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丰谷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45小题)
1、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 1.8% NaCl 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 )
A . 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 . 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C . 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 . 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2、以下关于艾滋病(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它病原体感染
②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B淋巴细胞
③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
④感染HIV的人称为AIDS患者,应尽快治疗⑤目前还没有根治AIDS的特效药.
A . ②③⑤
B . ①④⑤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3、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 )
A . 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B . 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C . 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D . 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4、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 )
A . 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 . 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 . 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 . 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5、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
A . 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 . 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C . 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D . 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6、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 )
A . 红细胞
B . 吞噬细胞
C . 淋巴细胞
D . 血小板
7、某人因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 )
A .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 .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 .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 .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8、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基因剪刀”是DNA连接酶
B . 搬运目的基因的运载体只能是质粒
C . “基因针线”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 . 基因工程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的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9、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 . 氢离子
B . DNA聚合酶
C . 葡萄糖
D . 血浆蛋白
10、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
B . 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C . 遗传病并不都是先天性疾病
D . 可遗传变异的三大来源都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11、血浆中的水来自于( )
A . 消化道、组织液、细胞内液
B . 消化道、组织液
C . 血浆、细胞内液
D . 淋巴
12、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形态、功能各不相同
B . 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
C . 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D .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常用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13、人体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
A . 靶细胞
B . 浆细胞
C . 效应T细胞
D . B细胞
14、下列哪一项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
A .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 .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 . 生物的各种特征都是通过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得到的
D .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5、当内环境中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
A . 糖尿病
B . 渗透压上升
C . 细胞代谢紊乱
D . 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16、某一瓢虫种群有黑色和红色两种体色,并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黑色对红色为显性.若该种群中DD个体占30%,Dd占60%,dd占10%,若在理想环境中,该种群中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则子代中Dd个体占总数目的百分比为( )
A . 48%
B . 36%
C . 16%
D . 24%
17、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正确的是( )
A . 活细胞都可以产生激素
B . 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C . 激素是信息分子
D . 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18、下列不能构成人体内环境的是( )
A . 血液
B . 血浆
C . 组织液
D . 淋巴
19、下列生物群体属于种群的是( )
A . 一个池塘中所有的水草
B . 一片森林中全部的桦树
C . 一个垃圾桶中的所有细菌
D . 一片草原上所有的灌木
20、人体的体液是指( )
A . 细胞外液
B . 细胞内液
C . 血浆、组织液、淋巴
D .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21、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 .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B . 神经调节
C . 体液调节
D . 神经﹣体液调节
22、一种细菌的突变体在pH=7时,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pH=4.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这说明( )
A . 突变时随机的
B . 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害的
C . 突变是不定向的
D . 突变的有利或有害是由环境决定的
23、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错误的是( )
A . 神经调节依靠反射弧来完成,而体液调节就是通过激素来调节的
B . 神经调节反应速度快,而体液调节反应缓慢
C . 神经调节作用准确、局限,而体液调节作用广泛
D . 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暂,而体液调节作用时间较长
24、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 )
A . 进行有氧呼吸的单细胞生物
B . 进行有氧呼吸的多细胞生物
C . 进行无氧呼吸的单细胞生物
D . 进行无氧呼吸的多细胞生物
2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有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B . 物种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就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
C . 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
D . 能够进行交配,并且产生后代的个体不一定是同一物种
26、当人体缺水时,下列叙述与机体实际反应不相符合的是( )
A . 机体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B . 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
C . 机体排尿量减少
D .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27、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 )
A . 共同进化
B . 自然选择
C . 基因突变和重组
D . 地理隔离
28、生物多样性不包括的内容是( )
A . 性状多样性
B . 物种多样性
C . 生态系统多样性
D . 基因多样性
29、在接种乙肝疫苗时,需将灭活的乙肝病毒注入到人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过程和所用疫苗分别是( )
A . 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 . 特异性免疫,抗体
C . 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 . 特异性免疫,抗原
30、下列哪一项对种群基因库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
A . 染色体变异
B . 基因突变
C . 随机交配
D . 迁入迁出
31、母乳喂养的婴幼儿一般不易患某些传染病,这是因为( )
A . 病原体一般不侵染婴幼儿
B . 婴幼儿体内的免疫系统已经健全
C . 婴幼儿从母乳中能获得抗体
D . 婴幼儿的皮肤、黏膜有很强的杀菌力
32、人体发生花粉过敏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
A . 组织液增加
B . 血浆量增加
C . 组织液减少
D . 淋巴减少
33、在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CO2的浓度依次为( )
A .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B .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C .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D .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3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 . 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
C . 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 . 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
3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
B .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C .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
D .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36、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B . 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C . 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
D . 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
37、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
A . 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 . 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C . 短期记忆 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D . 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38、如图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BC段和CD段的距离相等,如果在肌肉处用电刺激,关于兴奋的传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兴奋在神经纤维BC段上传导的速度和在CD段突触间的传递速度是一样的
B . D点接受刺激,则在A,B,C三处都可以测到膜内外电位差的变化
C . 肌肉在反射弧的组成中,属于效应器的一部分
D . 突触的结构决定了兴奋以电信号形式在神经元之间传导时,传导方向是单向的
39、成年大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可能出现( )
A . 体温升高、耗氧量减少
B . 体温下降、耗氧量增加
C . 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耗氧量增加
D . 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体温下降
40、水盐平衡调节对于维持内环境渗透压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渗透压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状态中
B . 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中
C . 人体主要通过改变摄水量和排水量来维持渗透压的动态平衡
D . 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释放的
41、研究发现两种现象:则这两种物质中( )
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
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A . 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 . 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 . 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 . 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42、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
A . T淋巴细胞
B . 造血干细胞
C . B淋巴细胞
D . 吞噬细胞
43、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③⑤⑥属于体液免疫过程,e是记忆细胞,d是浆细胞,X和Y分别是抗原和抗体
B . 图解中没有细胞免疫过程
C . ①和②表示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过程,a是T细胞,c是B细胞
D . ④过程在初次免疫中就可以发生
44、酿脓链球菌可以引发咽炎、扁桃体炎等疾病,但由于该菌表面的物质结构与心脏瓣膜上一种物质的结构十分相似,因此当人体产生抗体消灭该菌时,也会“攻击”心脏瓣膜,从而导致人患风湿性心脏病.根据以上叙述,判断下列哪项结论是正确的( )
A . 由酿脓链球菌感染而引发的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B . 由酿脓链球菌感染而引发的咽炎、扁桃体炎都是遗传病
C . 由酿脓链球菌感染而引起的咽炎、扁桃体炎都是自身免疫病
D . 治疗由酿脓链球菌感染而引发的风湿性心脏病的方法是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
45、如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刺激a处,会导致b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
B . 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
C . 刺激c处,a和b处都会产生兴奋
D . 刺激a处,b、c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
二、非选择题 (共3小题)
1、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④过程应用 技术,E幼苗的获得利用了细胞的 .
(2)过程④⑤的育种方法是 ,与常规育种方法相比,最大的优点是: .
(3)若C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D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
(4)⑤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方法是用 ,这种方法在原理上是 .
(5)经D植株获得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是: ,原理是: ,优点是: .
2、如图为糖尿患者和正常人在摄取葡萄糖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 为正常人的,曲线 为糖尿病患者的.
(2)造成AB段血糖升高生理活动可能是 ,该过程主要发生在小肠中.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 .
(3)在乙的血糖浓度变化中,实现BC段的主要代谢途径 、 、 .能够促进BC过程进行的激素是 ,能够抑制BC过程的激素是 .
(4)曲线CD段表示乙处在饥饿状态时的血糖浓度,此时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代谢途径主要是 .
3、如图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括号中填图中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中①②③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2)A的名称是 .
(3)当细菌外毒素再次进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 ]和[ ]过程发挥免疫作用.
(4)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当它侵入人体细胞后,人体主要是通过[ ]和[ ]过程发挥免疫作用,将结核杆菌释放到体液中,通过与 特异性结合而被灭活,最后由 清除.
(5)属于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 ],其特点是 .
(6)如果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当人体产生抗体消灭该菌时,也会攻击人体心脏瓣膜细胞,导致风湿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 病.
(7)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 细胞.
(8)目前普遍认为,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