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重庆市云阳县复兴中学等三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3小题)

1、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


A . 夏朝 B . 西周 C . 商朝 D . 东周
2、“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他们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B . 他们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 C . 他们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 D . 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3、“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访华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周朝 D . 秦朝
4、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 . 奴隶制开始瓦解 B . 封建制度确立 C .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 诸侯兼并争霸
5、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  )

A . 仁者爱人 B . 因材施教 C . 有教无类 D . 为政以德
6、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如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河姆渡人 D . 半坡人
7、《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有位国君为了报仇雪恨,“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这位“国君”是(  )

A . 齐桓公 B . 晋文公 C . 越王勾践 D . 吴王夫差
8、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物人文始祖.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B . 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C . 妻子嫘子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D . 中华原始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9、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 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B .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C . 奖励耕战富国强兵 D . 推行县制治理地方
10、秦统一六国时,最后灭掉的是(    )

A . B . C . D .
11、秦朝时期的文告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    )

A . 甲骨文 B . 小篆 C . 金文 D . 楷书
12、秦朝时期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统治的举措是(    )

A . 皇帝制度 B . 焚书坑儒 C . 统一度量衡 D . 修筑长城
13、秦末农民起义中歼灭秦军主力的是(    )

A . 陈胜 B . 吴广 C . 项羽 D . 刘邦

二、判断题 (共1小题)

1、阅读《战国七雄形势》图后判断: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划“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划“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划“C”。

①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处于南边的是楚国。      

②战国七雄中,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      

③战国七雄的都城都位于黄河流域一带。      

④战国期间,在长平、桂陵曾发生过战争。      

⑤战国时期,涌现出孙膑、白起等著名军事家。      

三、填图题 (共2小题)

1、看图回答问题

(1)观察如图,请在答题卡图中的图例栏内A,B处分别写出图例的含义。

(2)依图指出秦灭六国过程的特点。

2、看图片,回答问题:

(1)如图反映的是什么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2)它代表的是我国什么地方的原始农耕文明发展的成就?

四、材料分析题 (共2小题)

1、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观察如图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

(3)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4)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2、古今中外,人们创造了许多重要的文明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鼎在商周时期是重要的礼器,有一套用鼎的制度。据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商朝时,鼎成为国家重器,文献记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材料二:岷山多梓(树)柏(树)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工省用饶(都江堰修成后可充分,便利的利用岷江水运送岷山上的木材).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饮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

(1)根据材料一概括“鼎”具有的功能。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最能代表商朝技术的“鼎”。

(3)材料二中的都江堰是在我国古代那一时期建成的?修建者是谁?

(4)根据材料二指出,都江堰具有哪些主要功能及作用?

五、简答题 (共2小题)

1、秦朝开启了我国幅员辽阔的泱泱大国新时代。据此回答:

(1)它是谁在什么时候建立的?有何重大意义?

(2)它是采取了哪三方面的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的?

2、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思想活跃的一个黄金时期。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思想活跃的原因是什么?

(2)我国第一个创立了自己学说体系的思想家是谁?庄子在哲学思想的核心理念什么?

(3)孔子作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其最主要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思想,他提出了什么学说?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重庆市云阳县复兴中学等三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