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桃林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模拟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

1、2006年7月1日被称为“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西藏人民为之欢呼;几十年前让西藏人民欢唱《翻身农奴把歌唱》 的事件是(   )

A .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 西藏和平解放 D .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2、张艺谋的电影中具有历史震撼力的是《活着》。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发生在:(     )

A . “文化大革命”期间 B . “大跃进”时期 C . 土地改革时期 D . 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期间
3、通过下列哪一事件,中国农民实现了千百年来“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 解放战争胜利 C . 农业集体化 D . 土地改革完成
4、“小球转动大球”“历史性的握手”“改变世界的一周”等涉及了(    )

A . 中英关系 B . 中美关系 C . 中印关系 D . 中日关系
5、上个世纪某年代,一位农民创作了一首“稻谷赶黄豆,黄豆象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民歌,你认为这首民歌创作的时代是(    )

A . “大跃进”时期 B . 土地改革时期 C . 抗美援朝时期 D . 三大改造时期
6、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 土地改革完成
7、下列事件不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过渡的是(  )

A . 社会主义工业化 B . 农业合作化 C . 手工业合作化 D .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8、如图反映了新中国50﹣60年代经济发展的状况。其中,导致甲到乙段历史现象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B . 开展大跃进运动 C . 召开中共八大 D . 实施一五计划
9、在一部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中曾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选项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①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 

②到1952年底,全国有三亿多农民分到土地 

③新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计划 

④1955年亚非会议隆重召开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0、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下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

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董存瑞  ④雷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11、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改变这个现象是在什么完成后(  )

A . 土地改革 B . 一五计划 C . 三大改造 D . 新中国的成立
12、如果为如图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

A .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 .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C . 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 D .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13、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者之间的共同点(  )

①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②都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

③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④都是对以前生产关系的改革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14、

下列是某同学自主学习时收集的图片。从中可见他学习的主题是(  )

A . 国防现代化 B . 新中国外交 C . 祖国统一大业 D . 两岸交流
15、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中,二十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典型代表分别是(  )

A . 深圳和浦东 B . 海南和天津 C . 厦门和南通 D . 广州和连云港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

今年是改革开放38周年。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收入对比表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交售粮食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30000斤

(1)展览一:追根溯源

改革开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2)展览二:领袖风采

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应选择以下哪幅图片?本题应选择字母序号为(      )的图片。

(3)展览三:农村巨变

请问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是推行了什么制度?

(4)展览四:开放窗口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1980年,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请写出其中的一座城市。

(5)展览五:统一大潮

上述图片表明哪个地区历经百年沧桑,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2、某班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以下三个环节的活动。

【资料展示】为开展这次主题班会活动,该班同学搜集了大量的反映建国以来重大成就的图片并展示。

【主题交流】该班第二小组的代表作了“新中国外交风云”的主题发言。小明同学在班会记录本上记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1955年、1971年、1979年”等内容。

请回答:

(1)图1所示宪法的性质是什么?

(2)图2反映我国科技领域取得了什么重大成就?

(3)图3提到的经济特区有何作用?

(4)图4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邓小平提出的哪一科学构想有关?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是在什么时候提出的?

(6)小明同学记录的三个年份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发生了什么大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桃林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