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实验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8小题)

1、在2014年6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运河与丝绸之路双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历史上,大运河开凿于(   )

A . 秦朝 B . 隋朝 C . 唐朝 D . 元朝
2、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僧人”是(   )

A . 释迦牟尼 B . 鉴真 C . 玄奘 D . 郦道元
3、武则天是我国历史唯一女皇帝。她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功过。史学家肯定她的功绩,主要是为她(     )

A . 创立殿试制度 B . 重用有才之人 C . 打击大族势力 D . 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发展
4、有学者认为“在唐朝虽然每年平均只有二三十人通过考试,但…这一制度为天资聪颖却非士族豪门出身的人提供了机会”材料所说的制度是(  )

A . 世袭制 B . 郡县制 C . 九品中正制 D . 科举制
5、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 . 秦隋宋 B . 秦隋元 C . 秦元明 D . 隋元明
6、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几个难得的治世或盛世局面,其中产生于唐朝初年的是(  )

A . 文景之治 B . 开皇之治 C . 贞观之治 D . 康乾盛世
7、唐太宗“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认识,主要缘自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深思(  )

A . 春秋诸侯争霸 B . 汉末军阀割据 C . 魏晋北民南迁 D . 隋朝暴政而亡
8、敢于直言,先后向唐太宗进谏200多次的大臣是(  )

A . 姚崇 B . 杜如晦 C . 魏征 D . 房玄龄
9、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唐朝的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吐蕃人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  )

A . 满族 B . 维吾尔族 C . 藏族 D . 白族
10、隋唐时期一系列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活力。以下创新成果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①三省六部制       ②科举制       ③曲辕犁和筒车      ④造纸术等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11、朱德“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的对联中,“诗圣”指的是(  )

A . 李白 B . 杜甫 C . 李商隐 D . 杜牧
12、促使唐诗空前繁荣的原因有(  )

①繁荣、开放、文化多元的背景

②科举制的确立使中下层文人自信乐观、昂扬进取

③太平盛世为人们提供了闲适的生活环境

④唐朝诗人富有想象力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13、北宋后期,一位四川商人在当地购买一批蜀锦,他最方便使用的货币是(  )

A . 铁钱 B . 铜钱 C . 交子 D . 会子
14、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嚣不已。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 南朝 B . 隋朝 C . 唐朝 D . 宋朝
15、“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天堂》这首歌曲深情表达了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对家乡的赞美。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元朝,其建立者是(  )

A . 阿保机 B . 成吉思汗 C . 忽必烈 D . 努尔哈赤
16、西藏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元朝设置什么管理西藏(   )

A . 西域都护 B . 三司 C . 巡检司 D . 宣政院
17、元朝时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

A . 苗族 B . 回族 C . 满族 D . 壮族
18、中国古代科技发达,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下列科技成就,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大麻纸的发明

②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③蔡侯纸的发明

④雕版印刷术的出现

A . ③①②④ B . ③①④② C . ①③②④ D . ①③④②

二、材料分析题 (共4小题)

1、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丞相王绾等进言说:“诸侯刚刚被打败,燕国、齐国、楚国地处偏远,不给它们设王,就无法镇抚那里,请封立各位皇子为王,希望皇上恩准”……廷尉李斯说:“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和同姓亲属很多,可是他们的后代逐渐疏远了,互相攻击,就像仇人一样,诸侯之间彼此片战,周天子也无法阻止。现在天下靠您的神灵之威获得统一,都划分成了郡县,对于皇子功臣,用公家的赋税重重赏赐,这样就很容易控制了。要让天下人没有邪异之心,这才是使天下安宁的好办法啊。设置诸侯没有好处。”

────译自《史纪•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元朝疆域图

(1)材料一中王绾和李斯的观点有何不同?最后秦始皇采纳了谁的观点?

(2)材料二中反映了元朝的什么行政制度?将元朝疆域图与以往历代比较,简要分析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度?

(3)元朝在中央设立         , 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

(3)
A . 中书省 B . 宣政院 C . 澎湖巡检司 D . 行中书省
2、中国是一个历悠久的文明古国,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

材料一:南宋时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宋朝在一些重要的海港(如广州)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宋代的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都航行着来往中国的商船……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

(1)根据材料一请回答南宋时期的谚语表明了什么?结合所知识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最重要原因。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宋代的海外贸易兴盛,请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答出一点即可)?

(3)因海外贸易兴盛而成为全国第一大港的泉州,当时这里出口的主要货物可能有哪些(举出两个例子)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师(指海上船只航行的管理、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白天)则观日,阴晦(指阴天)则观指南针。──北宋朱彧《萍可谈》

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谨慎),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南宋赵汝适《诸蕃志》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下册

请回答

(1)你从材料一、二中可以分别获得什么信息?

(2)指南针是由什么人传到欧洲的?

(3)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民族政策?这一政策有哪些表现方式

(2)材料二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唐朝的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留给我们什么历史启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实验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