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年级:高一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1、下列比较错误的是( )
A . 原子半径:N>O>F
B . 酸性强弱:HNO3>H3PO4>H2SO4
C . 碱性强弱:KOH>NaOH>Mg(OH)2
D . 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
2、已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B . 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 . 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 . 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
3、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 Wu 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 )
A . 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 . 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 . 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 . 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现在的《元素周期表》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1869年绘制的版本
B . 在周期表中,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横行,称为一主族
C . 元素周期表中,总共有18个纵行,18个族
D . 第IA族的元素又称为碱金属元素(除了H),第VIIA族的元素又称为卤族元素
5、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能生成碱的金属元素都在ⅠA族
B . 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ⅣA族
C .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 . 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6、有三种金属元素a、b、c,在相同条件下,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a可以从c的盐溶液中置换出c.则这三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 a、b、c
B . b、a、c
C . b、c、a
D . c、b、a
7、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
A . 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
B .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 . 元素原子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 . 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8、下列表达方法正确的是( )
A . Na2O的电子式:
B . 硫离子的电子式:
C . Na+的结构示意图:
D . 碳﹣13:
C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B .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
C . 任何化学物质中均存在化学键
D . 全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10、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 .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 . 原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
D . 原电池的正极是还原剂,总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在此被还原
11、下列变化是因原电池反应而引起的是( )
A . 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膜
B . 常温下,铁被浓硫酸“钝化”形成保护膜
C . 在潮湿的空气中钢铁易生锈
D . 在潮湿的空气中过氧化钠易变质
12、反应4A(g)+5B(g)═4C(g)+4D(g)在0.5L密闭容器中进行,30s后A减少了0.90mol,则此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 )
A . v(A)=0.030 mol/(L•s)
B . v(B)=0.075 mol/(L•s)
C . v(C)=0.030 mol/(L•s)
D . v(D)=0.030 mol/(L•s)
13、对于反应2SO2+O2⇌2SO3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 . 增大O2的浓度可使SO3的浓度减小
C . 降低温度可以减小反应速率
D . 增大SO2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14、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
B . 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
C . 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
D . 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15、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当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已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B . 化学平衡是一定条件下的平衡,当条件改变时,平衡可能会遭到破坏
C . 当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浓度相等
D . 当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均已停止
16、“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外观像冰.1体积“可燃冰”可贮载100~200体积的天然气.下面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
B . “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洁净的能源
C . “可燃冰”的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
D . “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例证
17、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
B . 甲烷分子中的四个C﹣H键是完全等价的
C . 甲烷分子是平面正方形结构
D . 甲烷分子的结构式是

18、在光照条件下,将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混合充分反应后,得到产物的物质的量最大的是( )
A . CH3Cl
B . CHCl3
C . CCl4
D . HCl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在NaCl、NaOH、Na2O2、N2、H2S、H2O2中,只含离子键的是 ,只含有极性键的是 ,只含有非极性键的是 ,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键的是 ,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是 ,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是 .
2、下列各题中有关物质的比较,请用“>”、“<”、“=”填空:
(1)酸性:H3PO4 HNO3 , H2SO4 HClO4;
(2)碱性:Mg(OH)2 Ca(OH)2 , NaOH Al(OH)3
(3)氧化性:F2 S,N2 O2;
(4)热稳定性:CH4 NH3 , HCl HI.
3、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元素A的一种原子无中子,元素B和C都有2个电子层,它们能生成无色无嗅的气体BC2 , 元素D有三个电子层,它和元素C属于同一主族,D和C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C2;元素E的阳离子E+的电子层结构与Ne的电子层结构相同,试回答:
(1)它们的元素名称是:A B C D E .
(2)A与B的化合物以 键结合,写出BA4的电子式 ;
C和E的化合物以 键结合,写出E2C的电子式 ;
(3)A、B、C、E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写元素符号) ;
(4)写出A和C的化合物(A2C)与C和E的化合物(E2C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开始至2min末,X的反应速率为 (mol•L﹣1•min﹣1);
(3)3min后图中曲线所表示的含义是: .
5、由铜片、锌片和200mL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中(如图所示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H+向 极移动,电子流动方向为 →导线→ (填电极材料)
(2)H+向 极移动,电子流动方向为 →导线→ (填电极材料)
(3)若锌片只发生电化学反应,则当铜片上共放出3.36L(标准状况)气体时,H2SO4恰好完全消耗.求:
①反应中消耗的锌的质量
②有 个电子通过了导线.
③原稀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4)若锌片只发生电化学反应,则当铜片上共放出3.36L(标准状况)气体时,H2SO4恰好完全消耗.求:
①反应中消耗的锌的质量
②有 个电子通过了导线.
③原稀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6、由铜片、锌片和200mL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中(如图所示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 为正极,发生 反应(“氧化”或“还原”),现象是 ,电极反应式为 ; 为负极,发生 反应(“氧化”或“还原”),现象是 ,电极反应式为 .
(2)H+向 极移动,电子流动方向为 →导线→ (填电极材料)
(3)H+向 极移动,电子流动方向为 →导线→ (填电极材料)
(4)若锌片只发生电化学反应,则当铜片上共放出3.36L(标准状况)气体时,H2SO4恰好完全消耗.求:
①反应中消耗的锌的质量
②有 个电子通过了导线.
③原稀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5)若锌片只发生电化学反应,则当铜片上共放出3.36L(标准状况)气体时,H2SO4恰好完全消耗.求:
①反应中消耗的锌的质量
②有 个电子通过了导线.
③原稀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