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八中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29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功奠定了(  )

A . 组织基础 B . 政治基础 C . 思想基础 D . 经济基础
2、张艺谋的电影中具有历史震撼力的是《活着》。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发生在:(     )

A . “文化大革命”期间 B . “大跃进”时期 C . 土地改革时期 D . 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期间
3、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C . 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 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4、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

A . 进行了土地改革 B . 粉碎了“四人帮” C . 实行了改革开放 D .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致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法律文件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中华民国宪法》
6、国家博物馆收藏着一面五星红旗,它是毛泽东主席亲手升起的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它的第一次升起标志着中国(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③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了国家主人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7、“西方殖民主义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对这一论述最有力的证明是(  )

A .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 抗美援朝的胜利 C . 解放战争的胜利 D . 土地改革的完成
8、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  )

A . 开国大典 B .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 .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 .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9、1954年,小明的爷爷去北京参加了一次会议,在会上他投票选举了毛泽东国家主席,还举手表决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他参加的这次会议应该是(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 中共一大 C .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会
10、图中的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 . 遵循了客观规律 B . 解放了思想 C . 违背了客观规律 D . 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11、一些历史名词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请问“大串联”、“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发生在(  )

A . “文化大革命”时期 B . “大跃进”时期 C . “人民公社化”时期 D . 土地改革时期
12、1980年,为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平反。这起冤案是指(  )

A . 所谓的“二月逆流” B . 刘少奇被开除出党 C . 对彭德怀的批判 D . 对邓小平的批判
13、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图所示人物,他被誉为(  )

A . 两弹元勋 B . 铁人 C . 党的好干部 D . 杂交稻之父
1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

A .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 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 .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D . 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15、一座城市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请问这座城市是指(  )

A . 上海 B . 珠海 C . 深圳 D . 广州
16、

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下列年代尺中与1997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

A . 党的诞生 B . 打开国门 C . 南方谈话 D . 高举旗帜
17、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县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剩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这源于我党哪一政策的实施(  )

A . 土地改革 B . 农业合作社 C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公私合营
18、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

A . 毛泽东 B . 邓小平 C . 江泽民 D . 胡锦涛
19、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为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而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 民族团结 B . 民族平等 C . 西部开发 D . 民族区域自治
20、中国政府相继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根本原因是(  )

A .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 . 改开放以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 .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 .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21、1955年谁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

A . 毛泽东 B . 周恩来 C . 刘少奇 D . 邓小平
22、尼克松回忆与周恩来首次握手时感慨地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里指的是(  )

A . 中美关系改善 B . 万隆会议召开 C .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 . 中日正式建交
23、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下列事件可以证明这一观点是(  )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上海APEC会议的召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4、“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敌人对中国发动核袭击时……对敌人实施有效的自卫反击,打击敌人的重要目标。”新中国担任这一使命的部队名称是(  )

A . 海军陆战队 B . 陆军特种部队 C . 第二炮兵部队 D . 武装警察部队
25、如图是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请问西藏和平解放是在(    )

A . 1949年 B . 1951年 C . 1956年 D . 1950年

二、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某军军歌

材料二: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美国将军克拉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是什么?它是什么时间由谁指挥参战的?

(2)根据材料指出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这一事件的结果又如何?

(3)上述部队出现了哪些英雄人物(举二例)?这些英雄人物被人们赞誉为什么?我们应向他们学习什么精神?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了中国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以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贯穿始终,即依托先进的科技寻求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追求“理性的繁荣”,“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也就是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的发展。

请回答:

(1)请写出“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

(2)列举“一五”期间取得的重大建设成就。(至少三项)

(3)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指出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制定有何新的特点。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称,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请回答:

(1)为什么说1979年“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什么?

(2)“有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指的是谁?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1992年,在“南海边写下诗篇”又指的是什么?

(3)请你谈谈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可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举二例变化来回答)。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该法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而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的法律。

材料二:2006年2月27日台湾领导人决定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适用,同时表示在条件许可时,会推动台湾公众制定新“宪法”。

材料三:

请回答: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历代中央政府曾采取措施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试以古代史上相关史实加以证明。(至少举两例)

(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历代中央政府曾采取措施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试以古代史上相关史实加以证明。(至少举两例)

(3)我国政府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4)我国政府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5)请回答:材料三展示的图片分别是            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在历史上,这两个地区分别遭到了            的侵占。改革开放后,这两个地区分别于

      年和      年回归祖国。

(6)为了日实现祖国统一,请分别针对台湾人民和“台独”分子写一句心理话。

我想对台湾人民说:

我想对“台”分子说: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该法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而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的法律。

材料二:2006年2月27日台湾领导人决定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适用,同时表示在条件许可时,会推动台湾公众制定新“宪法”。

材料三:

请回答: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历代中央政府曾采取措施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试以古代史上相关史实加以证明。(至少举两例)

(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历代中央政府曾采取措施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试以古代史上相关史实加以证明。(至少举两例)

(3)我国政府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4)我国政府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八中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29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