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安徽省蚌埠市四校(五中、十二中、一实小、三实小)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 (共16小题)

1、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的这一主张是(  )

A . 驱除鞑虏 B . 恢复中华 C . 创立民国 D . 平均地权
2、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王震说:“解放初,我进军新疆的路线,就是当年左公西征走过的路线,在那条路上,我还看到当年种的‘左公柳’.”下列各项与王震所说的“左公”有关的是(  )

①收复新疆

②建议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③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④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3、

如图是1820﹣1840年间,中国一项进口物品的统计图,请根据这一时段的历史知识,作出判断,该物品指的是(  )

A . 谷物 B . 棉纱 C . 鸦片 D . 茶叶
4、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 . 台湾 B . 辽东半岛 C . 香港岛 D . 东北三省
5、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

①是错误的,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②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

③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            

④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6、“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指女子所做的纺织)失业。”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

A .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 《瑷珲条约》签订后 C . 《马关条约》签订后 D . 《辛丑条约》签订后
7、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 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B .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C . 1860年前后,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 . 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马关条约》中,有利于列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

A .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 .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 . 增辟通商口岸
9、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  )

A . 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 . 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 . 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 . 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10、

如图是民国时期旅顺学生刘成汉的小学毕业证书。他毕业的时间应该是公元(  )

A . 1947年 B . 1948年 C . 1949年 D . 1950年
11、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突出成就是(  )

A . 用暴力方式推翻了清王朝 B .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 . 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D . 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度
12、下列四部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按历史事件的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末代皇帝》   ②《鸦片战争》    ③《甲午风云》    ④《火烧圆明园》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③① C . ③④①② D . ④①②③
13、如图表是1917~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表文章主题的统计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并观察图例,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 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B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C . 为《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 . 《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14、前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参观中山陵时,导游将中山陵392级台阶的数字解释为:9﹣﹣九州团圆;2﹣﹣两党合作;你认为3最有可能是(  )

A . 三湾改编 B .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C . 三山五岳 D . 三民主义
15、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 . 镜头一:商人到广州日本人开设的工厂给谈生意 B . 镜头二:商人的儿子在京师大学堂读书 C . 镜头三:商人正在读《新青年》,了解新闻 D . 镜头四:商人家住北京东交民巷
16、“北洋舰队的覆灭不是一场战役的失败,而是那场持续数十年求索的失败。”文中“数十年求索”是指(  )

A . 鸦片战争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戊戌变法 D . 洋务运动

二、填空题 (共3小题)

1、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往往从标志性事件开始。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事件:      

(2)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的标志性事件:      

(3)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封建帝制的标志性事件是:      

(4)标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事件是:      

2、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1)他参与创办的最大近代军事工业:      

(2)他在上海创办的民用工业:      

(3)他负责筹建的海军:      

3、一些政治团体或政党的出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1)为宣传维新变法成立的政治团体:      

(2)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3)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三、改错题 (共4小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开始。      (判断对错)

改正:      

2、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法国和俄国想争夺新疆,新疆面临危机。      (判断对错)

改正:      

3、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
判断对错:

改正:

4、中共一大上,毛泽东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判断对错)

改正:      

四、材料分析题 (共3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下是有关中国近代史知识的学习卡片,请你根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主题:列强的侵略

历史事件

不平等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甲午战争

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

材料二: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温家宝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请回答:

(1)卡片中对应的①、②、③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2)《辛丑条约》中的哪一条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哪些原因。

(3)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你写出两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

(4)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我们从前辈身上学习和继承的优良品质和崇高精神有哪些?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70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6月3日,北平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何时?从1914年到1919年,其人数有何新变化?

(2)新文化运动前期和后期的主要宣传内容是什么?据材料二,归纳其主要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6月3日”前后,运动的主力分别是什么?五四运动是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3、探寻复兴之路,铸造新的辉煌。依据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议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是哪个阶级领导的?它“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主张。与洋务运动相比,两者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有何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的含义。在20世纪初,中国人民为了清除材料三中所说的“树墩”,进行了哪些努力?

(4)根据上述所有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基本特点。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安徽省蚌埠市四校(五中、十二中、一实小、三实小)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