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

1、我国幅员辽阔,东西距离5000多千米,这造成(    )

A . 同一座山,不同景观 B . 同一季节,不同衣着 C . 同一时刻,不同景象 D . 同处平原,不同耕作
2、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我国划分了34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国家①和③分别是(  )

(1)
A . 俄罗斯、韩国 B . 蒙古、日本 C . 俄罗斯、朝鲜 D . 朝鲜、韩国
(2)东北三省指的是(  )

(2)
A . 黑、吉、辽 B . 云、贵、川 C . 陕、甘、宁 D . 苏、浙、沪
(3)与渤海相邻的省份有(  )

(3)
A . 北京、天津 B . 山东、天津 C . 吉林、辽宁 D . 河北、黑龙江
3、读图回答,图中反映我国内蒙古高原民居建筑风格是(  )

A . B . C . D .
4、下列四图中,代表傣族的是(  )

A . B . C . D .
5、我国某山脉为南北走向,且为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该山脉名称为(  )

(1)
A . 大兴安岭 B . 横断山脉 C . 昆仑山 D . 秦岭
(2)该山脉以西有一个自治区常年低温,其主要原因是(  )

(2)
A . 海拔高 B . 纬度高 C . 距海遥远 D . 受到冬季风影响
6、图中山脉和河流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此界线描述正确的是(  )

A . 地势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B . 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C . 4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D . 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7、“我国既有世界上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也有低于海平面的吐鲁番盆地”。此叙述最能说明下列哪一项地理事实(  )

A . 地形复杂多样,地面起伏很大 B .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C . 国土面积广大,接壤国家众多 D . 大江大河多由西向东流入海洋
8、如图序号所代表地形区的有关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区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主要牲畜有三河马、三河牛;

②地区以肥沃的“黑土”著称;

③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④地区有“水乡”、“鱼米之乡”的称号;

⑤地区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⑥黄河是塑造⑥地区的主力。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⑤ C . ③④⑤⑥ D . ②④⑤⑥
9、林林爱好旅行,今年暑假他来到了某个城市,发现这里山清水秀,居民一般傍水而居,门窗开得比较大,屋顶也多为斜顶,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林林所旅行的这个城市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

(1)
A . 温带季风气候 B . 高山高原气候 C .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 亚热带季风气候
(2)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各地降水量受夏季风的影响,分布很不均匀,而降水量的多少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根据下列描述,判断年降水量最稀少的地方是(  )

(2)
A . 甲地:大草原一片嫩绿,放牧牛羊正当时 B . 乙地:骄阳下,人们骑着骆驼穿过戈壁滩 C . 丙地:雨水不断地飘落着,村民们冒雨在河里赛龙舟 D . 丁地:平原广阔,旱作的土地上笼罩着“青纱帐”
10、阅读有关“鄂西北与贫困同行”的一段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没有树的地方就是谭山镇所有的山上都没有树,稍微低一点的山都被开荒了,用石头垒起来的梯田,一层层从山顶一直延伸到山脚,那情景就是一个“农业学大寨”时代“人定胜天”的绝佳版本!持续的干旱,那些依山而建的梯田,不仅没有庄稼,而且连杂草都鲜见。

(1)谭山镇干旱的根本原因是(  )

(1)
A . 该地处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 B . 该地处于降水稀少的干旱地区 C . 毁林开荒,破坏了植被 D . 缺少水利工程,灌溉条件差
(2)为了改变谭山镇贫困落后的面貌,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                          

②在山坡上种柑橘,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

③大力发展种植业,农作物种植以水稻为主 

④推广农业技术,鼓励农民种植中草药。

(2)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3)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下列搭配最合理的是(  )

(3)
A . 我国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为主 B . 我国南方丘陵、山地——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为主 C . 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扩大商品粮基地 D . 内蒙古高原以耕地为主
11、  2014年12月12日,长1432千米、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主要对北京、天津及沿线省区供水。据图完成以下问题。

(1)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主要解决我国水资源年际变化大的问题 B . 输水主干河道是京杭大运河 C . 主要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D . 工程起点是长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
(2)中线输水线路经过的省区简称分别是(  )

(2)
A . 鲁、苏 B . 豫、冀 C . 皖、豫 D . 晋、冀
12、下列铁路枢纽中,表示郑州的是(  )

A . B . C . D .
13、一个坐火车冬季旅游的人,当到达目的地时,把旅行袋内的厚衣服都穿在了身上,此人的旅行线路可能是(  )

A . 沿哈大铁路线由大连到哈尔滨 B . 沿京广铁路线由广州到北京 C . 沿京九铁路线由北京到九龙 D . 沿陇海铁路线由西安到乌鲁木齐
14、读“中国东部工业区图”,完成以下问题。

(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是(  )

(1)
A . 集中在广大内陆 B . 集中在东部沿海一带 C . 沿海和内陆均衡发展 D . 高新技术产业多分布在内陆地区
(2)鞍山、本溪所属的工业基地是(  )

(2)
A . 京津唐 B . 沪宁杭 C . 辽中南 D . 珠江三角洲
15、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A省的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下列关于三山、两盆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

(1)
A . 天山、祁连山、塔里木盆地 B . 天山、昆仑山、准噶尔盆地 C . 阿尔泰山、大兴安岭、准噶尔盆地 D . 巫山、昆仑山、四川盆地
(2)图示区域居住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

(2)
A . 汉族 B . 哈萨克族 C . 藏族 D . 维吾尔族
16、据2011年统计数字,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2173万公顷。读下面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草地占比重最大 B .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 C .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小,为解决粮食问题可以把草地开垦为耕地 D . 我国耕地总量大,但人均面积很少,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

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山脉⑦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它的名称是      地形区⑨位于我国第      级阶梯,它的名称是      ,河流④是      (内流河/外流河)

(2)第一级阶梯以      地形为主;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和      地形为主;第三级阶梯以      和丘陵地形为主;

(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      ,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东流,便利      

2、

读松花江、黄河和长江的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表

河流

流量大小

汛期长短

含沙量多少

有无冰期

黄河

      

      

较多

长江

      

      

较少

(2)由上表可知,我国外流河由北向南,汛期越来越      (长或短),原因是由北向南,雨季越来越      (长或短)。

(3)由上表可知,黄河的含沙量大,原因是黄河中游流经            严重;

(4)由上表可知,有冰期的是      ,原因是冬季最低气温低于      摄氏度。

3、

读“四城市降水量各月分配示意图”,分析回答:

(1)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我国年降水量在东部季风区分布的规律是      

(2)从分析四城市降水量各月的分配情况可以看出,我国降水量在季节分配上的特点是:降水量季节分配      ,集中在      季节。

(3)通常我们把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看作进入雨季,分析四城市雨季长短可以得出四地中最早进入雨季的是      ,最晚进入雨季的是      我国南方雨季比北方雨季      

(4)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知道哈尔滨和北京的主要耕地类型是      ,武汉和广州的主要耕地类型是      

4、

图是“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      ,除了丁处外还有凌汛产生的是      

(2)①河流是黄河主要的支流,它的名称是      ,流经的省会城市是      ;黄河塑造了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其中甲附近是       ,乙附近是       

(3)造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有_______

(3)
A .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 . 黄土结构疏松,多垂直裂隙 C . 降水集中于7.8月份 D . 人们不合理的活动,使植被破坏
(4)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      ,河床坡度变缓,水流速度      ,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于是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黄河成为      

5、

图为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读图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读图我国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      地区,台风主要发生在夏季,根据台风移动路径可以推测我国夏季风的主要风向是      ,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      地区,洪涝主要分布在      地区。

(2)我国洪涝区的形成一方面是该区年降水量      (大/小),且雨季较      (长/短);另一方面该区地形以      为主。

(3)人们常说“祸不单行”,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往往相伴发生,想想看台风、洪水会引发滑坡、      等地质灾害,尤其是西南地区多山,坡陡,相对      大,降水多      ,所以这些地区易发生以上地质灾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