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六校教学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年级:高二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1

0.1

0.2

0

平衡浓度/mol•L1

0.05

0.05

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 . 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 C . 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 . 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2、常温下,将0.1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与0.06mol•L1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该混合溶液的pH等于( )
A . 1.7 B . 2.0 C . 12.0 D . 12.4
3、“嫦娥奔月”是一个充满浪漫主义的中国神话故事.2007年10月24日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由长三甲火箭送入预定的轨道.长三甲火箭第三级推进剂采用低温液氧/液氢.已知在298K时,2g氢气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液态水放热285.8kJ,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 . 2H2(g)+O2(g)═2H2O(l)△H=﹣285.8KJ•mol1 B . 2H2(g)+O2(g)═2H2O(l)△H=+285.8KJ•mol1 C . 2H2(g)+O2(g)═2H2O(l)△H=﹣571.6KJ•mol1 D . 2H2(g)+O2(g)═2H2O(l)△H=+571.6KJ•mol1
4、获得“863”计划和中科院“百人计划”支持的环境友好型铝碘电池已研制成功,电解质为AlI3溶液,相关论文发表在J.Am.Chem.Soc.(128,8720~8721,2006)上,已知电池总反应式为2Al+3I2═2AlI3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Al﹣3e═Al3+ B . 该电池可能是一种可充电的二次电池 C . 消耗相同质量金属时,用锂作负极产生电子的物质的量比用铝时多 D . 电池工作时,溶液中铝离子向正极移动
5、有关化学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 B . 自发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 C . 能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 D . 自发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6、有关碰撞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升温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B . 具有足够能量的分子(活化分子)相互碰撞就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 C .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D . 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从而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
7、反应A(g)+3B(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 . v(D)=0.4 mol•L1•s1 B . v(C)=0.5 mol•L1•s1 C . v(B)=0.6 mol•L1•s1 D . v(A)=0.15 mol•L1•s1
8、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A . 氨水 B . 盐酸 C . 碳酸氢钠 D . 冰醋酸
9、在0.1mol•L1 NH3•H2O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NH3•H2O⇌NH4++OH .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加入水时,溶液中 增大 B . 降低温度,溶液中c(NH4+)增大 C . 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左移动,电离平衡常数减小 D . 加入少量0.1 mol•L1 盐酸,溶液中c(OH)增大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 . 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 C . 0.2 mol/L的盐酸与0.1 mol/L的盐酸等体积水混合后pH=1.5 D . 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1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

①用Na2S溶液和Al2(SO43溶液反应制取Al2S3固体

②用加热蒸发K2CO3溶液的方法获得K2CO3晶体

③用Na2S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制取CuS固体   

④加热MgCl2溶液制取MgCl2固体.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12、已知Ksp(AgCl)=1.8×1010 , Ksp(AgI)=1.0×1016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gCl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AgI B . 在含有浓度均为0.001 mol•L1的Cl、I的溶液中缓慢加入AgNO3稀溶液,首先析出AgI沉淀 C . 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可以转化为AgI D . 常温下,AgCl若要在NaI溶液中开始转化为AgI,则NaI的浓度必须不低于 ×1011mol•L1
13、常温下,0.1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的pH=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溶液中:2c (H+)=c(A)+c(OH B . 由pH=3的HA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A)>c(OH)>c(H+ C . 浓度均为0.1 mol•L1的HA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A)>c(HA)>c(Na+)>c(OH)>c(H+ D . 0.1 mol•L1 HA溶液与0.05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2c(H+)+c(HA)═c(A)+2c(OH
14、目前科学家已开发出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固体氧化物电池,该电池用辛烷(C8H18)作燃料,电池中间部分的固体氧化物陶瓷可传递氧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池工作时,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B . 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 . 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8H18+25O2﹣50e=8CO2+9H2O D . 若消耗的O2为11.2 L(标准状况),则电池中有1 mol电子发生转移
15、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6、某温度下,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 . Ⅱ为盐酸稀释时的pH值变化曲线 B . 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C . a点Kw的数值比c点Kw的数值大 D . 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按要求填空
(1)已知H2的燃烧热:△H=﹣285.8kJ•mol1 , C的燃烧热:△H=﹣393.5kJ•mol1 , 若要得到1000kJ的热量,需完全燃烧       mol的H2生成液态水;2.5molC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CO2 , 放出       kJ的热量,(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2)0.05mol某液态有机物2.3g和一定量的氧气混合点燃,恰好完全燃烧,生成2.7g液态水和2.24CO2(标准状况)并放出68.35kJ热量,则能表达该有机物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在80℃时,将0.4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2L已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反应进行至100s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发现气体的颜色变浅.

时间(s)

C(mol/L)


0


20


40


60


80


100

C(N2O4

0.20

a

0.10

c

d

e

C(NO2

0.00

0.12

b

0.22

0.22

0.22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表中b      c(填“<”、“=”、“>”).

(2)20s时,N2O4的浓度为       mol/L,0~20s内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在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      (保留2位小数).

(4)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该反应的K值越大,表明建立平衡时       

(4)
A . N2O4的转化率越高 B . NO2的产量越大 C . N2O4与NO2的浓度之比越大 D . 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3、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 +6HCHO═3H++6H2O+(CH26N4H+[滴定时,1mol(CH26N4H+与1mol 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Ⅰ称取样品1.500g.

步骤Ⅱ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Ⅲ移取25.00mL样品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1)根据步骤Ⅲ填空: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      色变成      色.

(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的体积/mL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25.00

1.02

21.03

2

25.00

2.00

21.99

3

25.00

0.20

20.20

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 0mol•L1 , 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4位有效数字)

4、如图所示的装置,C,D,E,F都是惰性 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试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试回答以下问题:

(1)电极A是      .(填“正极”或“负极”)
(2)甲装置中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      
(3)若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一段时间,当阳极产生56mL(标准状况下)气体,电解后溶液体积为500mL时,求所得溶液在25℃时的pH=      
(4)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G应该是      (填“银”或“铜”),电镀液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5、有A,B,C,D四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产生下列离子(每种物质只含一种阴离子且互不重复).

阳离子

Na+、Ba2+、NH4+

阴离子

CH3COO、OH、Cl、SO42

已知:①A、C溶液的pH均大于7,A、B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②C溶液和D溶液相遇时只生成白色沉淀,B溶液和C溶液相遇时只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溶液和D溶液混合时无现象.

(1)A是      ,B是      (填化学式).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溶液pH大于7的原因:      
(3)写出C和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25℃时,0.1mol•L1 B溶液的pH=a,则B溶液中c(H+)﹣c(NH3•H2O)=      (用含有a的关系式表示).
(5)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溶液和C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六校教学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