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学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①农作物的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 ④城市的出现 ⑤磨制工具的发展 ⑥出现金属货币。
如图时间标尺中,①处应该是( )
①纸上谈兵 ②破釜沉舟 ③约法三章 ④增兵减灶 ⑤围魏救赵。
二、判断题(共5小题)
三、综合题(共3小题)
A.墨子 B.庄子 C.孟子 D.韩非 E.荀子
序号 | 人物 | 观点主张 |
① |
| “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② |
| “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
③ |
| 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
④ |
|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 |
⑤ |
| 反对空谈,强调依法治国 |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观看如图回答问题:
四、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政治制度有一定的连续性,开明的政治制度对巩固国家的统治、稳定社会秩序有很大的作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秦朝建立后继续加强中央集权,看图一回答问题
材料三:观察图二、图三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尧传位给虞舜,同时传了允执厥中四个字;虞舜传位给大禹,同时传了尧舜十六字心传。
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三: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同时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材料四:秦朝时全国共设三十六郡,每郡有守(相当于省长)、尉(相当于防区司令)和监(相当于监察专员)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