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南省株洲市田心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化学反应前后它的质量不变 B . 化学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不变 C . 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D . 可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2、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铁水铸成锅    铁生锈 B . 木柴燃烧    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C . 汽油挥发    石蜡熔化 D . CO2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瓷碗破碎
3、下列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 . 胆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C .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4、下列物质中,暂未计入北京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是(   )
A . 二氧化硫 B . 二氧化碳 C . 二氧化氮 D . 一氧化碳
5、九月走进颐和园大门,可闻到怡人的桂花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
A .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 . 分子分裂成原子 C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 分子之间有间隔
6、据报道,用于清洗龙虾的“洗虾粉”中含有柠檬酸钠、亚硫酸钠(Na2SO3)等物质,可能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6 B . +4 C . +2 D . ﹣2
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8、如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9、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
A . 电子总数 B . 电子层数 C . 最外层电子数 D . 质子数
1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固定装置;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 ②③①④⑤⑥ B . ①③②⑤④⑥ C . ⑤③②①④⑥ D . ③①②④⑥⑤
11、各物质在氧气瓶中燃烧,下列的实验装置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2、在实验室中,存放有毒药品的柜橱应贴的标识是(   )
A . B . C . D .
13、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主要成分有:K(1.0~27.0)mg/L;Cl(1.0~24.0)mg/L;Mg(0.1~5.0 )mg/L.这里的K,Cl、Mg是指(   )
A . 单质 B . 分子 C . 元素 D . 金属离子
14、下图中的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
A . B . C . D .
15、鉴别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无色气体,最好的方法是(   )
A . 观察颜色 B . 用带火星的木条 C . 用澄清石灰水 D . 用燃着的木条
16、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反应一段时间后,对有关现象或结论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支持燃烧 B . 甲、乙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质量比为2:1 C . 甲、乙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 D . 水是由氢气、氧气组成的
17、下列有关双氧水(H2O2)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 .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 . 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D . 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
18、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钠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钠原子核外有一个电子 C . 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 D .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19、北京市为严重缺水城市,下列做法中,可能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A . 生活污水经集中处理后排放 B . 禁止用含磷洗涤剂 C . 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 D . 实施对农药和化肥使用监控
20、下图能表示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反应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m)随时间变化曲线图(t表示反应已完全)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专用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化学符号)回答问题:
(1)空气中体积分数为21%的气体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两个氮原子      
(4)三个水分子      
(5)两个钠离子      
2、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该原子核内有      个质子,核外有      个电子,最外电子层上有       个电子,容易       电子,该元素的化学符号为      
3、我国西南地区经常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旱.
(1)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2)有些村民取浑浊的坑水作生活用水.有同学利用所学的知识将浑浊的坑水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石英沙的作用是      .如果将石英沙与小卵石的位置颠倒是否可以,为什么      

(3)如果地下水硬度大,或者坑水中病原微生物过多,都可以采取      方法,来降低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
(4)许多地方以液氮或干冰作增雨剂实施大面积人工降雨.液氮或干冰增雨的原理是      
(5)身处旱区之外的我们能做些么?      (举一做法)
4、如图为A、B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2)A元素和B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3)写出磷与A元素的单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及基本反应类型:            
5、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

①硬度      ;        ②熔点      

③密度      ;         ④颜色      

6、A、B…H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是一种黑色固体,G是一种淡黄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是一种无色液体,H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试推断:

(1)D是      ,F是      
(2)D与G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H的文字表达式:      ,属于      反应.
7、在下列物质中:①洁净的空气  ②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  ③液氧  ④河水  ⑤冰水混合物  ⑥蒸馏水.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3小题)

1、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用途       仪器②的名称      
(2)实验室收集氧气可选用E装置,理由是      
(3)若选择C装置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方法是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的实验中,如果发现试管破裂,原因可能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基本反应类型      
(4)实验室选用装置BC来制取氧气,某同学在观察到试管内有大量气泡时,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C装置中,没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      
(5)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应选用      装置,收集装置使用      
(6)如图F,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过程中发现集气瓶炸裂,可能原因是      
2、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3)下列不属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是        . (3)
A . 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 B . 燃烧时有少量黑烟产生 C .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 . 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白雾
(4)燃着的蜡烛在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同学们对此很感兴趣,提出了如下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a、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验证]: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      (填序号),此实验能否得出正确结论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3、化学教材“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①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②氧化铁与二氧化锰催化效果哪个好?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 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 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的现象

②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③将实验②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 g.

④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 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 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 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1)A中产生的气体是      ;B试管中的现象      
(2)实验②、③证明:氧化铁的       和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4)实验设计④的目的是      ,若实验④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湖南省株洲市田心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