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年级:高二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mol 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mol Cl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mol 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 Q1+Q2>Q3 B . Q1+Q2>2Q3 C . Q1+Q2<Q3 D . Q1+Q2<2Q3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电解池中,物质在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B . 在电解池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是阴极 C . 在原电池中,物质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 . 在原电池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
3、若要在铜片上镀银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将铜片接在电源的正极 ②将银片接在电源的正极 ③在铜片上发生的反应是:Ag++e═Ag ④在银片上发生的反应是:4OH﹣4e═O2+2H2O ⑤可用CuSO4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⑥可用AgNO3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A . ①③⑥ B . ②③⑥ C . ①④⑤ D . ②③④⑥
4、下列事实上,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
A . 在空气中,金属银的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物质 B . 镀银的铁制品,镀层部分受损后,露出的铁表面易被腐蚀 C . 埋在潮湿土壤里的铁管比埋在干燥土壤里的铁管更易被腐蚀 D . 为保护海轮的船壳,常在船壳上镶入锌块
5、含NaOH 20.0g的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28.7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NaOH(aq)+HCl(aq)═NaCl(aq)+H2O(l);△H=+28.7kJ/mol B . NaOH(aq)+HCl(aq)═NaCl(aq)+H2O(l);△H=﹣28.7kJ/mol C . 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kJ/mol D . 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kJ/mol
6、下列因素中,对发生在溶液中且无气体参加的反应的速率不产生显著影响的是(   )
A . 浓度 B . 温度 C . 压强 D . 反应物的性质
7、要增大铁与盐酸反应的速率,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   )
A . 用铁粉代替铁片 B . 增大压强 C . 提高反应的温度 D . 增大盐酸的浓度
8、已知:(1)H2(g)+ O2(g)═H2O(g);△H=a kJ/mol

(2)2H2(g)+O2(g)═2H2O(g);△H=b kJ/mol

(3)H2(g)+ O2(g)═H2O(l);△H=c kJ/mol

(4)2H2 (g)+O2(g)═2H2O(l);△H=d kJ/mol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 a<c<0 B . b>d>0 C . 2a=b<0 D . 2c=d>0
9、仅改变下列一个条件,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率来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
A . 升高温度 B . 加压 C . 加负催化剂 D . 加大反应物浓度
10、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
A . υ(H2)=0.1 mol•L﹣1•min﹣1 B . υ(N2)=0.2 mol•L﹣1•min﹣1 C . υ(NH3)=0.15 mol•L﹣1•min﹣1 D . υ(H2)=0.3 mol•L﹣1•min﹣1
11、下列变化中,一定不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是(   )
A . 铝热反应 B . 干冰气化 C . 燃放爆竹 D . Zn粉与盐酸反应
12、下列变化过程中,△S<0的是(   )
A . NH3(g)与HCl(g)反应生成NH4Cl(s) B . 氯化钠溶于水中 C . 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 D . 干冰(CO2)的升华
13、当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后,通入18O2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18O存在于(   )
A . SO2、O2、SO3 B . SO3 C . SO2、O2 D . SO2、SO3
1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2(g)+I2(g)⇌2HI(g),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的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   )

A . T1>T2 , △H>0 B . T1<T2 , △H<0 C . T1<T2 , △H>0 D . T1>T2 , △H<0
15、下列哪个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   )
A . 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1个H﹣H键形成 B . 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C . 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D . 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H﹣H键形成
16、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X+Y⇌W+Z,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率(v)的变化如图所示,分析可知X,Y,Z,W的聚集状态可能是(   )

A . Z,W为气体,X,Y中之一为气体 B . Z,W中之一为气体,X,Y为非气体 C . X,Y,Z皆为气体,W为非气体 D . X,Y,Z,W皆为气体
17、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3B 2C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升,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①原混和气体的体积为1.2V升;

②原混和气体的体积为1.1V升;

③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升;

④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升.

A . 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④
18、(多选)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物质的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g)+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 混合气体的密度 B .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C . 混合气体的压强 D . 混合气体的总体积
19、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A . HCl(aq)+NaOH (aq)═NaCl (aq)+H2O (l)△H<0 B . 2CH3OH (l)+3O2 (g)═2CO2 (g)+4H2O (l)△H<0 C . 2FeCl3(aq)+Fe(s)═3FeCl3(aq)△H<0 D . 2H2(g)+O2(g)═2H2O (l)△H<0
20、将X,Y,Z三块金属分别用导线两两相连浸入稀H2SO4中组成原电池.X,Y相连时,X为负极;Z,Y相连时,电流由Y→Z;Z,X相连时,Z极上产生大量气泡.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正确的是(   )
A . X>Z>Y B . Z>X>Y C . X>Y>Z D . Y>Z>X
21、将氯酸钾加热分解,在0.5min内放出5mL氧气,加入二氧化锰后,在同样温度下,0.2min内放出50mL氧气.则加入二氧化锰后的反应速率是未加二氧化锰时反应速率的(   )
A . 10倍 B . 25倍 C . 50倍 D . 250倍
22、用铂电极分别电解下列物质的溶液,阴极和阳极上同时都有气体产生且溶液的pH下降的是(   )
A . KCl B . CuSO4 C . HCl D . H2SO4
23、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X的能量一定高于M,Y的能量一定高于N B .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以发生 C .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 . 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24、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
A . (NH3)=0.01 mol/(L•s) B . (O2)=0.00l0 mol/(L•s) C . (NO)=0.00l0 mol/(L•s) D . (H2O)=0.045 mol/(L•s)
25、如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 a为负极,b为正极 B . d为阳极,c为阴极 C . 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D . 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二、解答题(共5小题)

1、在密闭容器里,通入x mol H2(g)和y mol I2(g),发生反应H2(g)+I2(g)⇌2HI(g)△H<0.改变下列条件,反应速率将如何改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升高温度      
(2)加入催化剂      
(3)充入更多的H2      
(4)扩大容器的体积      
(5)容器容积不变,通入氖气      
2、键能是断裂1mol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已知H﹣H键能为436KJ/mol,H﹣N键能为391KJ/mol,根据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H=﹣92.4KJ/mol,则N≡N键的键能是       KJ/mol.
3、在25℃、1.01×105Pa条件下,反应2N2O5(g)═4NO2(g)+O2(g)△H=+56.7kJ•mol﹣1能够自发进行.从能量上分析,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      ,从反应前后的熵值看,反应后的熵值       (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4、一种“人工固氮”的新方法是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反应生成NH3:N2+3H2O⇌2NH3+ O2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部分实验数据见表(反应时间3h):

T/℃

30

40

50

生成NH3量/(10﹣6 mol)

4.8

5.9

6.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50℃时从开始到3h内以O2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h﹣1
(2)该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5、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图中C1、C2均为石墨棒.请回答下列问题.

(1)锌极为      极,电极反应式为:      

石墨棒C1      极,电极反应式为:      

石墨棒C2附近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2)当C2极析出224mL气体(标准状态)时,锌的质量减小       g,A池中溶液的质量变化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g.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1 ,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      ;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2)环形玻璃搅拌棒不能用环形铜质搅拌棒代替,其原因是      
(3)若通过实验测定中和热的△H的绝对值常常小于57.3kJ/mol,其原因可能是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盐酸初始温度后,直接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

四、附加题:(共3小题)

1、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反应是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H2)=v(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2、恒温下,将a mol N2与b 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
(1)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t时,n1(N2)=13mol,n1(NH3)=6mol,则a=      mol.
(2)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16.8L(标准状况下),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      mol.
(3)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压强之比(写出最简整数比)p(始):p(平)=      
(4)达到平衡时,H2和N2的转化率之比α(H2):α(N2)=      
3、PCl5 的分解反应如下:PCl5(g)⇌PCl3(g)+Cl2(g)已知某温度下,在容积为10.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0mol PCl5 , 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内PCl3的浓度为0.150mol/L,
(1)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2)计算该温度下PCl5的转化率.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