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八年级期末供题考试历史试卷(2017.01)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

A . 君主立宪时代 B . 民主共和时代 C . 民主科学时代 D . 尊孔复古时代
2、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以下对“星星之火”理解正确的是(   )

A . 确立党对军队的领导,发动武装起义,夺取中心城市的道路 B . 建立乡村农委会组织,领导农民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 . 建立城市工委会组织,策动市民暴动,夺取中心城市的道路 D .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3、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一次会议是(   )

A . 中共一大 B . 遵义会议 C . 中共七大 D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

对下面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事简图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 . 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 B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 C .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 D . 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北京发生的推动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6、右图人物在领导禁烟运动中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 . 缉拿烟贩 B . 整顿海防 C . 虎门销烟 D . 签订《南京条约》
7、英国打开中国大门主要借助了三件“武器”。英国使用这三件“武器”的先后顺序是(   )

A . 炮舰一商品一鸦片 B . 商品一鸦片一炮舰 C . 鸦片一商品一炮舰 D . 炮舰一鸦片一商品
8、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 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B . 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 C . 小林:战争爆发于1895年 D . 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9、下列关于李鸿章与北洋舰队成败的关系,看法正确的是(   )

A . 李鸿章筹建北洋舰队的动机不纯,只想扩充个人实力,不想加强国防力量 B . 因为国家贫弱,李鸿章筹建的北洋舰队也只是徒有虚名,战败是必然的 C . 甲午海战中国战败,与李鸿章避战自保有很大的关系,但清政府要负主要责任 D . 因为中国积贫积弱,所以北洋舰队官兵只能是有心报国,无力御侮
10、

以下是八年级同学就近代史上的某次战争展开的讨论,他们说的是哪一次战争?(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下列资本主义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中,英国参与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1937年的全面侵华战争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⑤ D . ③④⑤
12、近代中国由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下列对这一社会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形式上独立,实际上被帝国主义间接统治

②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

③“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④“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3、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以下企业,属于洋务派为实现“自强”目的而开办的军事工业是(    )

A . 江南制造总局 B . 汉阳铁厂 C . 湖北织布局 D . 轮船招商局
14、在戊戌变法的法令中,属于经济方面的内容是(    )

A . 创办报刊 B . 发展农工商业 C . 开办新式学堂 D . 训练新式陆海军
15、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

A . 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 . 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 . 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 . 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16、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因为(    )

A .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 .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 . 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D . 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17、下图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某次重大历史事件中的领导人塑像。这次重大事件是(    )

A . 南昌起义 B . 秋收起义 C . 广州起义 D . 武昌起义
18、下图示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其中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事件是(   )

A . 北伐战争 B . 九—八事变 C . 百团大战 D . 重庆谈判
19、“瑞金一遵义一泸定桥一懋功一吴起镇一会宁”反映的是下列哪一事件的行动路线?(   )

A . 太平天国起义 B . 北伐战争 C . 红军长征 D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0、张学良在回忆录中提到“当事变之后,良曾召集西北剿匪总部全体同人训话……良该当时公开之言论,尊崇蒋公仍为吾等之领袖也”。这里的“事变”是指(   )

A . 东北易帜 B . 九一八事变 C . 西安事变 D . 七七事变
21、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捷是(    )

A . 平型关战役 B . 台儿庄战役 C . 百团大战 D . 武汉会战
22、日本学者田中正明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对此评价你认为准确的是(   )

A . 传闻(口述)主观因素多,不能作为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 B . 田中正明否定传闻(口述)历史具有考证价值,体现了严谨的史学态度 C . 此观点准确反映了日本对华历史的态度,符合中日两国的利益 D . 田中正明的言论否定了口述历史的史料价值,是为南京大屠杀翻案
23、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近百年反侵略战争完全胜利的原因是(   )

①全民族的共同抗战    ②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配合   ③国共两党的合作    ④我大敌小,我强敌弱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24、抗日战争的胜利,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体现在(    )

①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25、1945年8月,毛泽东飞抵重庆。毛泽东将自己的作品《沁园春·雪》书赠柳亚子先生。其中最后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特别气势磅礴。在当时“风流人物”最重要的任务是(    )

A . 打破围剿,战略转移 B . 停止内战,联合抗日 C . 争取和平,民主建国 D . 发动内战,消灭红军
26、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二者的相同点有(   )

①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②毛泽东都直接参与其中  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结果  ④都为国共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7、辽沈战役中哪个地方的攻克,能封闭国民党军进出东北的大门?(   )

A . 长春 B . 沈阳 C . 锦州 D . 营口
28、观察下列《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它充分说明了淮海战役中(    )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船只

筹粮

挑子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头

8500只

9.6亿斤

20.6万副


A . 胜利来自人民的支持 B . 解放军装备落后,只能仰仗老百姓 C .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 . 国民党的美式装备还不如土枪土炮
29、在三大战役中,采用和平方式解放的大城市是(   )

A . 天津 B . 沈阳 C . 北平 D . 徐州
30、下面是20世纪初《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一段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律不用;昂染登舆,香花簇拥,四方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③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革新    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

观察下面中国近代史年代尺,回答相关问题。

(1)在时间点A和D,中国分别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分别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在时间点B,北京遭遇了哪场浩劫?紧接时间点B后,中国随即开展了一场什么运动?在D时间点的前一年,北京又在哪场战争中再遭浩劫?

(3)根据相关信息判断年代尺左侧图片人物是谁?与该人物对应时间点E,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时间点C与时间点E两处发生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

(5)以上问题和年代尺所标注的事件,反映了中国近代史的哪两大主题(线索)?

2、孙中山和毛泽东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杰出领导者,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l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孙中山《民报》发刊词中,将这一组织的革命纲领阐发“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材料二: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材料一中孙中山成立的“统一的革命组织”的名称是什么?孙中山阐发的“三大主义”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孙中山以“三大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了什么革命?谈谈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这场革命后中国的社会习俗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二中所说毛泽东“找到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指导毛泽东走这条“正确道路”的思想理论是什么?这个思想理论是什么运动中开始传入中国的?

(4)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和毛泽东思想都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对此你有何认识?

3、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丽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了“合作一分裂一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国民革命军军歌》

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  “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毛泽东说:  “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一((同赫尔利的谈话》

材料四:l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l948年9A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并取得了胜利。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国共两党为“努力国民革命”在军政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什么举措?为“除军阀”又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这个军事行动取得了什么成果?

(3)材料二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4)根据材料三,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

(5)材料四提到的人民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在解放战争时期直接导致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战役是什么?

(6)通过以上探究,你从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中得到哪些启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八年级期末供题考试历史试卷(2017.01)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