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年级:高考 学科:化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近年来美国研究人员合成了光伏电池新型硅材料﹣﹣Si24(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Si24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 . Si24是硅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C . Si24易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D . 硅太阳能电池供电原理与原电池相同
2、近年来发现用铈(Ce)的氧化物可高效制取H2 , 制备原理如图所示,已知0<δ<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太阳能最终转变为化学能 B . CeO2是水分解的催化剂 C . T<1050℃时,CeO2δ比CeO2稳定 D . 两步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性质

实际应用

A

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

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B

SO2具有还原性

漂白纸浆

C

铁被氧气氧化时会放出热量

铁、活性炭、无机盐、水等的混合物制成暖宝贴

D

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

作耐高温材料

A . A   B . B   C . C   D . D
4、下列各组物质中,常温下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

选项

X

Y

Z

A

SO2

NaClO溶液

CO2

B

盐酸

浓硫酸

Cu

C

NH3

O2

Mg

D

Na2O2

H2O

SiO2

A . A   B . B   C . C   D . D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12g由 C60 C60组成的固体中的原子数为NA B . 4.4g由CO2和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的电子数为2.2NA C . 常温常压下22.4LNH3中所含的共价键数为3NA D . 1L1mol•L﹣1次氯酸溶液中的ClO数为NA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铜溶于FeCl3溶液:3Cu+2Fe3+═3Cu2++2Fe B . 碳酸钙溶于醋酸:CO32+2H+═CO2↑+H2O C .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D . B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NaHCO3溶液:Ba2++HCO3+OH═BaCO3↓+H2O
7、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实验

操作

 A

配制稀硫酸

 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

 B

 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

 先熄灭酒精灯,后移除导管

 C

 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纯净Cl2

 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

 D

 CCl4萃取碘水中的I2

 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

A . A   B . B   C . C   D . D
8、某黑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冷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固体部分溶解

②另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浓盐酸并加热,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该黑色粉末可能为(   )

A . Fe、MnO2 B . C,FeS C . Si、FeO D . CuO,Ag2S
9、化合物Mg5Al3(OH)x(H2O)4可作环保型阻燃材料,受热时会发生如下分解反应(其中M是某种物质,a为化学计量数):2Mg5Al3(OH)x(H2O)4 27H2O↑+10M+aAl2O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2 B . x=18 C . M的化学式为MgO D . 该反应中Mg5Al3(OH)x(H2O)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0、图甲表示的是H2O2分解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在不同温度下,分别向H2O2溶液(20g•L﹣1)中加入相同体积且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5mol•L﹣1的不同溶液,反应中H2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从图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H2O2的分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 断裂共价键所需的能量:2×E(O﹣O)<1×E(O=O) C . 加入相同物质时,温度越高,H2O2分解的速率越快 D . 相同温度下,加入不同物质的溶液,碱性越强,H2O2分解的速率越快
11、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至过量

紫色消失

H2O2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

B

溶有SO2的BaCl2溶液中通入气体X

有白色沉淀生成

X一定是Cl2

C

向FeBr2和KSCN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新制氯水,再加入CCl4混合振荡、静置

有机相呈红棕色,水相呈无色

Fe2+的还原性大于Br

D

铝丝用砂纸打磨后,放在冷的浓硝酸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放入CuSO4溶液中

铝丝表面变红色

铝可从铜盐溶液中置换出铜

A . A   B . B   C . C   D . D
12、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n、p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W2、X2、Z2分别是元素W,X,Z的单质.已知:

I.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可发生反应:aX2+bW2⇌cm,反应过程中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

X2

W2

m

起始浓度/mol•L﹣1

0.4

0.4

0

平衡浓度/mol•L﹣1

0.3

0.1

0.2

II.它们可发生如下反应:2m(g)+3Z(g)=6n(g)+X2(g);4n(g)+Y2(g) 2p(l)+2Z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W<X<Y B . a:b:c=3:1:2 C . X的氧化物一定是无色气体 D . m、n、p三种物质均为共价化合物
13、2016年8月10日《生物谷》载文称,“毒性气体”CO,NO及H2S可作为新型药物开发的潜在靶点,用以开发更多新型药物来帮助治疗多种人类疾病.下列有关这三种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都是电解质 B . 都易溶于水 C . 都能与碱溶液反应 D . 都属于共价化合物
14、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 . “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 . “转化”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 . “浓缩结晶”后的母液中只有KMnO4和K2CO3两种溶质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

1、短周期元素W、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的一种核素的中子数为0,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Z与M同主族,Z2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
(1)M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族.
(2)化合物p由W、X、Y、M四种元素组成.已知向p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溶液变血红色;向p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可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p的化学式为      
(3)由X、Y、Z三种元素可组成摩尔质量为84g•mol﹣1的物质q,且q分子中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1:1.已知q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且分子中不含双键,但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q分子的结构式为      
(4)(XY)2的性质与Cl2相似,(XY)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常温下,1molZ3能与Y的最简单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盐和1molZ2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短周期元素W、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的一种核素的中子数为0,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Z与M同主族,Z2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
3、三氯化硼的熔点为﹣107.3℃,沸点为12.5℃,易水解生成硼酸和氯化氢,可用于制造高纯硼、有机合成催化剂等.实验室制取三氯化硼的原理为:B2O3+3C+3Cl2 2BCl3+3CO
(1)甲组同学拟用下列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不用收集).

①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      ,装置C的作用是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乙组同学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C和下列装置(装置可重复使用)制取BCl3并验证反应中有CO生成.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C→                              →F→D→I.

②实验开始时,先通入干燥N2的目的是      

③能证明反应中有CO生成的现象是      

4、废A201型催化剂(含FeO及少量CoO、Al2O3、CaO)可制备铁黄(Fe2O3•H2O).
(1)CoO中Co的化合价为      
(2)废催化剂中的四种氧化物均能与强酸反应,等物质的量的FeO,Al2O3分别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工业上用废催化剂制备铁黄时有多个步骤.

①将废催化剂进行粉碎,其目的是      

②用硫酸酸化,再加入NaClO溶液将Fe2+氧化,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经过一系列步骤后可得到铁黄,已知铁黄不溶于水,使铁黄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所进行的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      

5、氨和联氨(N2H4)既是一种工业原料,又是一种重要的工业产品.
(1)实验室可用氯化铵与消石灰反应制取氨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联氨在一定条件下可按下式分解:3N2H4(g)=N2(g)+4NH3(g),已知断裂1molN﹣H、N﹣N及N≡N需吸收的能量依次为390.8kJ、193kJ、946kJ.若生成1molN2 , 则反应      (填“放出”或“吸收”)       kJ的能量.
(3)NH3﹣O2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

①a极为电池的      (填“正”或“负”)极.

②当生成1molN2时,电路中流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4)联氨可以高效地脱除烟道气中的NO从而生成N2 , 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6、在炼油工业中常用醋酸铜氨溶液含{[Cu(NH32]+、CH3COO和NH3}除去H2中的CO、O2及H2S气体.
(1)已知醋酸铜氨溶液吸收CO的反应为:[Cu(NH32]+(aq)+CO(g)+NH3(g)⇌[Cu(NH32•CO]+(aq).

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则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CO)=v(NH3

b.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

c.[Cu(NH32]+浓度不再随时间变化

(2)醋酸铜氨溶液吸收CO一段时间后将失效,用下列方法可回收废醋酸铜氨溶液中的铜.

①“预处理”时,尾气中除N2、CO、O2、CO2及H2O外,还有      

②加入硫化钠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加入硝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已知上述流程中只有“沉铜”和“结晶”步骤铜元素有损耗.“沉铜”时铜元素的损耗率为4%;“结晶”时铜元素的损耗率为2%.若1L废液最终制得Cu(NO32•3H2O  363g,则1L废液中铜元素的质量为       g.

7、光纤通讯是光导纤维传送信号的一种通讯手段,合成光导纤维及氮化硅(一种无机涂层)的工艺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      ,氧化剂为      (填化学式).
(2)经反应II所得的四氯化硅粗品中所含的物质如表:

组分名称

SiCl4

SiHCl3

SiH2Cl2

HCl

BCl3

PCl3

质量分数

0.545

0.405

0.0462

0.0003

0.00193

0.00157

沸点/℃

57.6

31.8

8.2

﹣85

12.5

75.5

图中“操作X”的名称为      ;PCl3的电子式为      

(3)反应III和IV中尾气的用途为      ;反应IV的化学方程式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湖北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