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化学备考复习专题十:电化学及其应用
年级:高考 学科:化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用右图所示装置除去含CN-、Cl-废水中的CN-时,控制溶液pH为9~10,阳极产生的ClO-将CN-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研究电化学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金属(M)﹣空气电池(如图)具有原料易得,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和移动设备的电源,该类电池放电的总反应方程式为:4M+nO2+2nH2O=4M(OH)n , 已知: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指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理论上能释放出的最大电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
实验一 | 实验二 | |
装置 | ||
现象 | a、d处试纸变蓝;b处变红,局部褪色;c处无明显变化 | 两个石墨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n处有气泡产生;… |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
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1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图2中,x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y轴表示( )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两极用导线连接同时插入稀硫酸中, 做负极,正极反应方程式为
(2)两极用导线连接同时插入浓硝酸中, 做负极,正极反应方程式为
①生产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玻璃都需用到的共同原料是 .
②橡胶是制造轮胎的重要原料,橡胶属于 (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
③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发生 腐蚀.发生该腐蚀时的负极反应式为 .
写出A、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A: ,
B: ,
总反应方程式: .
三、探究题(共1小题)
四、综合题(共4小题)
下图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理示意图。
①腐蚀过程中,负极是 (填图中字母“a”或“b”或“c”);
②环境中的Cl-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状锈Cu2(OH)3Cl,其离子方程式为 .
③若生成4.29 g Cu2(OH)3Cl,则理论上耗氧体积为 L(标准状况)。
下图所示原电池正极的反应式为 。
用零价铁(Fe)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NO3﹣)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
①作负极的物质是 .
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将足量铁粉投入水体中,经24小时测定NO3﹣的去除率和pH,结果如下:
初始pH | pH=2.5 | pH=4.5 |
NO3﹣的去除率 | 接近100% | <50% |
24小时pH | 接近中性 | 接近中性 |
铁的最终物质形态 |
pH=4.5时,NO3﹣的去除率低.其原因是 .
Ⅰ.Fe2+直接还原NO3﹣;
Ⅱ.Fe2+破坏FeO(OH)氧化层.
①做对比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可得到的结论是 .
②同位素示踪法证实Fe2+能与FeO(OH)反应生成Fe3O4 . 结合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解释加入Fe2+提高NO3﹣去除率的原因: .
初始pH | pH=2.5 | pH=4.5 |
NO3﹣的去除率 | 约10% | 约3% |
1小时pH | 接近中性 | 接近中性 |
与(2)中数据对比,解释(2)中初始pH不同时,NO3﹣去除率和铁的最终物质形态不同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