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读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下题。
(1)图中反映出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段是( ) (1)
A . ①段
B . ②段
C . ③段
D . ④段
(2)图中反映出目前我国的人口现状是( ) (2)
A . 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B . 老年人口比重大
C . 人口数量多
D . 劳动力素质较低
(3)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各地陆续开放“单独二胎”政策,在我国当前的人口现状下提出并实施这一政策,并非因为( ) (3)
A . 人口分布不均衡
B . 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C . 社会养老负担重
D . 青壮年劳动力不足
2、甲、乙、丙、丁为我国四个省区轮廓图,读图回答下题。
(1)我国领土最东端和最北端所在的省区是( ) (1)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图中四个省级行政区有两个简称的是( ) (2)
A . 甲和乙
B . 乙和丙
C . 丙和丁
D . 甲和丁
(3)四幅图中的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上的是( ) (3)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4)关于图中山脉两侧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4)
A . 祁连山分开四川盆地与柴达木盆地
B . 大兴安岭分开东北平原与黄土高原
C . 太行山分开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
D . 秦岭分开内蒙古高原与云贵高原
3、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题。
(1)从走向看,图中喜马拉雅山脉是一条( ) (1)
A .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B . 南北走向的山脉
C .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D . 弧形山脉
(2)生活在Q地的居民主要属于( ) (2)
A . 壮族
B . 藏族
C . 回族
D . 苗族
(3)根据气候的干湿程度,Q地属于( ) (3)
A . 湿润地区
B . 半湿润地区
C . 半干旱地区
D . 干旱地区
4、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题。
(1)图示阴影部分代表的地形区是( ) (1)
A . 内蒙古高原
B . 华北平原
C . 云贵高原
D . 黄土高原
(2)该地形区的地表特征是( ) (2)
A . 地势平坦
B . 雪山连绵
C . 千沟万壑
D . 地形崎岖
(3)图中M山脉是( ) (3)
A . 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B .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 . 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 .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5、读图我国某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次数的分布图,完成下题。
(1)图中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 (1)
A . 干旱
B . 台风
C . 寒潮
D . 洪涝
(2)下列地区该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次数最多的是( ) (2)
A . 云贵高原
B . 四川盆地
C . 内蒙古高原
D . 东北平原
(3)该自然灾害过境时,常常会( ) (3)
A . 冻死体弱的牲畜
B . 使百物生霉
C . 引起山洪暴发
D . 掩埋和损害农作物
6、如图示意广州、武汉、哈尔滨、乌鲁木齐四个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读后完成下题。
(1)甲、乙、丙、丁示意乌鲁木齐的是( ) (1)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甲、乙、丙三市降水季节分配的共同规律是,降水主要集中在( ) (2)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3)四城市相比,降水季节最长的应是( ) (3)
A . 广州
B . 武汉
C . 哈尔滨
D . 乌鲁木齐
7、读“长江干流纵剖面示意图”,回答下题。
(1)长江干流年均流量的变化规律是( ) (1)
A . 从上游至下游不断减少
B . 从上游至下游不断增多
C . 从中游向两侧逐渐减少
D . 从中游向两侧逐渐增多
(2)甲、乙两市的名称分别是( ) (2)
A . 宜昌、湖口
B . 宜宾、宜昌
C . 宜宾、重庆
D . 重庆、湖口
(3)长江上游地区水能蕴藏量比中下游地区丰富,主要原因是( ) (3)
A . 年均流量大
B . 流经距离长
C . 落差大
D . 支流少
8、读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示意图,回答下题。
(1)图示河流结冰期最长的是( ) (1)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⑤
(2)图中①河流中,下游的分界点是( ) (2)
A . 河口
B . 桃花峪
C . 宜昌
D . 湖口
(3)图中河流④( ) (3)
A . 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B . 主要流经湿润地区
C . 受冬夏季风影响,水位变化较小
D . 受地势影响,从东向西注入北冰洋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
读“中国轮廓及邻国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甲、乙所代表的国家的名称。
甲 ;乙
(2)写出数字符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岛屿:① ②
海洋:③ ④
(3)我国这种海陆兼备的地理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请从以下两个角度作答:
角度1:海岸线长,海洋面积大 ;
角度2:陆地面积大,陆上邻国多 。
2、
读近年黑龙江省人口跨省流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近年黑龙江流出人口主要流向 市、 市和辽宁省;流入人口主要来自内蒙古、吉林和 省。
(2)黑龙江北部及西部地区人口相对稀少,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3)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和东北部地区。
(4)图中所示的东北部地区聚居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族,近年来该民族聚居地大力提倡利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旅游业,你是否赞成这种做法,请说明理由: 。
3、
读中国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序号①、②、③表示不同的地形区.其中①是 盆地,②是 盆地,③是 高原。
(2)图中Ⅰ、Ⅱ、Ⅲ分别表示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河北省位于第 级阶梯上.我国地势总体特征表现为 。
(3)想想看:长江、黄河等河流为什么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4、
读“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之间的分界线大致与 mm等降水量线一致,大致经过 、 ,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箭头表示7月份活动在我国的夏季风,夏季风的进退也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每年 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 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 灾害。
(3)夏初,甲地常常出现“梅雨”,描述该天气的主要特征。
(4)中国的气候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主要表现为 。
5、
读“我国河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河流名称:② ;③ 。
(2)三条河流中位于外流域的是 ,位于内流域的是 (填数字)。
(3)河流①上、中、下游中,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和 游。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对①河进行了哪些方面的综合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