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运用(共8小题)

1、下列划线词语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事沧(cāng)    情于中(yù)        文质彬(shān) B . 惨绝人(huán)    人听闻(hài)       义愤填(yīng) C . 睡眼惺(sōng)    息万变(shǔn)      相形见(zhuó) D . 安然无(yànɡ)    风雨顺(diào)      然一新(huàn)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立锥之地     摇摇欲坠      宏篇巨制      震耳欲聋 B . 寄人篱下     袖手旁观      鸦雀无声      顽固不化 C . 肆无忌惮     脍灸人口      孤注一掷      截然不同 D . 造谣生势     惨绝人寰      优柔寡断      稍纵即逝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林书豪在NBA的职业生涯正在刚刚开始,就以神奇的表现征服了亿万观众。修改:删除“正在” B . 在上海家电博览会上,海尔推出了全球可去除PM2.5的首台空调。修改:应把“首台”移到“可去除”之前 C . 春天的兰州各大公园绽露出自然的清新和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修改:把“成为”改为“是” D . 通过持续摄入含有1073R﹣1乳酸苗的酸奶饮料,会使学生患流感的几率有效降低。修改:删除“通过”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较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B . 青年人要多读书,勤思考,并以积极的姿态投身沸沸扬扬的新生活。 C . 攀登过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但我依然对故乡的山情有独钟 D . 军人孙星勇救落水少年壮烈牺牲,英雄壮举可歌可泣 , 传遍大江南北。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又一次让国人回味无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也不仅仅是这些美食的前世今生

②以及故事背后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

③还有美食背后那些来自乡野、来自草根的命运故事

④只是,这一回的“舌尖”,让人回味的是不仅仅是镜头前的美食

A . ④①②③ B . ④①③② C . ③②①④ D . ④③②①
6、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背影》、《永久的悔》、《长城谣》的作者分别是朱自清、季羡林、席慕蓉。 B . 果戈理和契诃夫都是俄国著名的作家。 C . 《终南别山》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作者被后人称为“王孟”。 D . 陆游的《诉衷情》、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都是宋词中的精品。
7、下面是一则招领启事,在格式和内容方面都存在三处错误,请指出并修改。

招领启事

    我校102班张欣欣同学今天上午在校园里捡到一个红色的钱包,里面有203元人民币,身份证一张,借书证一张。请失主到一楼政教处认领。

2014年2月18日

学校总务处。

8、按下列要求默写古诗文句。

①年少万兜鍪,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

③被王国维誉为“千古壮观”的一句词出自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这句词是“      。”

④在《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一诗中表现了诗人劳作的艰辛及劳动带来的轻松喜悦的心情的诗句是:“            。”

⑤《岳阳楼记》中,作者用“            ”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表达了迁客骚人“悲”和“喜”。

⑥①书山有路勤为径,      。②赠(送)人玫瑰,      

二、阅读理解(共4小题)

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渔家傲》属      ;作者是南宋的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②学诗有惊人句            

(3)“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是词人在天帝面前      

2、阅读下列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节选自范晔《强项令》)

                                                                                                  【乙】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驽,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驰驱。”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节选自司马迁《细柳营》)

(1)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1)
A . 后特为洛阳令(征召) B . 使宣叩头主(感激) C . 上自军(慰问,犒劳) D . 将军(规定)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将何以理天下乎?

②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3)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看,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甲】文段画线句是      描写,【乙】文段是      描写。

(4)《强项令》中皇帝称董宣为“强项令”,百姓称之为“卧虎”;《细柳营》中皇帝称周亚夫为“真将军”。请你对“董宣”或“周亚夫”作简要评价。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歧视

      高考落榜,对于一个正值青春花季的年轻人,无疑是一个打击。8年前,我的同学大伟就处于这种境地。而我则考上京城的一所大学。

      当我步入大学三年级时,有一日大伟忽然在校园里寻到我,原来,他也是北京某名牌大学的一员了。

      “祝贺你。”我说。

      “是该祝贺。你知道吗?两年前我一直以为自己完了,没什么出息了,可父母对我抱有很大希望,我被迫去复读﹣﹣你知道被迫是一种什么滋味吗?在复读时我的成绩倒数第五……”

      “可你现在……”我迷惑了。

      “你接着听我说。有一次那个教英语的张老师让我在课堂上背单词。那会儿我正读武侠小说。张老师很生气,说,大伟,你真没出息,你不仅糟蹋爹娘的钱还耗费自己的青春。如果你考上大学,全世界就没有文盲了。我当时仿佛要炸开了,我噌的跳离座位,跨到讲台上指着老师说,你不要瞧不起人,我此生一定要考上大学,说着我把那本武侠小说撕得粉碎。你知道,第一次高考我分数差了100多分,可第二次我差17分,今年高考,我竟超了80多分……我真想找到张老师,告诉他:我不是孬种……”

      3年后,我回到我高中的母校,班主任告诉我:教英语的张老师得了骨癌。我去看他,他兴致很高,其间,我忍不住提起了大伟的事……

      张老师突然老泪横流,过了一会儿,他让老伴取了一帧照片,照片上,一位书生正在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下微笑。

      张老师说:“18年前,他是我教的那个班最聪明也最不用功的学生。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像你这样的学生,如果考上大学,我头朝下转三圈……”“后来呢?”我问。

      “后来和大伟一样。”张老师哽咽着说,“对有的学生,一般的鼓励是没有用的,关键是用锋利的刀子去做他们的心灵手术﹣﹣你相信吗?很多时候,别人的歧视能让我们激发心底最坚强的力量。”

      两个月后,张老师离开了人世。

      又过了4年,我出差到北京,意外的在大街上遇上了大伟,读博士的他正携了女友悠闲地购物,我给大伟讲了张老师的那席话……

(1)成绩倒数第五名的大伟怎么会考上北京某名牌大学呢?

(2)题目中的“歧视”,从文章内容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样的歧视是“美丽的”?

(3)读完本文,你认为张老师是怎样的老师?

(4)当“我”给大伟讲完张老师的那席话后,他心理感受如何?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当微信朋友圈被北京的沙尘暴刷屏,这句话给人的“小清新”之感,更显强烈。近日,河南一位女教师这封“最有情怀,没有之一”的“辞职申请”,引起无数人共鸣。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句话撩动心弦,正是因为它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说出了不少人心中的渴望。从朝九晚五的按部就班中跳出来,从办公桌边的循规蹈矩里跳出来,打破思维方式的条条框框,摆脱现实生活的患得患失,拥抱一个更广阔也更精彩的世界。即便这个世界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但谁的心中没有激荡过一个远方?

      电影中,有一种特殊的类型叫“公路片”。主角们走过漫长得似乎没有尽头的旅程,不管是不是能抵达,都会经历精神的考验,收获心灵的成长。“看世界”与“在路上”,其实有着一致性,不一定是逃避,也不一定要彷徨,就是为了遇到一个更好的世界,也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相信,行遍大千世界、看过人生百态,这位女教师如若再次站上讲台,应该能讲出不一样的精彩。一个正常的社会,也应该是一个有活力有机会的社会。当人生出彩的舞台越来越广阔,也更加刺激了“出走”的渴望。女教师的选择本身,就是一个例子。现实中,过去鲜见的公职人员辞职,也不断见诸报端。温州平阳原副县长周慧的辞职信,也写得很文艺,“每个人都应该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去选择自己的生活”。的确,有了更多的机会,人生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虽然每一次选择都不免纠结。

      说到底,渴望远方,还是因为现实的砝码更重一些,让说走就走的旅行难以成行。黄土涵养农耕,农耕孕育家庭,数千年的中华文明,让生存状态的“稳定性”,成为这种文化所化之人最基本的诉求。学者认为中国社会有着“超稳定结构”,其实,从安土重迁的观念到家族聚居的方式,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这或许也是一些稳定的职业有着很强吸引力的原因。在这样一种文化中,“现世安稳”是一种扯不断的心理牵挂、情感羁绊。

      身处开放的环境、面对信息化的洪流,“世界”是个诱惑十足的词。然而,在竞争激烈、“压力山大”的社会中,面向大海的转身难以避免地遭遇更多艰难。“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或许,去世界看看的人们,终究还是要面对“娜拉出走之后”甚至“娜拉回来之后”的问题。“出门看世界”和“回到老地方”,成为当今中国人一组难以解开的心结,惟有在朋友圈里徒然羡慕着远方。

      对于“想去看世界”的辞职,虽然点赞者甚众,但真正能“从心动到行动”的,在这样的社会里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主流。毕竟,情怀不能当饭吃,甜点也不能当正餐。辞职的女教师去“看世界”了,更多的人却选择了留下来,在讲台上继续自己的事业,换个角度看,没去看世界者不才是这个社会的基石吗?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看起来文艺腔十足的表达,背后是时代的发展、文化的演进,诠释着社会心理结构的变迁。其实,生活充实,何必别处?心有梦想,何必远方?过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未尝不是同样精彩的人生。

(1)作者认为“因为现实的砝码太重,让说走就走的旅行难以成行”的原因是什么?

(2)文章在论述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通观全文,本文作者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三、写作实践(共1小题)

1、作文:

      请以“宽容是温暖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材自选,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或套作。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