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辽宁省本溪市群力小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海水晒盐是(  )


A . 利用日晒,使海水分解 B . 利用日晒,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C . 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 D . 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2、有稀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降低毒性.如用碱性溶液浸泡蔬菜,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  )


A . 纯碱 B . 白酒 C . 白糖 D . 食醋
3、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晶体后,则(   )
A . 晶体质量不变 B . 晶体质量减少 C . 氯化钠溶解度增大 D . 溶液质量不变
4、下列物质中不能与水形成溶液的是(   )
A . 白糖 B . 食盐 C . 氢氧化钠 D . 植物油
5、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 B . 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 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D . 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
6、下列方法一定能使20℃时,200g很稀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是(   )
A . 降低温度接近0℃ B . 加热使溶液温度升高,但不蒸发水分 C . 加入足量硝酸钾固体 D . 恒温蒸发少量水
7、对10%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100g水中溶解了10g食盐 B . 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了10g食盐 C . 将10g食盐溶解于90g水中所得溶液 D . 将食盐与水按1:9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
8、分别将5g下列物质加入95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A . 氢氧化钙 B . 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C . 氧化钠 D . 氯化钠
9、用pH试纸测定某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度,如果先将蒸馏水润湿,再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到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原氢氧化钠溶液实际的pH比较(   )
A . 偏低 B . 偏高 C . 相等 D . 无法比较
10、下列溶液的酸性最强的是(   )
A . pH=0的溶液 B . pH=1的溶液 C . pH=7的溶液 D . pH=14的溶液
11、苯甲酸可用作于食品防腐剂,其酸性比醋酸强.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 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 . 苯甲酸的pH大于7 C . 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 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12、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是因为酸溶液中含有(   )
A . 氢离子 B . 氢分子 C . 酸根离子 D . 酸分子
13、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饮用雪碧,下列有关雪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饮用雪碧后的一段时间内,人体内血液的pH将上升 B . 夏天饮用冰雪碧,喝后不久打嗝,主要是因为雪碧受热,溶于其中的CO2溶解度变小,放出大量CO2气体 C . 雪碧中滴入酚酞指示剂,雪碧变红色 D . 喝雪碧后打嗝是一种热辐射过程
14、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A . B . C . D .
15、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来研究不同金属跟稀硫酸反应的快慢.他们用此装置,选择了甲、乙、丙、丁四种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与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观察30s内从导管口冒出的氢气泡多少,记录在下表中.(“+”越多表示产生的气泡越多).

金属

氢气泡多少

++

++++

+++

+

如果四种金属分别是镁、铝、铁、锌中的一种,则丁最有可能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溶液的酸碱度用      表示,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常用      ,鉴别溶液的酸碱性常用      .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则此溶液的pH      (填“大于”、“小于”、“等于”)7,该溶液是无色酚酞显      色,要使该溶液的pH值变大,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2、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正越来越受到科学界的重视.亚硝酸钠具有咸味,外观与食盐非常相似,但亚硝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食盐的水溶液呈中性.根据以上文字的叙述,鉴别亚硝酸钠溶液和食盐溶液选用的试剂为      
3、现有白纸、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A)、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H2SO4溶液(B)和10%的紫色石蕊试液(C),设计“雨落叶出红花开”的趣味实验:先在白纸上用玻璃棒蘸取(填序号,下同)      画上花,在蘸取      画上叶.将白纸挂起来,用      向纸上喷洒即可.实验的原理是      .20%的NaOH溶液呈      性,因此      .10%的H2SO4      性,因此      
4、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了乳酸(C3H6O3),使人感到肌肉酸胀,经过一段时间的放松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酸胀的感觉逐渐消失,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烧开水时,加热不久在锅底出现许多气泡,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的气泡由瓶口逸出,这是因为      
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是      ℃;
(2)物质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3)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若将t1℃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则溶液变为      ;若将t1℃时B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则溶液为      

三、简答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把一只新鲜鸡蛋放入盛水的玻璃杯中.鸡蛋沉入水底(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做以下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向玻璃杯中逐渐加入食盐粉末直至溶液饱和(饱和食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将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并解释原因.
(2)若向玻璃杯中逐渐加入浓盐酸,鸡蛋壳表面会有什么现象?这会使鸡蛋怎样运动?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2、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1)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      
(2)在2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铵,形成氯化铵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至60℃时,溶液的质量为       g,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3)从上表中可得到的一条信息是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如图是某同学配制一定质量的1%的生理盐水的全过程.


(1)请找出图中的错误:

       

       

       

(2)如果配制的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小于1%,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二点):

      

      

(3)若要配制2000克这种生理盐水,需氯化钠       克,水       克.

2、实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哪一种粒子(H2O、Na+、OH)能使指示剂变色.

实验步骤:①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②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氯化钠溶液(pH=7),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③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下述“现象”是指:无色酚酞溶液是否变红)

实验1看到的现象是      ,你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2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Na+      

实验3看到的现象是      ,你得出的结论是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在80g质量分数为15%的NaNO3溶液里含有NaNO3多少克?在这种NaNO3溶液中加入20g水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多少?
2、某家里蒸馒头用的纯碱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实验小组要测定该纯碱中碳酸钠(Na2CO3)的含量.现取该纯碱样品8g,加入136.7g某稀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同时产生了2.2g气体.试计算: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3)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辽宁省本溪市群力小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