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贵州省黔南州独山二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 . 煤气燃烧  水变蒸气     B . 瓷碗破碎  剩饭变馊 C . 菜刀生锈  水果腐烂     D . 灯泡发光  冰块熔化
2、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现  象

解  释

 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

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气体分 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

 C

气态二氧化碳和液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同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

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

分子受热,分子的体积变大.

A . A B . B C . C D . D
3、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的边缘 B . 液面要始终不低于滤纸的边缘 C . 玻璃棒要轻靠在三层滤纸处 D . 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4、你知道吗,缺铁会引起贫血;缺碘易患坏血病;缺钙易得佝偻病或发生骨质疏松;缺锌会引起生长迟缓、发育不良…,这里的铁、碘、钙、锌是指(   )
A . 原子 B . 分子 C . 元素 D . 单质
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下列操作:①加热②将导管移出水面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装药品、固定试管⑥收集氧气,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 ③⑤①⑥②④ B . ③⑤①⑥④②   C . ⑤③①⑥②④ D . ⑤③①⑥④②
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 该元素原子的核内有20个质子 B . 该元素离子的核外有20个电子 C .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 . 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g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是由氢、氧两个元素组成的 B . 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C .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混合而成的 D .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8、图中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用化学符号表示:
(1)钾元素      
(2)两个氢原子      
(3)镁离子      
(4)7个氧离子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2、对于静置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能去除不溶性杂质的是      ; 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综合运用沉淀、过滤、蒸馏、吸附几项操作净水效果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日常生活中通常用      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      
3、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电解水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4、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①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与反应后生成的 各粒子间的个数比为      

②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

③该反应中的生成物      (填“可能”或“不可能”)属于氧化物.

5、将黑色固体粉末A与白色晶体B混合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C,而黑色固体粉末A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未来最理想的清洁能源氢气在无色气体C中可以燃烧,生成D,D通常是液态,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
(1)写出B的名称:        D的化学符号:      
(2)写出氢气在C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6、将黑色固体粉末A与白色晶体B混合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C,而黑色固体粉末A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未来最理想的清洁能源氢气在无色气体C中可以燃烧,生成D,D通常是液态,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
7、如图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

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8、如图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

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I.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 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II.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III.将实验II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

IV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 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

【实验结论】①A中产生的气体是      ②实验II、III证明:氧化铁的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2、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I.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 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II.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III.将实验II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

IV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 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

【实验结论】①A中产生的气体是      ②实验II、III证明:氧化铁的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请根据如图提供的实验装置(部分铁架台、铁夹省略),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文字表达式为      ,所用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填图中代号,下同)      ,若选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3)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式为      ,所用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      ,若要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      装置.
4、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

(1)电源中A端是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
(2)试管d中的气体是      
(3)若收集到c气体22.4mL,则理论上应收集到d气体大约       mL.(4)电解水时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电没有改变的粒子是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若A 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kg,且A原子核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少4个.试计算:
(1)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结果为整数)
(2)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多少?
(3)A原子的中子数是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贵州省黔南州独山二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