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撷秀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错误的是(  )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

1

37

反应后质量/g

未测

32

1

12


A . 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 反应后物质X的质量为15g C . 反应中Y、Q的质量比为6:5 D . 物质Y一定是单质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B . 铁丝生锈 C . 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D . 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烧饭做菜
3、正确的实验操作能保证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点燃可燃性的气体之前要先验纯 B . 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视线应与液面最低处相齐 C .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停止加热 D . 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4、2015年10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在加热条件下易分解,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②青蒿素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③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④提取青蒿素宜在低温下进行

⑤青蒿素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1   

⑥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A . 只有②③⑤⑥ B . 只有③④⑤⑥ C . 只有①②③⑤ D . 只有①③④⑥
5、下列是某同学笔记本上记录的有关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有(   )

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③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④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

⑤浸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靠近浓氨水,滤纸条逐渐变成红色.

A . 两个 B . 三个 C . 四个 D . 五个
6、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化学与生活

B物质的鉴别

①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②缺碘易引起贫血

③进入久置地窖之前进行灯火试验

①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②双氧水和蒸馏水:用二氧化锰

③二氧化碳和氧气:澄清的石灰水

C物质的构成

D性质与用途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②O2、CO2、H2O2中都含有氧分子

③热胀冷缩是因为微粒间空隙随温度改变

①氧气支持燃烧:可做火箭燃料

②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做保护气

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气体肥料

A . A   B . B   C . C   D . D
7、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分子由原子构成 B . 图示中的生成物都是化合物 C . 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 . 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8、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X,Z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Y为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X变成Z只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B . 转化③可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C . X,Y,Z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D . 转化①、④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
9、(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 .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C .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为H和O D . 2个氢氧根可以表示为2OH
10、某气体由CH4、C2H2、C2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2H2 B . 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2H4 C . 该气体中一定没有CH4 D . 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4
11、某气体由CH4、C2H2、C2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2H2 B . 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2H4 C . 该气体中一定没有CH4 D . 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4

二、简答题(共2小题)

1、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城镇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可用如图表示:

①常用的絮凝剂是      ;除去水中固态杂质的操作中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      

②自来水厂常用Cl2作自来水消毒剂,其实验室制法为:MnO2+4HCl(浓)═X+2H2O+Cl2↑,

X的化学式      ;硬水给我们生活带来不利之处,生活中将硬水变为软水的方法是      

(2)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填序号)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纯净物

③禁止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④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⑤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浇花、冲洗厕所.

2、下列装置A﹣F是某同学完成的三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1)A实验如果实验数据小于21%,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点);
(2)对比装置B和C,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装置B中水的作用是      
(3)某同学连接D、E、F进行实验,D中所加药品不同,F中所加药品相同.

①若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则D中产生的气体所具有的性质为      

②若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则D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F中溶液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②的名称:①            
(2)实验室用装置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目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导管      (填“a”或“b”)进入.装置C与装置B相比,其优点是      
(4)已知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可以用以下方法制取氨气:

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粉末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在上图所示装置中,制取并收集氨气的装置组合      

(5)装置的气密性是保证气体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图示操作中,能用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是      

2、撷秀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图1装置做了镁粉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该实验中气球的作用      ;实验结束后,小明发现镁粉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2)为了弄清黄色固体的成分,他进行如下实验研究:

【查阅资料1】

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与水反应只生成氢氧化镁

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④氢氧化钠(NaOH)易与二氧化碳反应.

【设计实验】小明设计如下实验验证黄色固体为Mg3N2 , 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黄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

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黄色固体为Mg3N2

(3)【交流与思考】

该兴趣小组同学发现久置的镁条上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他们一起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灰黑色固体可能是MgO;

猜想2:灰黑色固体可能是Mg2(OH)2CO3

猜想3:灰黑色固体可能是Mg(OH)2

小红认为猜想1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4)【查阅资料2】

①Mg(OH)2受热分解产生两种氧化物.    ②Mg2(OH)2CO3受热分解产生三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小亮利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中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说明有      (填化学式,下同)生成,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      生成.同时试管内生成白色固体.

(5)【实验分析】实验后,小亮认为猜想3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该兴趣小组同学为进一步验证猜想2,用图3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其中左瓶中的溶液的作用是      ;经过近一个

月的观察,试管中镁条表面仍为白色.由此可知:猜想2成立.

请写出Mg2(OH)2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O2N)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丙氨酸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89g丙氨酸所含的碳元素质量是多少g?(写出计算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撷秀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