,使B移动一段距离S.

(1)该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            的关系.
(2)该实验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      (填“A或B”)的动能.
(3)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
(4)该实验让不同钢球从同一斜面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是为了使钢球滚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      ,这是为了研究物体动能与物体      的关系.
(5)该实验让同一钢球A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这是为了研究物体动能与物体      的关系.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有一圆柱形铁块,重7.8N,底面积为0.02m2 , 体积为1.0×104m3 . 求:
(1)把铁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
(2)把它浸没在水里,它受到的浮力.(g=10N/kg,ρ=103kg/m3
2、滑轮组在建筑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为建筑工人自制的滑轮组.某工人用此滑轮组将质量为90kg的重物提高5m,所用的拉力是600N.求:(g=10N/kg)

(1)该重物受到的重力;
(2)工人通过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
(3)工人做的总功;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滑轮组在建筑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为建筑工人自制的滑轮组.某工人用此滑轮组将质量为90kg的重物提高5m,所用的拉力是600N.求:(g=10N/kg)

六、综合能力题(共3小题)

1、请对下列事例分别写出各自包含的物理知识:
(1)例:游泳时人向后划水,人就前进      
(2)书包带做得较宽      
(3)矿泉水瓶盖刻有花纹      
(4)汽车刹车时,乘客会往前倾      
(5)不小心踩到乒乓球,乒乓球扁了      
2、小刚和小明等同学一起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1)小刚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的左端上翘.此时,他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甲所示,若每个钩码重0.5N,且杠杆上每路相等,小明在杠杆左端图示位置处挂上3个钩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在图中A处施加一个方向向上的力F1 , 此力大小至少为       N.

(3)实验中,小刚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这样做的好处是:      
(4)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3、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      (选填“a”、“b”或“c”).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运动.
(4)为了得出科学结论,进行三次正确实验,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      
(5)李华同学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速度为零)时,如果在这一瞬间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图2中准确的是      .(图中的黑点表示李华同学)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