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经济学常识选修2专题一第三节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思想政治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 单选题 (共20小题)

1、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区分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是(     )
A . 大卫•李嘉图 B . 亚当•斯密 C . 马克思 D . 萨伊
2、李嘉图经济理论的中心是                                        (     )

A . 劳动价值论 B . 阶级划分理论 C . 收入分配理论 D . 国际贸易理论
3、英国“谷物法”自1815年实施。该法案规定,当国内市场上的谷物价格低于1夸特80先令时,禁止外国谷物进口,以维持国内谷物的价格。李嘉图反对“谷物法”的实施,主张废除“谷物法”,发展自由贸易。这是因为       (      )


A . 由于“谷物法”的存在,国外廉价的谷物进不来,致使国内市场谷物价格昂贵 B . 谷物价格的昂贵,提高了雇佣工人的工资和地租,致使资产阶级获利减少 C . 谷物价格的提高必然带来商品成本的上升,降低于英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D . 李嘉图是产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谷物法”的实施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产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英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表现在(       )

①实现了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转变

②各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十倍乃至成百上千倍地提高

③英国于19世纪中叶,建立并巩固了它在世界工业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

④使工业资产阶级成为唯一的阶级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 D . ①②③④
5、在增加国家财富途径的问题上,李嘉图的主张与斯密有很大的不同。李嘉图认为实现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是            (       )

A . 增加资本积累 B . 降低地租 C . 提高劳动生产率 D . 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6、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与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相比,其进步性表现在(     )

①提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

②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来决定

③意识到商品生产过程中新价值创造和旧价值的转移问题

④意识到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

A . B . 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7、商品价格的波动,使资本恰好按照必要的数量而不过多地分配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在这里,李嘉图认为    (      )

A . 商品价格的波动,就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 . 利己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 C . 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D . 通过市场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8、李嘉图主张不应限制对外贸易的发展, 应废除“谷物法”,是因为  (       )

A . 通过对外贸易,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B . 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进口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资,提高利润率 C . 发展对外贸易对任何国家都带来好处 D . 参与国际分工,从国外进口所有商品,可以减轻本国的生产压力
9、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工资实质是 (       )

A . 工人自己劳动成果的全部回报 B . 资本家利润的一部分 C . 生产或再生产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D . 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标志
10、李嘉图认为________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     )

A . 为社会谋利益 B . 竞争 C . 谋生 D . 利己
11、李嘉图认为增加工资资本积累是______的必要条件。(      )

A . 降低工人工资 B . 发展对外贸易 C . 实现财富增长 D . 降低劳动力价值
12、李嘉图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体现在(        )

①对价值和交换价值、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出了初步区分

②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③区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剩余价值和利润 

④一贯坚持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劳动决定价值的基本原理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13、李嘉图认为工资、利润、地租都来自(      )

A . 工人、资本家和土地的创造力 B . 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 C . 流通领域的贱买贵卖 D . 对外贸易的比较成本
14、李嘉图认为,相对工资是指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工人所得工资与______ 、_____相比较的工资。(      )


A . 名义工资、实际工资 B . 资本家的投资额、土地所有者的土地产出量 C . 资本家所得利润、土地所有者所得地租 D . 绝对成本优势、比较成本优势
15、下列说法不符合李嘉图的观点是  (     )


A . 利己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 B . 市场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C . 价格的波动有利于资本家从贱买贵卖获得利润 D . 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
16、若某部门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会出现的结果是 (      )

A . 该部门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加 B . 该部门所有的生产者盈利减少 C . 该部门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D . 该部门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17、下列关于工资的说法符合李嘉图的观点的是(      )

①工资是由劳动力的价值决定的 

②工资高低与利润率成正比 

③从国外进口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资

④相对工资从量的方面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对立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8、下列关于古典经济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它代表了英法等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②它反对封建制度和重商主义所主张的国家干预制度,主张经济自由

③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之一

④它正确地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9、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工资的实质是(      )

A . 工人自己劳动成果的全部回报 B . 资本家利润的一部分 C . 生产或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D . 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手段
20、按照李嘉图的观点,雇佣工人的相对工资下降,意味着(  )

A . 工人阶级与其他阶级收入差距拉大 B . 雇佣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减少 C . 雇佣工人阶级与其他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D . 资本主义社会国民收入的减少

二、简答题 (共5小题)

1、李嘉图之为什么特别关注收入分配问题?


2、为什么说李嘉图把劳动价值论推到了古典经济学的最高峰?


3、李嘉图的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的观点。


4、材料一  李嘉图提出:资本的丧失可能立刻把一个经济增长中的国家变为停滞的国家。一个国家只有在它积累资本的时候才是前进的。

材料二  李嘉图认为:财富往往是在地租稳定甚或下降的时候增加得最为迅速。

(1)在李嘉图看来,国家财富增长的条件是什么?

(2)李嘉图认为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条件?

5、材料一  斯密指出:价值有两个不同的意义,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叫做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至没有;反之,交换简直很大的东西,可能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

材料二  李嘉图认为:一种商品没有用就不会具有交换价值。效用对于交换价值说来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但它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耗费在一件商品上的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尺度,交换价值是由价值来调节的,因而是由耗费的劳动量来调节的。

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和材料二进行比较,李嘉图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关系和斯密的观点有何异同?在劳动决定价值的问题上,李嘉图的观点和斯密的观点相比较,有何不同?李嘉图对劳动价值论作出了什么贡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高中政治经济学常识选修2专题一第三节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