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紫荆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年级:高一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A、B、C都是金属,把A浸入C的硫酸盐溶液中,A的表面有C析出,A与B和酸溶液组成原电池时,B为电池的负极.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 . A>B>C B . A>C>B C . B>A>C D . B>C>A
2、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和b,它们的离子Xm+和Y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 a=b+m+n B . a=b﹣m+n C . a=b+m﹣n D . a=b﹣m﹣n
3、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

①酸性:HClO4>HBrO4>HIO4②碱性:Ba(OH)2>Mg(OH)2>Be(OH)2③氧化性:F>C>O ④还原性:Cl<S<Si⑤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HCl>H2S.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4、已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B . 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 . 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 . 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 .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C .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 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
6、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的是(   )
A . Na2O2 B . KOH C . CaCl2 D . CO2
7、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 C . 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 . 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8、镍氢电池的总反应式是 H2+2NiO(OH)⇌2Ni(OH)2根据此反应式判断,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
A . NiO(OH) B . Ni(OH)2 C . H2 D . H2和NiO(OH)
9、关于元素周期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B . 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元素 C . 在非金属元素区域可以寻找制备新型农药材料的元素 D . 在地球上元素的分布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密切关系
10、对于反应A2+3B2=2C来说,以下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 v(B2)=0.8 mol/(L•s) B . v(A2)=0.4 mol/(L•s) C . v(C)=0.6 mol/(L•s) D . v(B2)=1.8 mol/(L•s)
11、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气)+B2(气)⇌2AB(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 . 单位时间里生成n molA2 , 同时生成n molAB B . 容器中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C . A2、B2、AB的物质的量之比满足1:2:3 D . 单位时间里生成2n molAB的同时生成n molB2
12、在反应:C+CO2=2CO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①增大压强  ②升高温度  ③通入CO2  ④增加碳的量  ⑤降低压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
13、 Co是γ放射源, Co可用于农作物的诱变育种,我国用该方法培育出了许多农作物新品种.对 Co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质量数是60 B . 质子数是60 C . 中子数是33 D . 电子数是27
14、下列各组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液,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A . 铜片、石墨棒,稀硫酸 B . 铜片、石墨棒,硝酸银溶液 C . 锌片、铜片,稀盐酸 D . 铜片、银片,FeCl3溶液
15、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A . 加热 B . 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 C . 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D .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16、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A . 加热 B . 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 C . 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D .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 . 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C . 原电池中阴离子向正极移动 D . 原电池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 . 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C . 原电池中阴离子向正极移动 D . 原电池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 B . 催化剂可以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 C . 可以找到一种催化剂使水变成油 D . 催化剂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 B . 催化剂可以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 C . 可以找到一种催化剂使水变成油 D . 催化剂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21、X元素的阳离子与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则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 原子序数:X<Y B . 原子半径:X<Y C . 离子半径:X>Y D . 最外层电子数:X<Y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Na,Mg,Al还原性依次减弱 B . HCl,PH3 , H2S稳定性依次减弱 C . NaOH,KOH,CsOH碱性依次减弱 D . S2 , Cl , Ca2+半径依次增大
23、对于可逆反应M+3N⇌2Q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M,N,Q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 B . M,N全部变成了Q C . 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 D . 反应已经停止
24、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X

Y

Z

W

A . 原子半径:W>Z>Y>X B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X C .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 D . W的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25、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3H2+N2  2NH3 , 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物质的量增加0.8mol,在这段时间内用N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1•s1 . 则这段时间为(   )
A . 10s B . 20s C . 30s D . 40s
26、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 B .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 则反应达平衡状态 C .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升高温度,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 . 平衡混合物中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27、如图所示装置中,M棒变细,N棒变粗.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M、N、R物质,其中合理的是(   )

M

N

R

A

稀硫酸

B

稀盐酸

C

硝酸银

D

氯化铁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1)~(4)小题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5)~(8)小题按题目要求回答.

   族

周期

I 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O

1

A

2

D

E

G

I

3

B

C

F

H

(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      ,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      ,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酸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是      
(3)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      
(4)在B、C、E、F、G、H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5)A和D组成最简单化合物的电子式      
(6)A和E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7)用电子式表示B和H组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8)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A、B、C、D均是短周期元素,A和B同周期,B和C同族,A元素族序数是周期数的三倍,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二倍,B与A能生成化合物BA2 , C与A生成化合物CA2 , A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都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 的单质与A 的单质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可生成D2A或D2A2 . 请回答
(1)写出元素符号B:      ,C:      
(2)BA2的电子式      ,BA2分子中化学键属于      键..
(3)D2A2的化学式      
(4)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周期,      族,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某温度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X的转化率是      
(2)由图中所给数据进行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3)反应从开始至2分钟末,用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Z)=      
(4)当反应进行到第       min,该反应达到平衡.
(5)以下操作能加快该反应速率的是(多选)      

a.向该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z气体

b.向该容器中充去一定量的He气

c.升高反应的温度

d.降低反应的温度

e.分离出生成的z气体

(6)以下现象能确定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的是(多选)      

a.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3:1:2

b.n(Z)的量不再改变

c.气体的总物质的不变

d.气体的密度不变

e.生成3mol X的同是生成了2mol的Z.

4、在银锌原电池中,以硫酸铜为电解质溶液,锌为      极,电极上发生的是      反应(“氧化”或“还原”).电极反应式为      ,锌片上观察到的现象为      银为      极,电极上发生的是      反应(“氧化”或“还原”),电极反应式是      ,银片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5、恒温下,将a mol N2与b 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体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
(1)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t时,nt(N2)=13mol,nt(NH3)=6mol,计算  a=      
(2)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16.8L(标况下),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计算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      
(3)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写出最简整数比,下同),

n( 始):n(平)=      

(4)原混合气体中,a:b=      
(5)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a(N2):a(H2)=      
(6)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紫荆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