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锦华实验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

1、“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重视纳谏 B . 吸取隋亡教训 C . 轻徭薄赋 D . 任用姚崇为相
2、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这一局面,建立蒙古国的历史人物是 ( )

A . 成吉思汗 B . 元世祖 C . 顺治帝 D . 渥巴锡
3、“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

A . 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 . 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 . 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 . 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4、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  )

A . 汉朝 B . 唐朝 C . 宋元时期 D . 明清时期
5、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 . 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 . 创设了科举制度 D . 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6、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①到赵州桥上散步     ②看到文成公主入吐蕃       ③在长安抄录李白的诗

④阅读《资治通鉴》⑤因安史之乱而举家南迁     ⑥参加科举考试而金榜题名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⑤⑥ D . ②④⑤⑥
7、某同学正筹备“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图片展”,下列图片属于“盛唐篇”的是(  )

A . ②③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①②
8、“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的是(  )

①与吐蕃和亲    ②玄奘西游天竺  ③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④鉴真东渡日本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③
9、“和同为一家”是指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  )

A . 回纥 B . 吐蕃 C . 南诏 D . 靺鞨
10、“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古代对外交往中充分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历史事件有(  )

①鉴真东渡  ②玄奘西游  ③文成公主入吐蕃 ④日本派遣唐使来华 ⑤马可•波罗来华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③⑤ C . ①②④⑤ D . ②③④⑤
11、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书圣”、“画圣”、“诗圣”分别是指(  )

A . 王羲之、吴道子、李白 B . 王羲之、吴道子、杜甫 C . 颜真卿、顾恺之、李白 D . 柳公权、顾恺之、杜甫
12、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  )

A . 契丹、党项、匈奴 B . 契丹、党项、女真 C . 党项、女真、回纥 D . 匈奴、回纥、吐蕃
13、下列历史史实最能体现宋朝商业繁荣的是(  )

A . 开始使用牛耕 B . 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C . 棉花在两广、福建开始种植 D . 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14、如图,下列有关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A . .      B .       C .   D .
15、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文化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 李春/赵州桥 B . 李清照/《如梦令》 C . 张择端/《步辇图》 D . 关汉卿/《窦娥冤》
16、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后,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据此判断,这幅画应是(  )

A . 《天王送子图》 B . 《洛神赋图》 C . 《清明上河图》 D . 《步辇图》
17、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

A . 造纸术和火药 B . 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 . 火药和指南针 D . 指南针和造纸术
18、“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哪一节日的气氛(  )

A . 元宵节 B . 端午节 C . 中秋节 D . 元旦
19、下列不属于大统一的封建王朝的是(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宋朝 D . 元朝
20、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分别发生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

A . 唐高祖、唐太宗 B . 唐太宗、唐玄宗 C . 唐太宗、唐高宗 D . 唐高宗、唐玄
21、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唐朝时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B . 玄奘西游 C .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 . 元朝时,我国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22、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和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 . 国家统一 B . 政权并立 C . 三国鼎立 D . 和平共处
23、元朝的“行省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元朝最高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 B . 西藏正式为元朝宣政管辖 C . 地方设中书省 D . 广东属湖广行省
24、元朝统一后,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①边疆各族入居中原与江南,加强了民族融合

②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在元朝时已被视为汉人

③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④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负责藏族地区的行政,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①
25、与汉唐相比,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①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        ②丝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

③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    ④对外贸易频繁,以海路为主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26、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中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句,其中“宋祖”是指(  )

A . 刘邦 B . 李世民 C . 赵匡胤 D . 铁木真
27、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特点是按年、月、日编排史实,记述历史.下列属于这种体裁的史学著作是(  )

A . 《史记》 B . 《离骚》 C . 《资治通鉴》 D . 《红楼梦》
28、宋代社会生活的幸福指数在古代首屈一指。世俗生活丰富多彩,能完全支持这一说法的观点(  )

①在热闹非凡夜市宵文化吃宵夜  ②在茶馆亲手烹茶招呼朋友

③外出游玩住宿在邸店          ④在瓦子的勾栏里看《窦娥冤》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29、我国古代文化名人辈出,成就斐然,以下著作与作者对应正确的是(  )

A . 司马迁/《资治通鉴》 B . 郭守敬/《千金方》 C . 沈括/《梦溪笔谈》 D . 孙思邈/《授时历》
30、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陈桥兵变      ②澶渊之盟     ③靖康之变     ④郾城大捷     ⑤行省制度

A . ①②③⑤④ B . ③①②④⑤ C . ①②③④⑤ D . ⑤④③②①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隋朝大运河(如图)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1)下令开凿这一大运河的皇帝是?

(2)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3)运河是最北段C和最南段F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最北段C是      ;最南段F是      

(4)据材料二此河开通有什么作用?

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

材料二:“科第之设,草泽[贫困老百姓]望之起家,簪绂[富贵官宦]望之继世。”──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

材料四:“政启开元,治宏贞观”──郭沫若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和二回答:

(1)材料一是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这一选官制度正式诞生于哪个皇帝?

(2)该制度经过不断完善,开创殿试和将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内容的分别是哪个皇帝?

(3)这一制度有什么作用?

(4)根据材料三回答:反映了唐太宗的什么民族政策?

(5)材料四中的“贞观”和“开元”分别是指哪个皇帝开创的盛世局面?

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

材料二:“科第之设,草泽[贫困老百姓]望之起家,簪绂[富贵官宦]望之继世。”──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

材料四:“政启开元,治宏贞观”──郭沫若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和二回答:

4、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对外开放与交流,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

材料二:两宋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对外贸易海港有……政府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1)材料二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它们分别是哪三个国家?请用与①③国家相关的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

(2)材料中的“专门机构”是什么?写出当时的两个闻名世界的大海港是?

(3)宋代的海外贸易兴盛,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锦华实验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