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广东省阳江二中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1-10单元)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都比空气重 B . 都可以用碳和氧气反应得到 C . 都有还原性 D . 都能和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
2、金属X放入CuSO4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放入ZnSO4溶液中无现象.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的是(    )

A . Zn、X、Cu B . Cu、X、Zn C . Zn、Cu、X D . X、Zn、Cu
3、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B . 用铅笔在纸上写字 C . 用醋酸清洗热水瓶的水垢   D . 用水将浓盐酸稀释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 . 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 . 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13g C . 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 . 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5、据报道,用于清洗龙虾的“洗虾粉”中含有柠檬酸钠、亚硫酸钠(Na2SO3)等物质,可能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6 B . +4 C . +2 D . ﹣2
6、下列物质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是(   )
A . 紫色石蕊试液 B . CuO C . CO2 D . H2SO4
7、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取用药品  B . 给试管加热 C . 滴加液体  D . 称量10.05g固体
8、氢元素和氧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   )
A .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 . 核电荷数不同 C . 元素符号不同 D . 核外电子数不同
9、一些物质的近似pH为:泡菜3.4、苹果汁3.1、西瓜汁5.8、鸡蛋清7.6,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 泡菜 B . 苹果汁 C . 西瓜汁 D . 鸡蛋清
10、白蚁能分泌出蚁酸.蚁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下列物质不与蚁酸反应的是(   )
A . Zn B . CO2 C . Fe2O3 D . Ca(OH)2
11、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 B . t2℃时,取三种物质各a 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C . 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 . 可用降温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12、向AgNO3和Cu( 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固体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定无锌粉剩余 B . 所得溶液中一定有Zn2+ , 一定没有Cu2+、Ag+ C . 固体中一定有锌粉、银粉,可能有铜粉 D . 所得溶液中一定有Zn2+ , 可能有Cu2+ , 没有Ag+
13、如图是固体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20℃升到50℃,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为:甲>乙 B .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 . 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可除去混在甲中的乙物质 D . 20℃时,可配制质量分数为30%的乙物质溶液
14、学习金属单元后,我们知道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Fe>Cu.为验证这一结论,下面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 . 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B . 将Fe、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C . 将Zn、Fe两金属片分别放入CuCl2溶液中 D . 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FeCl2溶液中

二、填空题(共11小题)

1、许多家庭做饭用罐装的“煤气”作燃料,罐中所装的是液化石油气,它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石油属于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若厨房失火时,要移走“煤气罐”,这是利用了      原理灭火.

2、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由该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②实验中使用了铜片,主要是利用铜的      性.

3、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里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成      色,pH      7(填“>”、“<”或“=”),逐滴向锥形瓶中滴入盐酸并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的pH      (填“增大”或“减小”).
4、有一瓶溶液pH是4.5,如果要使溶液的pH升高,可以用化学方法是      
5、相同质量的M、N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在室温下发生反应(M、N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为均为+2价),生成H2的质量m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金属活动顺序是M比N      (填“强”或“弱”);相对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M比N的      (填“大”或“小”).

6、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       g,此时它比氯化铵的溶解度      (填:“大”或“小”),配制50g10%的硫酸钠溶液需要水       mL.(ρ水=1.0g/mL)
(2)将氯化铵和硫酸钠的饱和溶液从50℃降到20℃时,则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是:氯化铵      硫酸钠(填:“大于”或“小于”).
7、目前部分农村的饮用水主要还是地下水.饮用遭到污染或硬度大的地下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政府积极建设自来水厂,让农民喝上清洁的水.
(1)水垢[为CaCO3、Mg(OH)2]时,可用厨房酸性调料      洗去;常用于净水作絮凝剂的是      
(2)小红同学从某一欠收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如果检测结果呈酸性,从经济和可行方面考虑,那么要改良此土壤的酸性,应向农田里施加      (填化学式).
(3)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      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同时还必须进行消毒.X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制取X 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NaCl+2X,则X的化学式为      
8、我市某电镀厂为减少水污染及节约成本,从含有CuSO4 , MgSO4、FeSO4的废水中回收重要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图:

请回答:

(1)滤液A和滤液B含有相同的溶质是      ,因此,可将滤液A和滤液B一起蒸发,其目的是      
(2)写出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步骤①加入的镁粉为什么要过量,请你简要说明理由      
(4)固体B的物质是      
9、现有下列物质,已知B为红色粉末,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D是用量最大的金属,E为无色气体,M为单质,无色溶液X在浓度高时具有挥发性. 各物质间可发生以下转化关系.

(1)若A为黑色粉末,则A的化学式是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A为无色气体,则A的化学式是      ;此时,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10、请根据图1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仪器B的名称是      
(2)用KClO3与MnO2混合制取和收集纯净O2 , 应选用上图中的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O2 , 应选用图中的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何检验已集满一瓶CO2气体      
(4)若用图2进行CO还原Fe2O3的实验,往玻璃管通入CO前应先      ,反应时a处的现象为      ;该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      
11、通过学习碱的性质,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的“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化的程度”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1)提出问题:氢氧化钙是否变质?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样品存在三种可能情况:

①没有变质,为Ca(OH)2;②部分变质,为      ;③全部变质,为CaCO3

(2)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静置

①取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②倒去上层清液,再向试管中的残渣注入稀盐酸

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部分变质

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红

      

      

      

②没有气泡产生

      

(3)小结与思考:小蔓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确定该样品已部分变质,氢氧化钙变质的原因是与空气中的      反应所造成的;氢氧化钙容易变质,所以,必须      保存.

三、计算题(共2小题)

1、媒体近日报道:市面上部分方便面遭到塑化剂污染,长期接触塑化剂可引起血液系统、生殖系统损害,其中,塑化剂(DMP)分子式为C10H10O4 . 求:
(1)DMP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DMP分子中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97g塑化剂(DMP)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g.
2、黄铜(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有较强的耐磨性能,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三位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样品组成,分三次取样品与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样品质量/g

25

30

25

稀硫酸质量/g

120

80

80

充分反应后剩余物/g

144.8

109.8

104.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算出甲、乙、丙三位同学均生成       g氢气,通过对这三位同学的实验数据进行两两对比,可得出      同学所取的稀硫酸与黄铜最可能符合恰好完全反应;
(2)假如该同学所取的稀硫酸与黄铜恰好完全反应,请求出:

①他所取的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②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广东省阳江二中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1-10单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