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三吉台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小丽今年13岁,父母离异,小丽随母亲生活,爸爸答应每月给小丽200元生活费,但从来没给过。小丽爸爸的作为( )
A . 只是不道德作为,因为扶老携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 . 是违法行为,因为扶养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
C . 是情理之中的,因为小丽与父亲不在一起生活。
D . 是他家的私事,别人无权干涉。
2、“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 . 老师是社会上最高贵的职业
B .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C . 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
D . 老师在学生的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小月在班里人缘很好。因为她学习好,体育好,爱帮助人。班里不分男生女生,谁有困难都找她帮忙。男生外出骑车郊游也叫上她。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
A . 女生不应与男生交往,容易变坏
B . 男女生正常交往能增进对异性的了解,促进身心键康发展
C . 男女生正常交往能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
D . 男女生正常交往能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要求,增进自己的性别意识
4、寒假到了,赵强和几个同学约好骑自行车外出游玩,既锻炼身体,又开阔眼界,可他又担心父母反对。下面的几种办法可取的是( )
A . 不管父母同意不同意,坚决去
B . 向父母撒谎,等回来再说实话,免得他们知道反对
C . 向父母说明旅行的路线、同伴,并强调参加活动的意义,争取他们的同意
D . 如果父母坚决反对,就离家出走
5、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多种情形,下列不符合正确情形的是( )
A .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家庭
B . 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的家庭
C .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组成的家庭或随父(母)再婚组建的家庭
D . 通过购买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求子梦
6、下面对子女孝敬父母的行为理解正确的是( )
A . 子女有孝敬父母的义务
B . 父母有自己的经济收入,子女只要给予精神抚慰就行了
C . 中学生还没有经济来源,现在谈孝敬父母为时尚早
D . 子女工作忙,不需要回家孝敬父母
7、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子女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 )
A . 子女与父母的年龄差距太大
B . 子女与父母的价值观念不同
C . 父母对子女的高期待严要求
D . 子女与父母的兴趣爱好不同
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告诫我们( )
A . 在交往中要讲文明有礼貌
B . 要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C . 在交往中要学会尊重与宽容,广泛交友
D . 结交任何朋友都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9、小军的数学成绩一向很优秀,可这次的考试却只得了79分。当他拿到试卷时,发现有一道他自认为解答没有出错的题目没有得分。他应该( )
A . 质问和责怪老师
B . 气愤的将试卷扔掉
C . 四处宣扬老师错改试卷
D . 态度诚恳地向老师询问原因
10、当我们和父母发生矛盾时,首先需要( )
A . 放弃自己的要求,回避家长
B . 与父母争高低,明辨是非曲直
C . 冷静下来,心平气和与家长商量
D . 坚持自己的想法,实现自己的目的
二、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对家庭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
B . 只有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才能结合成家庭
C .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第一所学校
D . 现在的家庭结构一般是联合家庭
2、父母对子女的抚育教育是( )
A . 亲情的自然流露
B . 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
C . 当今道德的要求
D . 当今法律的要求
3、父母对子女的抚育教育是( )
A . 亲情的自然流露
B . 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
C . 当今道德的要求
D . 当今法律的要求
4、理解父母需要我们( )
A . 用心体会父母对我们的关爱
B . 主动了解关心父母
C . 不与父母交流,也不告诉父母自己的想法
D . 宽容地看待父母的缺点
5、同学朋友交往应该学会( )
A . 欣赏、赞美、宽容他人
B . 尊重差异,求同存异
C . 加强沟通与理解
D . 圆滑世故,伪装自己
6、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 )
A . 我们的学习质量
B . 我们的生活质量
C . 我们的身心发展
D . 我们的沟通能力
三、简要回答下列各题(共2小题)
1、在与异性的交往中如何保护自己?
2、假如要到老师的办公室请教问题,该怎样做才算有礼貌?
四、材料分析题(共1小题)
1、常言道:“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朋友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交友的原则有哪些?
五、说明题(共1小题)
1、回答下面问题
(1)请简要列举你的家庭中良好的家风和传统。
(2)请从个人、家庭、社会三个角度,谈谈良好的家风和传统有何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