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6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练习(共8小题)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一潭清泉     美不胜收

    

2、请给加下划线字注音。

      石         为               寂                    

3、文学常识填空。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      ,本文是他的《      》的第四篇。

4、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

水声:           鸣珮环:      

之:           皆空游:      

百许头:           佁不动:      

尔远逝:           其境过清:      

不可久           记之而去: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6、按提示及相关内容填空。

(1)《小石潭记》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            、潭中的气氛。

(2)课文《小石潭记》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      ”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      ,“下见小潭”是      。③动静结合。如写鱼:“      ”是静,“      ”是动。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      ,实为写      ,以实写虚,虚实相映成趣。

7、用课文《小石潭记》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2)小石潭的全貌怎样的?

(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8、《小石潭记》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二、阅读理解(共3小题)

1、文言文阅读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①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②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字。

从小丘西行  西:          伐竹取  道:      

清冽  尤:          百许头  可:      

(2)区别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①全石以底(《小石潭记》)    为:      

②为坻,屿(《小石潭记》)    为:      

③以妙绝(《口技》)    为:      

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十二章》   为:      

(3)用现代汉语翻泽文中画直线句子。

(4)请从描写的角度说说选文第二段写景的妙处。

2、文言文阅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字。

折蛇行  斗:          竹树合  环:      

幽邃悄  怆:          记之而  去:      

(2)区别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①全石为底(《小石潭记》)  以:      

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以:      

③策之不其道(《马说》)  以: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下划线句子。

(4)作者感受到了怎样的小潭气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3、阅读理解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在虫野则宜选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1)解释下面句中加下划线字。

不可状  名:      

为之怅  然: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句子。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在 山 野 则 宜 逸 民 退 士 之 所 游 处 在 人 间 则 可 为 都 邑 之 胜 境 静 者 之林 亭

(4)作者描写了景物的哪些特点?表达了什么情感?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6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