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省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年级:高考 学科:化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Al(OH)3是某些胃药的一种成分
B . 乳酸铁是某些补铁口服液的有效成分
C . 臭氧可以作为新型自来水消毒剂
D . SO2常用作红葡萄酒中杀菌消毒剂
2、下列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
A . H2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B . HCl气体通入Ca(OH)2溶液中
C . HNO3溶液与KOH溶液混合
D . 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胶体化学可用于制备纳米材料
B . 钛合金主要用于尖端领域
C . 压电陶瓷可实现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D . 稀土元素大大改善合金性能被称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过滤操作中,玻璃棒应适时搅拌漏斗器
B . 蒸发时,不能把蒸发皿放置于石棉网上加热
C . 萃取分液时,将塞上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小孔,然后打开活塞才能放出下层液体
D . 配制容量瓶,定容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
5、能证明Fe(NO3)3中铁元素具有氧化性的实验事实是( )
A . 通入H2S,有黄色沉淀
B . 加入铜粉,溶液变为蓝色
C . 加人锌粉,溶液棕黄色逐渐消失
D . 滴加NaHCO3溶液,有气体和红棕色沉淀生成
6、(多选)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关于此反应判断错误的是( )
A . 可能是双氧水分解反应
B . 充分反应后,还有
物质,则属于可逆反应
C . 反应前后,一定是共价键的断裂与生成
D . 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
+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28gMgCO3和NaHCO3混合固体中的CO32﹣离子数为NA
B . 1molI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HI分子数为2NA
C . 1molAl溶于含1molNaOH溶液,电子转移数为3NA
D . 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2NA
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
A | 制备氨气 | 将浓氨水逐滴滴入CaO固体中 |
B | 制备氯气 | 将浓盐酸逐滴滴入浓硫酸 |
C | 制备氧气 | 向双氧水中滴入ZnSO4溶液 |
D | 制备氢气 | 酒精灯加热碳与水的混合物 |
A . A
B . B
C . C
D . D
9、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 SiO2熔点高,可用作光导纤维
B . Li还原性强且质轻,常用作负极材料
C . Fe2(SO4)3具有氧化性,能用作净水剂
D . SO2能杀菌,可用于漂白纸浆
10、向含有Cu2(OH)2CO3固体的溶液中滴加少许浓盐酸(忽略体积变化),下列数值变大的是①c(CO
)②c(Cu2+)③c(Cl﹣)④c(OH﹣)⑤c(H+)

A . ②③⑤
B . ①③⑤
C . ③④⑤
D . ①②④
11、下列对物质或离子的检验,结论正确的是( )
A . 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原溶液含有Fe3+
B . 将气体通入KMnO4酸性溶液,紫色褪色,证明气体为乙烯
C .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证明气体为CO2
D . 加入BaCl2溶液,沉淀不溶于盐酸,证明原溶液含有SO42﹣
12、如图,缓慢通入O2 , 用水吸收NO2(假设每次通入的O2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试管内溶液的pH值不再变化,说明NO2全部转化为HNO3
B . 当试管气体不是红棕色时,说明NO2全部转化为HNO3
C . 水槽内的水改为稀盐酸,有利于吸收NO2
D . 水槽内的水改为稀NaOH溶液,有利于吸收NO2
13、有反应:3C+SiO2
SiC+2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SiC是氧化产物
B .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 . 若生成4.48LCO,则转移0.4 mol 电子
D . C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4、0.1molCu、0.1molH2SO4、0.11molHNO3混合共1L,充分反应,下列预测正确的是( )
A . 铜全部溶解,且溶液为蓝色,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B . 铜部分溶解,且溶液为蓝色,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C . 铜全部溶解,且溶液为蓝色,有无色气体产生
D . 铜部分溶解,且溶液为蓝色,有无色气体产生
15、实验室从含氯化钠、硝酸钾混合液中提取KNO3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选项 | 操作1 | 操作2 | 操作3 | 操作4 |
A | 溶解 | 结晶 | 蒸发 | 过滤 |
B | 蒸发 | 过滤 | 冷却 | 过滤 |
C | 蒸发 | 结晶 | 结晶 | 蒸发 |
D | 过滤 | 结晶 | 冷却 | 结晶 |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
1、含同一元素的常见 A、B、C,有如下转化关系(条件未标注):
(1)当甲是KOH时,白色沉淀B为 .
(2)当甲为H2O时,气体B为 .
(3)当A为Na时,单质甲为 .
(4)当A为NH3时,气体单质B为 .
2、下面是工业利用铝土矿(含杂质SiO2、Fe2O3)制取铝的工艺流程,回答有关问题:
(1)铝土矿磨碎化浆,利用胶体粒子的性质,通入直流电除去 ,制得50%铝土矿.
(2)操作I的名称是 ,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所需玻璃仪器为 .
(3)加入NaOH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滤渣一为 (填化学式).
(4)电解槽用石墨作阳极,生成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
3、处理生活污水中的NH4+ , 过程如下:
(1)空气将NH4+转变为NO3﹣或NO2﹣ , 溶液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根据较新的研究表明,将只含NO2﹣的污水与含NH4+的污水按比例混合,直接转化为无毒气体,该气体为 .此方法的优点是
(3)完全处理含1mol NH4+污水,则n(O2)与n(CH3OH)关系式为 [以n(O2)与n(CH3OH)表示].
4、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Na2CO3、NaHCO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分别取1.0g Na2CO3、NaHCO3固体,各滴加几滴水,发现盛Na2CO3的试管温度上升,而盛NaHCO3的试管温度下降;原因是 .
(2)乙组同学分别取0.1mol/L Na2CO3、0.1mol/LNaHCO3的溶液,用0.1mol/LHCl溶液滴定,pH变化与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pH有两次突变,达到两次反应终点,分别是 (填A、B、C、D或E).
②B点的主要溶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
③B点 (填“大于”或“小于”) D点的pH,主要原因是 .
(3)丙组同学预测NaHCO3有酸性,向其溶液加入镁粉,发现有气泡和沉淀生成,写出化学方程式: .
5、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利用A 发生装置制备的常见气体有 .
(2)检验装置B的气密性方法是 .
(3)收集一瓶纯净氯气,选择上图装置,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连接顺序 (装置不重复使用).实验室检验氯气的方法是 .
(4)某实验小组按顺序连接adcfeg制取并收集氨气,导致实验失败,原因是 .
6、H2O2是绿色氧化剂,且酸性介质下由更强的氧化性,易溶于水显弱酸性,常温下K1=1×10﹣12 , K2=1×10﹣25 , 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水的电离平衡的常数K约为 ,K、K1、K2从大到小顺序为 ;
(2)在硫酸亚铁存在条件下,H2O2溶液可以把苯(C6H6)氧化为苯酚(C6H5OH),反应后的混合物经过 、蒸馏得到苯酚,理论上制取1mol苯酚需要消耗H2O2 mol,实际消耗大于理论用量的主要原因是
(3)K4[Fe(CN)6](黄色溶液)、K3[Fe(CN)6](黄绿色溶液)与一定量H2O2组成的混合物,用酸或碱调节混合溶液的pH,会出现黄色、黄绿色交替变化,按照从酸性至碱性的顺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工业用H2O2除去废水中的Cl2 , 氧化产物是 ;与SO2除Cl2相比,其优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