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化学备考复习专题六: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年级:高考 学科:化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1、下列事实能说明碳酸的酸性比乙酸弱的是(  )

A . 乙酸能发生酯化反应,而碳酸不能 B . 碳酸和乙酸都能与碱反应 C . 乙酸易挥发,而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D . 乙酸和Na2CO3反应可放出CO2
2、在炼铁、制玻璃、制水泥三种工业生产中,都需要的原料是(  )


A . 生石灰    B . 石灰石    C . 石英 D . 纯碱
3、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

A . ①②④②③ B . ④②①②③ C . ①②③②④ D . ④②③②①
4、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 .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 .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5、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氯气工厂爆炸时可用湿布捂住鼻孔、眼睛等并躲在下风的低洼处 B . 二氧化硫可用来加工食品,使食品增白 C . 锂可用于制造质量轻、电容量大的可充电电池 D . 高纯度二氧化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板的材料之一
6、下列关于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N2分子的结构较稳定,因而氮气不能支持任何物质燃烧 B . 23 g NO2和N2O4混合气含有0.5NA个氮原子(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C . NO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者排水法收集 D . 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瓶内是因为硝酸易挥发
7、“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学物质是(  )

A . 氯化钠 B . 固体硝酸铵 C . 固体氢氧化钠 D . 生石灰
8、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 . ClO2用于饮用水消毒 C . 水玻璃浸泡过的木材既能防腐又能耐火 D . Si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SiO2是硅酸的酸酐,可与水化合生成硅酸 B . CO2通入水玻璃中可以得到硅酸 C . 在高温是SiO2与Na2CO3反应放出CO2 , 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D . 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
10、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A . 将SO2通入溴水中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B . 将铁屑放入稀HNO3中证明Fe比H2活泼 C . 将澄清石灰水滴入某溶液证明其中存在CO32 D . 将乙烯通入KMnO4酸性溶液证明乙烯具有还原性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Na、C,P,S分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均生成一种相应氧化物:Na2O2、CO2、P2O5、SO3 B . 稀硝酸、稀硫酸均能将木炭氧化成二氧化碳,浓硝酸、浓硫酸都能使铁、铝钝化 C . 欲鉴别NO2、Br2(g)两种红棕色气体,将两种待测气体分別通入AgNO3溶液中 D . 将久置于空气中的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 明Fe(NO32样品在空气中已变质
1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将盛有二氧化氮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溶液会充满试管

②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在煤燃烧时最终生成CaSO4 , 可减少SO2对大气的污染

③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

④电解从海水中得到的氯化镁溶液可获得金属镁

⑤为证明NaHCO3溶液中混有Na2CO3 , 取少量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混有Na2CO3

A . 仅①③④⑤ B . 仅②③④ C . 仅①③④ D . 仅①②④⑤
13、近期,世界范围内有成千上万个湖泊变为鱼类绝迹的死湖,数以千万公顷计的森林衰败枯萎,大片土地沙漠化…将这些现象与频繁降落的酸雨相联系,人们认为,酸雨是肇事主因.某研究小组研究某地硫酸酸雨的形成,有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SO2 SO3

猜想二:SO2

猜想三:以上两过程同时存在

有关上述猜想,收集一定量该地区刚下的雨水进行实验,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 若猜想一或猜想三正确,则该雨水加入盐酸后,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 . 若存在猜想二的过程,则该雨水可能使品红褪色 C . 若只存在猜想一的过程,则该雨水的pH随时间延长而增大 D . 上述任意一个猜想正确,该地区雨水的pH均小于5.6
14、氯气的水溶液称“氯水”,氯水中含有多种分子和离子,因此氯水有多重性质,下列有关新制氯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新制氯水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 . 新制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色后褪色,可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C . 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可证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 D . 新制氯水滴到Na2CO3溶液中,有气体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15、下列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配制1mol•L1NaOH溶液时,将溶解后的NaOH溶液立即注入容量瓶 B . 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金属钠,将剩余的钠再放回原试剂瓶 C .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D . 向沸水中逐滴滴加1mol•L1FeCl3溶液,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可制得Fe(OH)3胶体
16、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 . S→SO2→H2SO4→MgSO4 B . Si→SiO2→Na2SiO3→H2SiO3 C . Al→Al2O3→Al(OH)3→NaAlO2 D . N2→NO→NO2→HNO3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利用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替代聚乙烯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B . 硅晶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集成电路、光导纤维、太阳能电池板等 C . pH计不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D . 2013年11月22日,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宣布,该中心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拍”到氢键的“照片”,实现了氢键的实空间成像,为“氢键的本质”这一化学界争论了80多年的问题提供了直观证据.水分子间的氢键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
18、有一瓶Na2SO3溶液,由于它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对此实验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 . Na2SO3已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B . 加入Ba(NO32溶液后,生产的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4 C . 加硝酸后的不溶性沉淀是BaSO3和BaSO4 D . 此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是否被部分氧化
19、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 . 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 C . 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D . 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为确认HCl、H2CO3、H2SiO3的酸性强弱,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一次实验即可达到目的(不必选其他酸性物质)。请据此回答:


①锥形瓶中装某可溶性正盐溶液,分液漏斗所盛试剂应为      

②装置B所盛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      

③装置C所盛试剂是      

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④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酸性      >      >      

2、有A、B、C三种不溶于水的固体。A是某元素的一种单质,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得到一种无色气体,此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另外测得这种气体密度为同温、同压下的氧气密度的1.375倍。B固体能溶于热苛性钠溶液,再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时,析出白色胶状沉淀。此沉淀干燥后,成为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这是一种比碳酸酸性还弱的酸。将B与石灰石、纯碱按比例混合加热后能得到C,C在高温时软化,无固定熔点。

根据以上事实,判断A为      元素的单质,B的化学式为      ,C物质为      

写出生成C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大量的Mg2+、Al3+、Cu2+、K+、H+阳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现通过如下实验进行检验:

a.取少量待测液,仔细观察,呈无色;

b.取少量待测液滴加NaOH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溶液过量后沉淀部分溶解.据此可以判断该待测液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      ,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      ,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阳离子是      ,检验这种离子的实验方法名称是      

4、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Cl,Na2SO4 , BaCl2和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i)将此白色固体取样,溶解于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ii)过滤出沉淀,并将沉淀移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有气体生成;

(iii)向上述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分析: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不能确定的是      ,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①            ,③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根据下图所示的A、B、C、D、E五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按如下要求填写相应的物质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当A是气体单质时,A是      ,B是      ,C是      ,D是      ,E是      
(2)当A是固体单质时,A是      ,B是      ,C是      ,D是      ,E是      
2、由几种离子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Cl、NH4+、Mg2+、Ba2+、CO32、SO42 , 将该混合物溶于水后得澄清溶液,现取3份100mL 的该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①

加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

加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

收集到气体1.12L(标准状况)

 ③

加足量BaCl2溶液时,对所得沉淀进行洗涤、干燥、称量;再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然后干燥、称量

第一次称量读数为6.27g;第二次称量读数为2.33g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①对Cl是否存在的判断是      (填“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或“不能确定”),根据实验①②③判断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2)试确定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及其物质的量浓度(可不填满)

阴离子符号

物质的量浓度(mol•L1

      

      

      

      

(3)试确定K+是否存在并说明理由.
3、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有关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的H2O已略去).已知:

(a)A,B,C,D都是非金属单质,其中B,C,D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

(b)反应①、②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反应.

(c)化合物E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之一,化合物K是常用的氮肥.

(d)化合物L具有漂白性,可由Cl2与NaOH溶液反应而制得.

(e)化合物J由两种元素组成,它是火箭推进剂的成分之一,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

请按要求填空:

(1)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2)C的结构式      ;H的化学式      
(3)L的溶液与化合物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化合物J的化学式      
4、空气污染问题日益引起全民关注.

(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1μm=103nm)的颗粒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PM2.5主要来源于火力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      排放等过程

b.PM2.5颗粒小,所以对人体无害

c.直径介于1~2.5μm的颗粒物分散到空气中可形成胶体

d.推广使用电动汽车,可以减少PM2.5的污染

(2)北京科研工作者用五年时间研究出利用石灰乳除工业燃煤尾气中的硫(SO2、SO3)和氮(NO、NO2)的新工艺,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SO4和Ca(NO22

①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是大气中的SO2溶于雨水生成某种弱酸,在空气中经催化氧化生成硫酸,该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CaSO4可以调节水泥的硬化时间.尾气中SO2与石灰乳反应生成CaSO4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Ca(NO22可制成混凝土防冻剂、钢筋阻锈剂等.尾气中NO、NO2与石灰乳反应生成Ca(NO22的化学方程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高考化学备考复习专题六: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