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安徽省安庆市白泽湖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年级:高三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共17小题)

1、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震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

A . NaHCO3、Al(OH)3 B . AgCl、NaHCO3 C . Na2SO3、BaCO3 D . Na2CO3、CuSO4
2、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它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反应:3NF3+5H2O=2NO+HNO3+9HF.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NF3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B .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 . 若生成0.2 mol HNO3 , 则转移0.2 mol电子 D . NF3在潮湿的空气中泄漏会产生红棕色气体
3、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 . SiO2 SiCl4 Si B . FeS2 SO2 H2SO4 C . N2 NH3 NH4Cl(aq) D . MgCO3 MgCl2aq Mg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氢氧化铝、碳酸钠都是常见的胃酸中和剂 B .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既能杀菌消毒又能净水 C . 碘酒中的碘因有还原性而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D . 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酸强碱均会“断路”
5、下列物质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A

H2SO4

CH3COOH

NO2

Na2O

B

BaSO4

HClO

Mn2O7

CaO

C

NaCl

氨水

SO2

MnO2

D

HI

HF

CO2

Fe3O4

A . A   B . B   C . C   D . D
6、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若光解0.02mol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生成H2的质量为0.02g B . 可生成氢的原子数为2.408×1023 C . 可生成H2的体积为0.224L(标准情况) D . 生成H2的量理论上等于0.04mol Na与水反应产生H2的量
7、类比推理是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 , 推测Fe与I2反应生成FeI3 B . CO2与Ba(NO32溶液不反应,SO2与Ba(NO32溶液也不反应 C . CO2是直线型分子,推测CS2也是直线型分子 D . NaCl与浓H2SO4加热可制HCl,推测NaBr与浓H2SO4加热可制HBr
8、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制取氨气   B . 制取NaHCO3   C . 分离NaHCO3   D . 干燥NaHCO3
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制备Fe(OH)3胶体

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

B.

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

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

C.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D.

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A . A   B . B   C . C   D . D
10、下列除杂试剂或方法有错误的是(   )

原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试剂

主要操作方法

A

HNO3溶液

H2SO4

BaCl2溶液

过滤

B

CO2

SO2

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

洗气、干燥

C

SiO2

Al2O3

稀盐酸

过滤

D

C2H5OH

CH3COOH

CaO

蒸馏

A . A   B . B   C . C   D . D
11、如图A~D四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A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气态氢化物,D是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则A,B,C,D中共同含有的元素可能是(   )

A . B . C . D .
12、制备(NH42Fe(SO42•6H2O的实验中,需对过滤出产品的母液(pH<1)进行处理.常温下,分别取母液并向其中加入指定物质,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一组离子正确的是(   )
A . 通入过量Cl2:Fe2+、H+、NH4+、Cl、SO42 B . 加入过量NaClO溶液:NH4+、Fe2+、H+、SO42、ClO C . 加入过量NaOH溶液:Na+、Fe2+、NH4+、SO42、OH D . 加入过量NaClO溶液和NaOH的混合溶液:Na+、SO42、Cl、ClO、OH
13、有关NaHCO3与Na2CO3的性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Na2CO3和NaHCO3粉末与同浓度盐酸反应,Na2CO3碱性强,反应放出气体速度快 B . 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Na2CO3消耗盐酸的体积是NaHCO3的两倍 C . 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 有NaHCO3结晶析出 D . Na2CO3和NaHCO3溶液分别和BaCl2溶液反应,现象不同
14、向含有CO32、HCO3、SO32、SO42、NO3、Cl、Al3+、Na+、K+、Mg2+离子的某一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则浓度保持不变的离子是(   )(溶液体积忽略不变)
A . CO32、Na+、K+ B . SO42、Cl、K+ C . Cl、NO3、K+ D . HCO3、SO42、K+
15、向一定量的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m与加入Ba(OH)2溶液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6、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Fe2+、Al3+ 和Na+ . 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部分试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

A . 溶液中至少有4种离子存在,其中Cl一定存在,且c(Cl)≥0.2 mol•L﹣1 B . 原溶液中c(Fe3+)=0.2 mol•L﹣1 C . SO42、NH4+、Na+一定存在,CO32、Al3+一定不存在 D . 取少量原溶液并加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说明该溶液一定没有Fe2+ , 只有Fe3+
17、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 . 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 C . 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D . 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二、非选择题 (共4小题)

1、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具有较强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1)H3PO2是一元中强酸,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2)H3PO2及NaH2PO2均可将溶液中的Ag+还原为银,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

①利用H3PO2进行镀银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氧化产物为      

②NaH2PO2      (填“正盐”或“酸式盐”),其溶液显      (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

(3)H3PO2的工业制法是:

将白磷(P4)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PH3气体和Ba(H2PO22 , 后者再与H2SO4反应.写出白磷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80g CuSO4•5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      
(2)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其存在的最高温度      
(3)上述氧化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浓溶液与Cu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热分解CuCl2•2H2O制备CuCl,并进行相关探究.

【资料查阅】

【实验探究】该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      
(2)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是a→      →e(填操作的编号)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b.熄灭酒精灯,冷却

c.在“气体入口”处干燥HCl       d.点燃酒精灯,加热

e.停止通入HCl,然后通入N2

(3)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中物质由白色变为蓝色,C中试纸的颜色变化是      
(4)装置D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反应结束后,取出CuCl产品进行实验,发现其中含有少量的CuCl2或CuO杂质,根据资料信息分析:①若杂质是CuCl2 , 则产生的原因是      

②若杂质是CuO,则产生的原因是      

4、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模拟生产过程.

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

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 (I)

2H2S(aq)+SO2(g)=3S(s)+2H2O(l)                 (Ⅱ)

S(s)+Na2SO3(aq) Na2S2O3(aq)                      (Ⅲ)

(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      ,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D的作用是      .装置E中为      溶液.
(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      

a.蒸馏水

b.饱和Na2SO3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

实验中,为使SO2缓慢进入烧瓶C,采用的措施是      .已知反应(III)相对较慢,则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A,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含有      

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锥形瓶.

5、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模拟生产过程.

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

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 (I)

2H2S(aq)+SO2(g)=3S(s)+2H2O(l)                 (Ⅱ)

S(s)+Na2SO3(aq) Na2S2O3(aq)                      (Ⅲ)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安徽省安庆市白泽湖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