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诚仁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商鞅规定: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对这一措施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商鞅重视农业,抑制商业的发展 B . 商鞅鼓励人们勤劳工作 C . 商鞅把整个家庭作为惩罚单位 D . 商鞅对工商业一视同仁
2、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 . 选举制 B . 投票制 C . 世袭制 D . 禅让制
3、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B . 分封的方法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让他们去做诸侯 C . 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 D . 平民是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层
4、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不断变革,最终导致奴隶制度的瓦解,封建制度的确立。那么,最能代表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

A . 青铜器的广泛使用 B . 水利事业的发展 C . 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 . 耕作技术的提高
5、“民以食为天”,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技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 . 水稻和小麦 B . 水稻和粟 C . 小麦和粟 D . 水稻和玉米
6、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  )

A . 甲骨文 B . 小篆 C . 隶书 D . 行书
7、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比喻人民武装起义。秦末为反抗秦的暴政,首创农民起义之风,鼓舞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统治的两位农民运动领袖是(  )

A . 项羽和刘邦 B . 陈胜和吴广 C . 韩信和张良 D . 刘秀和朱元璋
8、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是在(  )

A . 春秋 B . 战国 C . 夏朝 D . 商朝
9、关于都江堰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春秋时期秦国李冰修建      ②位于岷江中游        ③著名的水上运输工程        ④消除水患,灌溉农田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④
10、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逐鹿中原,战乱不休。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的(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禅让制 D . 世袭制
11、夏、商、西周的人们使用的器具包括 (  )

①青铜器      ②玉器     ③陶瓷器      ④铁器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2、秦始皇的历史活动中最不值得肯定的是(  )

A . 修豪华的宫殿和陵墓 B . 修筑万里长城 C . 焚书坑儒 D . 把全国划分为36郡
13、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指(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春秋
14、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

A . 山顶洞人 B . 半坡原始居民 C .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 大汶口原始居民
15、下列原始人类中,已经掌握磨制技术的是(    )

①北京人     ②元谋人         ③山顶洞人          ④河姆渡居民           ⑤半坡居民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③④⑤ C . ①② D . ②③④⑤
16、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后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天子之下等级最高的是(    )

A . B . 诸侯 C . 平民 D . 卿大夫
17、中国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    )

A . B . C . D . 皇帝
18、黄帝被后人尊称为(    )

A . 龙的传人 B . 人文初祖 C . 炎黄子孙 D . 兵家鼻祖
19、关于夏、商、西周农业、畜牧业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农牧业已经相当发达 B . 农业上已经知道选种、施肥、治虫害 C . 今天家禽家畜的主要品种,商朝时都已经有了 D . 西周农业已经大量使用青铜农具进行生产
20、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造型中国红巨鼎灵感来源于我国古代青铜器(    )

A . 四羊方尊 B . 司母戊鼎 C . 酒樽 D . 铁农具
21、“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 人们按母系血缘确定亲属关系 B . 氏族家长制大家庭的出现 C . 部落联盟实行禅让制 D . 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2、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四位学者发表了下面四点看法,其中代表法家观点的是(    )

A . 用“仁政”治理天下 B . 进行改革,依法治国 C .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 . 虔诚信佛,行善积德
23、在某一博物馆中,讲解员在讲解如图器物时说:“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它应是(    )

A . 四羊方尊 B . 编钟 C . 青铜立人像 D . 司母戊鼎
24、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黄巾起义 C . 李自成起义 D . 太平天国运动
25、我国商代制造的造型奇特的青铜精品是(    )

A . 司母戊鼎 B . 四羊方尊 C . 象尊 D . 牛尊

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引自《汉书》

材料二:“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赐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引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至强。──引自李斯《谏逐客书》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2)你认为商鞅变法中哪项内容对当时的“守旧群臣”打击最大?

(3)根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并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看法。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了解圣人孔子“全世界都在学中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一曲明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材料二:某中学初一(8)班新学期刚刚开学,班中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了起来: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的”。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

请回答:

(1)歌词中的“孔夫子”生活在什么时期?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2)他的主要思想记录在哪一部著作里?

(3)“孔夫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请列举他的教育名言两句。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哪些?他创立的学说对后世有何重要影响?

(4)材料二中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哪三家学派的观点?请分别指出。这种现象当时叫做什么?

3、秦始皇于何时统一全国?后采取哪些措施巩固中央政权?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诚仁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