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共10小题)

1、小明在妈妈生日那天用自己的零花钱为妈妈买了蛋糕,点起蜡烛,送上祝福.向两支蜡烛中间吹气,结果发现两支蜡烛的火焰向      (选填“中间”或“两边”)靠拢,这是因为蜡烛中间的气体流速变大,导致压强变      
2、小明在妈妈生日那天用自己的零花钱为妈妈买了蛋糕,点起蜡烛,送上祝福.向两支蜡烛中间吹气,结果发现两支蜡烛的火焰向      (选填“中间”或“两边”)靠拢,这是因为蜡烛中间的气体流速变大,导致压强变      
3、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的.该定律具体表述为:一切物体在      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      状态.
4、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物理的知识:要使自行车立即停住,应紧握刹把,这是用      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坐垫呈马鞍形,它能够增大坐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      臀部所受到压强,所以人才会感到舒服.
5、仔细观察图(甲),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还跟力的      有关;观察图(乙)装潢师傅常用重垂线来判断图画挂得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      的原理.

6、如图为脚踩式垃圾桶的示意图,在打开盖子的过程中,是杠杆ABC和杠杆A′B′C′在起作用,其中B、A′分别为两个杠杆的支点,则杠杆ABC是      杠杆,杠杆A′B′C′是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7、如图为脚踩式垃圾桶的示意图,在打开盖子的过程中,是杠杆ABC和杠杆A′B′C′在起作用,其中B、A′分别为两个杠杆的支点,则杠杆ABC是      杠杆,杠杆A′B′C′是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8、如图是停靠在我南海海军基地的中国第二代核攻击潜水艇,该潜水艇在完全浸没之前的下潜过程中所受的浮力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      来实现的.

9、在水平地面上,用50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着重为100N的小车前进4m.拉力做功为       J,重力做功为       J.
10、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据报道:一个30g的鸡蛋从18楼抛下来就可以砸破行人的头骨,从25楼抛下可使人当场死亡.由此可知,鸡蛋的重力势能与      有关,下落过程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      
11、质量为50kg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大小为       N.小宇用40N的力水平推这个箱子,刚好能使其匀速运动,则改用60N的力水平推这个箱子时,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大小为       N.(g=10N/kg)
12、在山区常见到如图所示的盘山公路.修建盘山公路是利用我们学过的一种简单机械      的原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使汽车在上坡时能够      

二、选择题(共6小题)

1、在某一无风的天气里,高空中有一架沿水平向右匀速飞行的飞机,在15秒呢相继落下三包货物,若不计空气阻力,地面上的人看到这三包货物在空中排列的情况是下图中的(  )
A . B . C . D .
2、小夏推箱子经历了如图所示的过程,最终箱子被推出去后又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对上述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图甲:因为箱子没动,所以小夏没有对箱子施加力的作用 B . 图乙:因为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推力,所以小夏没推动箱子 C . 图乙:因为小夏对箱子施加了力,所以小夏对箱子做了功 D . 图丙:小夏对箱子做的功小于推力与箱子移动距离的乘积
3、如图所示,小刘同学站在电子称上测体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刘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电子秤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电子称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电子秤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小刘受到的重力和电子秤对小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小刘受到的重力和小刘对电子秤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4、如图所示,一弹簧的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个小球,把它们套在光滑的水平杆上,a点是压缩弹簧后小球静止的位置,b点是弹簧原长时小球的位置,c点是小球到达最右端的位置.则小球由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a到b点,小球的动能逐渐增大 B . 小球在b点,小球的速度最小 C . 从a点到c,小球所受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 D . 从b点到c点,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减小
5、(多选)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烧杯,分别装入适量的质量相等密度不同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个烧杯中,鸡蛋在甲烧杯中处于悬浮状态,在乙烧杯中处于漂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鸡蛋在乙中受到的浮力大 B . 甲杯中盐水密度小 C . 放入鸡蛋后,甲杯对桌面的压力大 D . 放入鸡蛋后,甲、乙两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
6、(多选)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能完成的实验是(  )
A .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B . 准确地测量液体压强的大小 C . 探究连通器的特点 D . 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三、简答与计算题(共4小题)

1、小欣和同学在街上玩,小欣发现街上有卖新椰子的.但是很奇怪的是,售货员每次在椰子上都是打两个洞,一只是用来插吸管的,另一只是用来干吗的呢?你能解释吗?

2、如图是阳阳购买的一把玻璃茶壶,阳阳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茶壶的容积为500mL,壶口高度为12cm,壶底面积为60cm2 . 现往茶壶中倒入400mL水后,测得水深0.06m,求:

(1)茶壶底部受到水产生的压强;
(2)茶壶内底部受到水的压力.(g取10N/kg)
3、如图所示,将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已侧倾放置且水已满的大烧杯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75g水.该木块质地均匀,边长为5cm,木块吸收的水忽略不计,g取10N/kg.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3)木块的密度.
4、如图所示,将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已侧倾放置且水已满的大烧杯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75g水.该木块质地均匀,边长为5cm,木块吸收的水忽略不计,g取10N/kg.求:

5、工地上用如图所示的卷扬机和滑轮组从竖直深井中提取泥土.将一筐泥土以0.3m/s的速度竖直向上匀速提升6m,卷扬机对绳的拉力F为100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与轴摩擦,求:

(1)拉力F做功的功率;
(2)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
(3)滑轮组中动滑轮受到的重力.
6、工地上用如图所示的卷扬机和滑轮组从竖直深井中提取泥土.将一筐泥土以0.3m/s的速度竖直向上匀速提升6m,卷扬机对绳的拉力F为100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与轴摩擦,求:

四、实验题或探究题(共5小题)

1、根据题意填空

(1)如图1是医院氧气瓶上测      的仪表,它的分度值为      
(2)海清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物块的重力时,现将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并将指针调至零刻度线,再挂上物块进行测量,如图2所示,物块受到的重力G=      N,该测量值      (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真实值.
(3)如图3甲所示,小芳在探究“滑动摩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①操作的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作      运动.

②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③在实验后交流的过程中,小华发现有同学将该实验改成了如图3乙中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B,实验时拉着长木板B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装置改进以后的好处是      .(写出一条即可)

2、下表是小莉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分别测得水和盐水在不同深度时,压强计(U形管中是水)两液柱的液面高度情况.

序号

液体

深度

h/mm

压 强 计

左液面

mm

右液面

mm

液面高度

mm

1

30

186

214

28

2

60

171

229

58

3

90

158

242

84

4

盐水

90

154

246

92

(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比较U型管两侧液面的      来判断的,这种方法通常称为      
(2)分析表中序号为1、2、3三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比较表中序号为      的两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3)为了进一步探究同一深度液体在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她应控制的量有            ,要改变的是      
(4)完成以上探究后小莉用自己改装并调试好的压强计一次便鉴别了水和酒精.如图乙所示,将压强计两金属盒分别浸入两种液体中,可断定图乙      (选填“A”或“B”)杯子中是水.
3、物理实验复习时,小美和小丽再探究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1)如图甲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
(2)挂上钩码,正确调节使杠杆再次平衡.此时挂在杠杆上的钩码施加的动力、阻力方向恰好与杠杆      ,挂钩码位置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      
(3)小美在左右两侧各挂如图乙所示的钩码后,杠杆的      端下降.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不改变钩码总数和悬挂点位置,只需将      即可.
(4)小丽还想探究当动力和阻力在杠杆同侧时杠杆的平衡情况,于是她将杠杆左侧的所有钩码拿掉,结果杠杆转至竖直位置,如图丙所示.小丽在A点施加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F,却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杠杆拉至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原因是      
(5)他们认为(4)问中拉力是做功的.如果水平向右的拉力F大小不变,OA长L,将杠杆从竖直位置拉着转过30°的过程中,拉力F做功为      
4、物理实验复习时,小美和小丽再探究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5、小冉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如下器材:分度值为0.1N的弹簧测力计,底面积为5cm2高度为6cm的实心圆柱体铜块,相同的大烧杯若干,水,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细线等.

(1)小冉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A步骤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铜块缓慢地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分别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

实验步骤

B

C

D

E

F

弹簧测力计示数/N

2.6

2.5

2.4

2.4

2.3

(2)实验步骤B中铜块所受浮力为       N,分析实验步骤A、B、C、D,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      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E、F,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      有关.
(3)小冉用表格中的数据算出了某种液体的密度是       kg/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还算出了步骤B中铜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       Pa.
(4)小冉在步骤B的基础上继续探究:保持铜块下表面所处的位置不变,把弹簧测力计的拉环固定在铁架台上,缓慢向烧杯内加水,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      (选填“增大”或“减小”);当所加水使铜块刚好浸没时(水未溢出),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加了       Pa.(已知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减少0.1N,弹簧的长度就缩短0.1cm)
6、快速骑自行车时,我们会感到空气阻力,而且骑车速度越大,感觉空气阻力越大.由此小强同学猜想: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在一个无风的周末,小强和爸爸开汽车来到郊外一段人车稀少的平直公路上,将如图甲所示装置固定住,爸爸依次以20km/h﹣80km/h的不同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各匀速行驶一段距离,小强将汽车在几个不同行驶速度时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下表中.

汽车速度v/(km•h1

20

30

40

50

60

70

80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0.2

0.3

0.6

1.0

1.4

2.4

3.1

(1)实验装置中用小车而不是木块,并将其放在表面平滑的木板上,目的是为了减小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根据二力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近似等于小车及挡板受到的阻力大小;
(2)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的坐标轴中描绘出空气阻力跟速度的关系曲线.
(3)根据图象,某同学得出:“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成正比”的结论,你认为他的说法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4)“从足够高的高空下落的雨滴速度会不会一直增大,其所受的空气阻力会不会也一直增大?”小强与同学讨论后知道了:若雨滴所受空气阻力小于重力,则雨滴下落速度继续增大,若下落雨滴所受空气阻力大于重力,则雨滴下落速度减小.请你结合所学物理知识分析:一滴质量为5g的雨滴从高空下落时(假设在无风天气,雨滴下落高度足够大),所受到的最大阻力f=      N,此后雨滴将做      运动.
(5)你认为运动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还与      有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