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第1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同步训练

年级:九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1、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很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肺泡表面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B . 乌龟背部有甲,适于水中生活 C . 小肠壁上有无数的小肠绒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D . 野兔神经系统发达,有利于迅速躲避天敌
2、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 大雁南飞    B . 大树底下好乘凉     C . 鱼儿离不开水    D . 秋风扫落叶
3、长期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植物,其形态等方面会出现一系列适应性特征。下列叙述与干旱环境中的植物不符的是(    )


A . 具有发达的根系 B . 具有肥厚的肉质茎 C . 叶表层具有较厚的角质层 D . 叶面积较大
4、在我们学到的谚语中,很多与生物学有关系,下列谚语中能够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 .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5、“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诗里暗含着生物知识,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A . 生物影响环境    B . 生物适应环境 C . 生物改变环境    D . 生物依赖环境
6、当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释放出一种有示警作用的化学物质,从而使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


A . 种间互助    B . 种内互助    C . 共生    D . 竞争
7、下列不能说明生物是适应环境的是    (    )


A . 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B . 生活在寒冷雪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60毫米 C . 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能够疏松土壤 D . 竹节虫静止不动时非常象竹子
8、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


A . 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 B . 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 C .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 D . 有些树木秋天落叶,有些四季常青
9、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   )

A . 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B .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0、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下列动物运动方式相同的一组是(     )

①蝗虫  ②章鱼  ③袋鼠  ④狗  ⑤飞蛾  ⑥大象  ⑦海龟  ⑧马

A . ①③⑦ B . ②④⑤ C . ③④⑤ D . ④⑥⑧
11、关于鸟类飞行的意义,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 B . 飞行有利于鸟类觅食和躲避敌害 C . 飞行有利于鸟类繁殖后代 D . 飞行有利于鸟类夜间休息
12、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雨水充沛、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  )

A . 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B .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 .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 . 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13、生物经过漫长的进化,其结构与功能普遍是相适应的.下列说法与该观点不符的是(  )

A . 鲫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 B . 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适应生活在寒冷的地区 C . 青蛙仅能用肺呼吸,更适应陆地生活 D . 家鸽的骨骼轻、薄、坚固,适应飞行
14、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选项是( )

A . 葵花朵朵向太阳 B . 大树底下好乘凉 C . 春风又绿江南岸 D . 春眠不觉晓
15、生物适应环境的外形特征有多种,竹节虫看起来像竹枝属于(    )

A . 保护色 B . 拟态 C . 警戒色 D . 以上三
16、指出下列5种现象按:①保护色;②警戒色;③拟态的顺序排列的是( )

   a.西藏野牛外表形态及体色与岩石相似;

   b.稻田里的绿色昆虫

   c.金环蛇具有黑、黄相间的条纹

   d.赤练蛇(无毒)有鲜艳的体色

   e.某些蝇类翅形和腹部斑纹似有刺胡蜂

A . ①①②③② B . ①①②②② C . ③①②②② D . ③①②③③
17、

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北欧人鼻子比非洲人的大,这有利于( )

A . 消灭细菌 B . 温暖空气 C . 阻挡灰尘 D . 空气流通
18、海滩上,蚂蚁为了获取潮汐遗留下来的食物,有时居然也会游泳,这一现象体现了(   )

A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 .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 . 生物受环境的制约 D . 生物对环境的选择

二、探究题(共2小题)

1、柑橘生长的主要环境条件是:年平均气温要求15℃以上,l月平均气温5℃以上;适宜种植在朝南或东南的向阳处,或具有逆温层的坡地;有水源可灌溉。请分析回答:


(1)影响柑橘生长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       (答出两个)。

(2)某科技人员想探究海拔高度对柑橘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

a.选择9株柑橘苗,将它们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3株。

b.A组种植在海拔高度为150米的朝南坡地,B组种植在海拔高度为300米的朝南坡地,C组种植在海拔高度为450米的朝南坡地。

c.定时进行科学的施肥、灌溉、修剪等日常管理。几年后,柑橘开始结果。

d.对收获的果子进行分析比较,统计结果如下表:


产量

个体大小

甜度分析

A组

84千克

不甜、酸味重

B组

102千克

最大

C组

91千克

甜、略带酸

①从实验结果初步分析可知,柑橘适宜种植在          。

②上述方案中,有几处是不合理的,请答出一点:        。

2、

当烟草叶片受到甲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甲种蛾幼虫的天敌,夜间会驱赶乙种蛾,使其不能在烟草叶片上产卵(乙种蛾幼虫也采食烟草叶片)。加图所示。据此回答:


(1)甲种蛾幼虫与天敌的种间关系是:       。

(2)甲种蛾幼虫与烟草的种间关系是:        。

(3)甲种蛾幼虫与乙种蛾幼虫的种间关系是:         。

三、填空题(共4小题)

1、鲫鱼、乌贼等在水中生活的动物,运动方式以       为主.动物利用不同的运动方式去适应不同的       ,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2、大雨过后,蚯蚓爬出地面,体现了生物的      现象。

3、生物中除了植物和动物外,还有            、真菌等微生物,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      ,同时也影响着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关爱生物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好      

4、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环境影响,同时生物也能       和适应环境。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茎肉质化,叶变态成刺,这是生物对环境的       ,蚯蚓的钻穴运动能改良土壤,是生物对环境的        。

四、解答题(共1小题)

1、生物学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第1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