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二章 第2节种群 第3节生物群落同步练习
年级:九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3小题)
1、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A . 一片森林里全部的蛇
B . 一座山上所有的树
C . 一块农田中所有的虫
D . 一块稻田中所有的水稻
2、 种群是某一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下列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
A . 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
B . 武夷山中的全部植物
C . 卧龙自然保护区中的全部大熊猫
D . 太湖中的全部微生物
3、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A .
B . 一个湖泊中的全部单细胞藻类
C . 长江里所有的白鳍豚
D . 一个蜂巢内的所有工蜂
4、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需20~40年,美国需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会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 )
A . 种群密度
B . 种群年龄结构
C . 性别比例
D . 出生率和死亡率
5、在一森林公园内有一群灰喜鹊,是这个森林公园里马尾松的“保护神”,这一群灰喜鹊是一个( )
A . 种群
B . 群落
C . 生态系统
D . 生物圈
6、在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数量的变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 . 种群密度
B . 年龄组成
C . 性别比例
D . 出生率和死亡率
7、2010年我国开展了第六次人口普查,普查员调查的对象从生态学的角度看,下列选项中与其范围一致的是( )
A . 一个池塘里的所有鱼
B . 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生物
C . 一块稻田中的所有青蛙和蝌蚪
D . 一片森林
8、下图是一个种群的年龄分布图,其中种群灭绝的概率最大的是( )
A . 
B . 
C . 
D .







9、“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诗里所体现出来的群落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 . 风
B . 草
C . 牛
D . 羊
10、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 . 温度、食物
B . 温度、光照
C . 湿度、温度
D . 光照、食物
11、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对一块面积为20平方米的某地进行动物数量调查,结果为蝗虫15只,蚂蚁l00只,蜗牛5只,蜜蜂21只,其中种群密度最小的是 ( )
A . 蝗虫
B . 蚂蚁
C . 蜜蜂
D . 蜗牛
12、下列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 )
A .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浮游生物
B .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马尾松
C . 一个水库中的全部鱼类
D . 一个海岛上的全部昆虫
1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少,引起该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 . 雌虫生殖能力下降
B . 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
C . 雌性个体也减少
D . 种群出生率下降
14、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并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20~40年,美国需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增减动态的主要依据是 ( )
A . 种群年龄结构
B . 种群性别比例
C . 种群人口密度
D . 出生率和死亡率
15、在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数量变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
A . 种群密度
B . 年龄组成
C . 性别比例
D . 出生率和死亡率
16、甲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乙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甲、乙分别属于 ( )
A . 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
B . 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
C . 种群、一条鲤鱼
D . 种群、一个鲤鱼种群
17、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A . 池塘中的一群鱼
B . 池塘里的所有鲤鱼
C . 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 . 池塘里的所有生物和池塘环境
18、在一个生物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
A . 植物
B . 细菌和真菌
C . 动物
D . 落叶和土壤
19、有人对海洋岩石礁上的藻类植物进行调查,发现在较浅处生长着绿藻,较深处生长着褐藻,在深处则以红藻为主。直接影响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 . 阳光
B . 温度
C . 水
D . 大气
20、下列生物集合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A . 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B . 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菌类等全部生物
C .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杂草及食草动物
D . 一个池塘中的各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
2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鲫鱼组成了一个( )
A . 种群
B . 群落
C . 生态系统
D . 生物圈
22、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鲫鱼组成了一个( )
A . 种群
B . 群落
C . 生态系统
D . 生物圈
23、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A .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B . 内蒙古草原的上全部牧草
C . 梧桐山上的全部蛇
D . 同一饲养场上的全部肉用黄牛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种群:生活在 内的 生物个体的 。
2、种群的特征有: 、 、 、 。
3、能预测一个国家未来人口数量动态变化的最关键种群数量特征是 。
、
4、生物的种群密度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生物个体的数量,这个范围可以指种群生存的 或 。在10米2的地里种了50棵玉米,则玉米的种群密度为 ;在一个0.5米3的金鱼缸里养了5条金鱼,则金鱼的种群密度为 。
5、“标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若在被调查的一个池塘中,捕获一部分鲫鱼(数量为M)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重捕,重捕的鲫鱼数为n,其中标记的鲫鱼数为m,则可计算出该池塘中鲫鱼种群的数量为 。在计算池塘中鲫鱼种群数量时用到的一个假设是 。
6、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7、森林中的植物通常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最上层是 层,中部为 层,下部为 层,贴地生长的还有 等植物。
8、某自然保护区在年初时有天鹅5000只,由于各项保护措施得当,一年内共出生6000只,死亡1500只,则天鹅种群的出生率为 ,死亡率为 。已知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净增数量/年初数量×100%,则当年天鹅的自然增长率为 。若天鹅生活的区域面积为10平方千米,则年初和年末天鹅的种群密度分别为 和 。
三、探究题(共2小题)
1、在一个种群中,生物体的死亡常常随着年龄的不同而有极大的差别。若将某一动物的种群分为几个年龄阶段,分别求出每个年龄阶段的存活率,再按年龄百分比画成关系曲线图,便得到该动物的存活率和年龄关系曲线图。如图所示,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3种不同的动物,据图回答:
(1)曲线ab段表示甲动物 。
(2)cd段可表示乙动物 。
(3)丙曲线表示 ,如果丙为野生动物,据此,我们应该做好 的保护工作。
2、“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见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 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只)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 查样方总面积为2×104米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l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所示:
|
捕获 |
标记 |
雌性 |
雄性 |
初捕 |
32只 |
32只 |
14只 |
18只 |
重捕 |
36只 |
4只 |
18只 |
18只 |
(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数量(N)的计算公式: 。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 只/104米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雌性/雄性)为 。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