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语文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语文知识积累(共4小题)

1、读下面这首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满树桃花盛开

未必每朵都能结果

熠熠如玫瑰色的泡沫

映(chèn)①      云影蓝天。


灵感也像桃花

每天成千上百地(zhàn)②      

开吧!一切顺其自然

别问能收获什么。


也当有嬉戏与(chún)③      

也当花开满树

否则天地便太过狭(ài)④      

生命也缺乏乐趣。

﹣﹣[德]赫尔曼•黑塞《桃花盛开》

2、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

②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④子曰:“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⑤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⑥李商隐《夜雨寄北》中,设想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的诗句是“            ”。

⑦赵师秀雨夜约客,客人迟迟不至。“,      ”两句生动描写了诗人深夜独坐,望灯而待的情景。

⑧在生死大义面前,孟子主张“舍生而取义者也”,文天祥慷慨陈词“            ”。古人的这些豪壮之语感召了多少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

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词。

(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而入胡。(《塞翁失马》)

(2)斯人,吾谁与?(《岳阳楼记》)

(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安陵,安陵君其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4、名著阅读。

(1)表格中的句子是对不同名著的评论,请分别为下面名著选择正确的一项      

名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①)

《名人传》(②)

《老人与海》(③)

评论

A.这本书是对一种即使一无所获仍旧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讴歌,是对不畏艰险、不惧失败的那种道义胜利的讴歌。﹣﹣董衡巽

B.这本书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书中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精神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我精神生活的最重要的支柱。﹣﹣张洁

C.这本书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杨绛

(2)在《三国演义》中,刘表和吕布对刘备有不同的评价,你更赞成谁的观点?结合小说相关情节,简要论述。

①玄德仁人也。——刘表    ②是儿最无信者!——吕布。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答题。
为了水晶心
【美】弗朗西斯•弗罗斯特
      ①农场就在山顶上,周围大山连绵不绝,苍茫茫地给人以温柔亲切的感觉。当他赶着牛群走向牧场的时候,当他穿过晒谷场到猪圈去的时候,他总喜欢看着那些大山。
      ②他是一个漂亮的小伙,喜欢让风雨阳光直接接触他的皮肤。父母去世后,给他留下了负债累累的农场。后来,邻居哈德把女儿萨丽嫁给了他。
      ③婚后,萨丽发现她所嫁的不只是个农夫,而且还是个诗人。那天,他拿着从林子里采来的七瓣莲走到她面前。
      ④“我无法给你别的好东西,因为我们欠着债,但如果你喜欢的话,我可以带给你树林里的东西。”
      ⑤她把一只手轻轻地放在他面颊上,“我更喜欢树林里的东西,约翰。”
      ⑥“这儿有一首诗。”他朗诵了起来。
      ⑦听完后,她大为惊讶,“啊!真是棒极了!约翰!是你写的吗?”
      ⑧他惭愧地露齿一笑,“这……”
      ⑨“一定是你写的!我真不知道你还会写诗!再多给我写一些吧!”
      ⑩“晚饭后我再给你读一首。”他说。
      ⑪他走进谷仓,从干草垛里掏出一本被虫子蛀过的诗集。他曾想,既然没什么可送给萨丽的,那就给她一点别的东西﹣﹣能从这本书中找到的最美的诗句。他并没有想到她会以为是他写的,而且还给她带来了欢乐。他坐在干草垛上又背下了一首。
      ⑫晚上,他们在晒谷场上散步,看着大山,他用低沉的声音给她朗诵。她的欢喜对他来说比饭菜更香甜。
      ⑬儿子出生后,他逐渐增加了一些新诗,每次她都会说:“写得真好,约翰!”
      ⑭女儿出生那年,庄稼很不好,债务沉重地压在他的身上。冬夜里,孩子们进入了梦乡,萨丽坐在火炉旁缝补衣衫,他就靠在椅子上,端详着她,心里在想,即使用最伟大的诗歌来形容她也绝不过分。这时,她抬起头微笑着说:“再给我朗诵一遍《爱人,让我们肝胆相照》吧,约翰。”
      ⑮他轻声朗诵起来:
“啊!爱人,让我们肝胆相照。
因为,
尽管这个世界在我们梦中
是那么丰富,那么清新,那么美好,
而在现实中
却没有欢乐,没有温馨,没有阳光普照。
我们好像站在漆黑的原野上,
听凭世风日下,正不压邪,风雨飘摇。”
      ⑯第三个孩子生下来就死了,萨丽也病得厉害。债单上又增了一笔医药费。
      ⑰光阴荏苒,他们辛辛苦苦、一点一滴地减少着债务。
      ⑱有一天,女儿拿来了一本小书。
      ⑲“您还记得那些年爸爸读给您听的诗吗?它们都在这本书上!看这儿﹣﹣‘去吧,从山里来的牧童,因为他们在呼唤你……”
      ⑳“这是那年冬天,孩子死了的时候,他读给我听的。”
      “他一直在骗人!他说是他写的这些诗!”
       “不,”萨丽低哑地说道,“是我对他这样说的。除了诗以外他什么也没说过。我永远不让他知道我已了解了事实。不然他的心都会碎了的。我现在知道了他是多么爱我……”
      六十岁时,约翰到山下还清了最后一笔债。回来后,他走进谷仓,坐在干草垛上,哭了起来。他给她背了四十年的诗,他们俩相濡以沫,真是像诗里讲的“肝胆相照”。现在好了,他再不需要昧着良心给她背诗了。
      萨丽在谷仓找到他。他们一起来到晒谷场上,又注视着大山。
       “大山是我们的了,我们可以尽情地看了,一直到死。”他说道。
      但是,就在那一个星期,萨丽发起了高烧。约翰心如火燎,紧握着她发烫的手指。
       “约翰,”她哽塞着说,“诗,新的。”
      他怔住了。所有背过的诗他都反复地念给她听了。
       “好,亲爱的。”他吃力地把一个个字组织在一起,为她作了一首诗,他自己的诗,他一生当中唯一的一首诗。
“那些永远属于我们的大山啊,
把飞花般的群星撤满天上。
大山用夜的语言互诉衷肠,
直入云霄的峰巅像插上了翅膀。
我和我的爱人将攀上群峰,
乘上那岩石的翅膀在长空里翱翔
她把头埋进我的臂弯,
我把唇垂在她的脸庞。”
       “是你写的,约翰?”
       “是的,是我自己写的。”他说。
      他把她埋在能看到大山的地方。那本诗集同七瓣莲一起躺在她的坟墓上。
(选自《心灵的日出》,有删改)
(1)约翰为什么送给萨丽从林子里采来的七瓣莲?阅读第③段,根据上下文简要回答。

(2)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A . 文题中的“水晶心”,喻指澄澈美好的心灵。小说中的约翰和萨丽都拥有这样的水晶心。 B . 小说中介入诗歌,丰厚了内容,增添了诗意,也使主人公真挚的爱情更令人感动。 C . 小说用浪漫的笔调描绘出多幅温馨的画面,反映了主人公顺利美好的生活境遇。 D . 萨丽的死,给童话般的故事添上一抹悲剧色彩,使小说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3)在约翰“一生当中唯一的一首诗”中,他为什么要借助“大山”表达情感?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

(4)

《心灵的日出》一书的编者将这篇小说编人“第二种生活”单元。结合小说内容,联系下边的单元导语,探究编者的意图。

当有人开始写字,

日子就有了味道。

当你用文字创造世界,

生活就向你显示她的辉煌。

2、编辑:Lily 制图:Clyde

从解放初期的平房街道,到1958年前后的单位社区,再到上世纪90年代后的商品房,随着居住条件的三次大改变,我国社会的邻里关系也在随之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青年报社全调查中心,民意中国网,搜狐新闻中心
(节选自《凤凰•都市》2016年第5期)
(1)下列表述与调查结果不相符的一项是(    )

(1)
A . 受调查者中根本不认识自己邻居的人的比例并不大。 B . 生活在城市的人群不熟悉邻居的比例超过生活在农村的人群。 C . 居住环境改变是邻里关系变冷漠的最重要原因。 D . 超过半数受调查者认为社区多举办活动能增进邻里关系。
(2)【和邻居有哪些相处活动?】的统计数据反映出当下邻里相处存在什么问题?请简要说明。

(3)有专家认为,“互信互助不互扰”是很合适的邻里关系。请运用“中国邻里关系调查”相关信息论证这个观点。

三、古诗文阅读(共2小题)

1、诗歌赏析。
                                                                           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
                                                                                【宋】杨万里
                                                                  梅从山下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
                                                                  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
                                                                      (选自《给孩子的古诗词》)
(1)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回答。

A.杨万里的小诗妙用动词。结合全诗,分析第一句中“过”字的妙处。

B.杨万里的小诗巧用叠词。分析诗歌三、四句中叠词的表达效果。

2、

短文两篇

【宋】苏轼

     【注释】①两篇短文为作者被贬黄州、汝州时所作。②某:与后文的“公”都是指章惇,当时在京为官。③仆:对自己的谦称。④陂(bēi):山坡,斜坡。⑤黑牡丹:牛的戏称。

(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

欲遣人求之

      

②而李江州忽送一部

      

③昨日一牛病

      

④用其言而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

(3)阅读两篇短文,仔细体会苏轼的生活情趣。参考已有批注,给【甲】【乙】【丙】三处作批注。

【甲】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陶诗对他宛如一剂良药,可见苏轼对陶渊明喜爱之深,又读的小心翼翼,舍不得一下子读完.

【乙】惟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 如孩童得一糖果,唯恐一口吃完,真是可爱之人!“而无以自遣耳”,隐隐透露出作者的生活境遇.

【丙】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 “不识”与“识之”形成对比.看似平常语气,却有一番惊喜,他是以老妻为豪.

四、语言运用(共2小题)

1、

阅读材料,从以下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

“为你读诗”是一个公众网络艺术平台,它用诗歌吟读的方式表达情感,推动诗歌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倡导诗意生活。“为你读诗”希望通过海内外各领域知名人士参与读诗,让大众尤其是青年人,与诗歌结缘。

【任务一】“我要读诗”

      你想在“为你读诗”平台为亲友(或自己)读一首诗。给主编写一封邮件,请他同意你的请求。

【任务二】“邀Ta读诗”

      你想在“为你读诗”平台听到知名音乐人周杰伦读诗。给主编写一封邮件,请他向周杰伦发出邀请。

      要求:①目的明确,理由合理,表达得体;②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③120字左右;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2、根据要求作文。

      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与地球上任何一个人聊天,却可能不知道自己的邻居是谁。

      在本卷“现代文阅读(二)”中,一声“嘿,邻居”,一组“中国邻里关系调查”数据,或许会引起我们对邻里关系的关注,触发我们对邻里关系的深思。

      请就“邻里关系”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提示】你可以叙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可以结合调查报告,选择特定对象(如家长、社区负责人等)写一封信,阐述你的思考和建议;可以就这个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结合生活或阅读的积累展开论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