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六中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张华在日记里写道:“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思考时,铃声是刺耳的。”这说明( )
A . 铃声通常会导致积极情绪
B . 铃声一般会引起消极情绪
C . 铃声不决定产生怎样的情绪,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
D . 事件本身决定产生怎样的情绪
2、情绪有 和 之分。( )
A . 积极和消极
B . 快乐和悲伤
C . 愉快和失望
D . 高兴和恐惧
3、欣喜若狂、手舞足蹈、焦虑不安等,字典里有很多类似的描绘情绪的词汇,这说明人的心理世界是( )
A . 平静如水的
B . 复杂变幻的
C . 简单纯净的
D . 麻木不仁的
4、半期考试没有考好,小强痛苦极了。这时同桌小华来约他玩,他不耐烦地说:“一边去,烦着呢!”气得小华好多天没理小强,这说明( )
A . 积极情绪具有促进作用
B . 消极情绪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
C . 消极情绪使人缺乏面对困难的意志
D . 消极情绪容易诱发多种疾病
5、害怕时浑身抖,羞涩时面红耳赤,伤感时泪眼迷离等,这些信号表明,情绪反应可表现在 上。( )
A . 面部表情
B . 言语表情
C . 体态表情
D . 生理变化
6、合理解释事件是消除消极情绪的关键,合理解释事件一要学会看事情不要绝对;二要学会( )
A . 请教老师
B . 换个想法
C . 认真思考
D . 多看书
7、胸口憋闷、心慌、呼吸急促、脸红、手心出汗等都是 的心理反应。( )
A . 压力过大
B . 正常状态下
C . 运动过度
D . 压力太小
8、面对压力,焦虑程度较高的同学,应该反思一下( )
A . 压力源
B . 抗压能力
C . 自己的性格
D . 自己的生活方式
9、初二学生张亮成绩较好,但却整天愁眉苦脸,考不上高中怎么办?大学毕业后工作好找吗?同学、老师是否喜欢我呢?一连串的问题压得他喘不过气来,陷入极度焦虑之中。你认为张亮焦虑的原因是( )
A . 成绩不够好
B . 同学、老师不喜欢他
C . 对不必要的压力考虑过多
D . 面临众多不可回避的现实压力
10、人们常说:“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这句话说明( )
A . 不良情绪都是因别人的过错引起的
B . 要善于调控不良情绪,要用合理的方式释放不良情绪
C . 不要关心他人过失,要学会保护自己
D . 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总是受到周围人的影响
11、全身心投入 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
A . 运动中
B . 游戏中
C . 娱乐中
D . 学习和工作
12、学会沟通与交往。重点要学会与 的沟通和交往。( )
A . 同学、老师、网友
B . 朋友、同学、伙伴
C . 老师、父母、兄弟姐妹
D . 父母、老师、同学和伙伴
13、父母的处事行为代表了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这种态度时刻影响着孩子。整个成长期里,孩子都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并以此为楷模。这反映了( )
A . 父母是孩子的生命守护者
B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C . 父母在精神上、感情上给孩子以支撑
D . 父母是孩子生命的来源
14、代沟既表现为 和 两代人之间的差异,也表现为社会生活中青年一代与老一代之间的差异。( )
A . 父母与子女
B . 老师与学生
C . 同学与同学
D . 爷爷和孙子
15、朋友要选择 , 即一生中对我们影响最大的知心朋友。( )
A . 玩友
B . 网友
C . 挚友
D . 球友
二、简答题(共5小题)
1、
读倒U曲线图,用所学知识回答。
2、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在这一天许多人都会为母亲赠送鲜花,感恩父母。我们为什么要感激父母?
3、面对迎面而来的风雨,有的人体会到搏击风雨的快乐;面对茫茫沙漠,有的人体验到“大漠孤烟直”的壮阔……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有的人却感觉美不胜收。这样的人总能保持愉快的心情。请问怎样才能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学会积极看待事物?
4、“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份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友谊的意义和作用。
5、由于代沟客观存在,为了缓和与父母的关系,增强同学们交往与沟通的能力,请写出与父母有效交往与沟通的方法。(至少三个)
三、辨析题(共1小题)
1、小军和小明是好朋友,在半期考试时,小军要小明帮他把做好的数学题给他看,小明不肯,小军说小明不够哥们,而且表示不再与他做朋友,为此小明非常苦恼。请问小明的做法对吗?小明应该怎样做才能和小军继续做好朋友?
四、材料分析题(共1小题)
1、周末到了,经过一周紧张的学习,小华想痛痛快快地玩,可是父母认为如果现在不抓紧学习,将来考不上重点中学,因此,给小华布置很多作业,要求小华趁着周末好好补补课。小华很生气,与父母大吵了一次。现在小华一筹莫展,不知道该怎么办。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简要评析小华父母的做法。
(2)简要评析小华的想法和做法。
(3)你认为小华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